刘勰与曹操诗学观念之比较

2010-08-15 00:49陈令钊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刘勰曹操诗经

陈令钊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刘勰与曹操诗学观念之比较

陈令钊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文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但其中些许微言大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质。《文心雕龙》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其在《明诗》论述四言诗时对魏晋时期的大诗人曹操之字未提。夲论文试从“通变”和“新变”等方面论述,意在探讨刘勰偏见之缘由。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新变;曹操;四言诗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学术界公认的评价为“体大虑周”,其《明诗》篇亦彰其例。《明诗》论述诗歌的体式规格,上溯“葛天乐辞”,下追“宋初文咏”,中述“黄帝尧舜、商周春秋、秦皇汉武、三国魏晋”,可谓周全。在论及四言及五言诗时说道:

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严马之徒,属辞无方。至成帝品录,三百馀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聘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肤浅。唯嵇志清俊,阮旨遥深,故能标焉。①

论述可谓全面,但唯独遗漏了曹操之名让后人迷惑不已。曹操是建安诗歌的倡导者和缔造者,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就不可能有建安诗歌的辉煌成就。曹操对文人的欣赏重视以及不遗余力地搜罗,这是人所共知的。曹操本人也是多才多艺,他对书法,音乐,围棋都相当精通。王沈《魏书》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这说明曹操具备领导建安文学的主观动机和自身素养。关于曹操的重要地位,《宋书·谢灵运传论》亦有表述:

“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以文被质”。

钟嵘《诗品序》亦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祯,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附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②

刘勰虽然注意到曹操在建安诗歌中的领导地位,但其《明诗》篇在论述四言诗的发展演进时,并没有提及曹操,可见刘勰对于曹操在汉魏四言诗的演进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一、刘勰曹操生平思想观念之比较

关于刘勰的生平,范文澜在《文心雕龙序志》注里考定约为宋泰始元年 (465)到梁普通三年 (522)。《梁书刘勰传》亦有记述:

刘勰字彦和,东莞营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③

从这段文字中可知刘勰年少家贫,在佛门静地生活十余年之久,依靠僧祐,替僧祐编订藏经过活。刘勰“博通经论”亦是用佛教的逻辑来立论,这也直接影响其《文心雕龙》的创作。同时佛家的清规戒律与俗世的远隔,这就决定了刘勰的思想受到东汉以来的经学和儒家礼教的影响。《宗经》《征圣》的提出正是这种推重儒学思想的表现。

曹操与刘勰不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略云:太祖武皇帝,沛国焦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桓帝世,曹腾为中长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高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高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知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宦官出生的曹操“生性机警,为人通脱”,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思想上,曹操可谓是杂家,他儒、法、道、农、刑名各家主张兼收。政治上,他崇尚刑名之学,重视实效,蔑视繁琐的礼仪与虚饰的道德,以严刑峻法来保障自己统治措施的贯彻实行。日常生活中他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曹操还提出了适合“治乱”的反道德主义用人观。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宣称:“性不信天命之事”,更合理的解释是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像曹操这样连其自身出处都暖昧混沌的政治家,很难如袁绍、刘备等那样以高贵血统、门第作依凭,或通过道德声誉作号召,所以曹操的个人奋斗历程就是轻忽血统、门第、道德,注重、张扬才智至上的新创之路。特别重要的是,作为政治领袖,曹操提出了符合“拨乱反正”时代需要的反道德主义的用人思想。汉末,面对将乱或己乱的天下局势,针对如何救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

“当以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趋于崩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意识空前淡薄,圣贤观念趋于衰微,圣贤不再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对象时,凭借圣贤思想、以天命、道德等作号召拯世,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④

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刘勰与曹操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别。刘勰的思想是他实际生活的产物,他从儒家宗经的思想出发,来统摄他的文学观和人生观。曹操的思想是他实用目的的产物,改造融合其他思想为我所用。这就决定了两者不同的诗学观念,集中体现在刘勰的“通变”观和曹操的“新变”观上。

二、刘勰的“通变”观

刘勰主张“通变”。所谓变可久,通则不乏;其源本于《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变的原意是指事物应有所变化而流通不滞,刘勰运用到文学上,是指文章应该变化创新,向前发展,在变化的基础上,必须考虑继承过去的传统,有所因革,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刘勰试图建立一种“体大精深”的文学批评系统,就要求他的批评对象都必须服从系统的理性原则。由于这个系统以“原道”“征圣”“宗经”为依据,刘勰试图将文学纳入政治教化,这就违背了文学的发展规律。

《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不是建筑在对文学具体对象本体研究之上,而是以主体对客体功用需要为基础。这样《文心雕龙》就变成了非本体论的文学理论。因此,尽管《文心雕龙》包含着许多精辟的美学见解,道出了不少精微的艺术真谛。但是刘勰不自觉地把他的文学理论依附于经学,就体系而言,《文心雕龙》应该说是中国封建思想文化主体理论的附庸。

曹操的文学作品很少受到原有体制、内容的束缚,以我手写我心,任意发挥,抒发内心情感,平易流畅是他创作的一大特点。鲁迅曾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因此刘勰对曹操的偏见是由于两者不同诗歌美学原则造成的,刘勰主“通变”,而曹操主“新变”。

三、曹操的对四言诗的“新变”

曹操现存诗歌共有二十多首,全是古题乐府,诗歌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四言诗包括《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冬十月》和《土不同》等。曹操的四言诗继承了《诗经》至汉魏以来的写实精神,但他并不一味模仿。作为一代宗师,曹操坚持的是“新变”观。

(一)曹操以平易的口语组织四言诗的语汇,实现了对汉代四言体普遍不敢改变《诗经》体语汇的解构。将乐府诗与四言诗相结合,开创了新的四言形式。

在《诗经》所处的时期,汉语词汇还以单音词为主,因而《诗经》一般句式的构成是以单音节为主,双音节为辅。为了满足四言在诵读时形成的二,二节奏,《诗经》的许多四言句要通过在单音词前后加虚词和衬字才能构成双音结构。如“在河之洲”(《周南·关雎》),“适彼乐土,适彼乐郊”(《魏风·硕鼠》)等。这种以单音词为主的句式结构,本质上还是散文句。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汉代汉语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双音节词开始居多,二二节奏成为四言句的主体。但因为此时的四言诗仍袭用诗经的经典句式,特别是雅颂体。如韦孟《讽谏诗》中“肃肃我祖,国自泵韦,椭衣朱献,四牡龙旗”、“至于有周,历史会同”、“我祖斯微,迁于彭城”、“如何我王,不思守保”,几乎全篇都沿用《诗经》中的语汇。又如蔡邑的《樊惠渠歌》中“我有长流,莫或阴之”、“泯泯我人,既富且盈。为酒为酿,蒸彼祖灵”,这些四言诗虽貌似古雅,却毫无新意可言,读来令人索然寡味。而曹操的四言诗使用当代语汇,文字直白,与当时诗坛好用雅颂体语汇写四言的风气迥然不同。像《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篇都是在朴素的日语中提炼出平易的双音节词汇,使二、二节奏强化,易于诵读。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谏峙”等都是歌一般的优美语言,读来铿锵有力。

(二)实现了四言诗的诗行结构关系和句序的解构

表面上看,曹诗仍是二句一行,四句一节,但诗行两句之间已不像《诗经》那样存在着语法结构上的依存关系。《诗经》的一句基本不能独立,需靠下一句才能完成一足句。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周南 ·关雎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魏风·硕鼠》),“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周南 ·汉广》)。而曹诗中的句子,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类诗句,主要是凭意思的连贯构成一行或一节,各句句法是独立的,这样就不必使用《诗经》式的句序。尤其是一些场面描写和抒情,《诗经》主要通过使用各种重章叠唱的方法来进行铺叙,如《陈风旧月》通过复沓形式来强化诗的意境。而曹诗的抒情写景,是以结构独立而句意连贯的散句构成画面,并不刻意追求重章叠唱的方法。如《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此句画面优美纯净,把抒情述志与写景相结合,使诗歌的抒情性大为增强。

(三)曹操四言诗内容上对《诗经》的改造与创新

从其四言诗创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待《诗经》的基本态度, 他首先是把它作为一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来看待,而不是儒家的经典教义。因而曹操的四言诗创作能突破旧有体制的束缚,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钟惺说:“夫《风》、《雅》后,四言法亡矣。然彼法中两派:韦孟和,去三百篇近,而韦有韦之失;曹公壮,去三百篇远,而曹有曹之得。”所谓“去三百篇远”,正是曹操通达作风与创新精神的体现,他不拘泥于三百篇旧法束缚,遂能脱颖而出,独立开辟出一块四言诗的新天地。其次,《诗经》多叙事,而曹操四言诗则有着强烈的抒情性。曹操四言诗融人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情怀。如《观沧海》中通过对渤海雄伟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怀;《冬十月》、《土不同》中通过对北地风土民情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民生忧患意识;《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诗人宏大的政治抱负;《龟虽寿》中“神龟”、“老骥”之喻,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的进取精神和事业心;《善哉行》中对历史人物的歌咏,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霸气。可以说曹操是继《诗经》后,更好地用四言诗来抒情言志的。作为诗人,只有曹操才有这样的宏大气魄和豪迈情怀,这和他作为一代帝王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其诗中充满了昂扬进去的豪迈精神,有力的体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因而其四言诗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操四言诗的意义在于,它是对两汉诗歌的超越,使四言诗继《诗经》后再一次放出光彩。作为一代帝王,其对待《诗经》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对魏晋南北朝诗学观的突破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后世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而刘勰对曹操的偏见,源于刘勰宗经的思维模式和“通变”的文学观念。“通变”派比较倾向诗歌的政教作用。“新变”派更注重新鲜的,现世的生活与感受。刘勰《文心雕龙》对曹操在诗体变革中的作用的忽视,是刘勰自身的原因,作为“体大虑周”文学理论体系,算是一个缺陷吧!

[注释]

①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6.

②曹旭 .诗品笺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③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M].引《梁书刘勰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

④刘志伟 .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56.

⑤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M].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19.

⑥章国锋 .结构主义文本和意义的颠覆 [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134.

[1] 沈德潜 .古诗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 挚虞 .文章流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 夏传才 .诗经语言艺术新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 许学夷 .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 钟嵘 .诗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 夏传才 .曹操集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8] 徐公持 .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9] 葛晓音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6).

[10] 朱广祁 .诗经双音词论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1] 陈寅格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

L iu X ie and Cao Cao Com par ison of Poetic Concep ion

CHEN L ing-zhao

(No rth-UestNorm alUniversity,Lanzhou 730070,Gansu)

“D ragon-Carving and The Literary M ind”in“M ing Poetry”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poetry.The general can be described comp rehensive.A little subtlemeaningofwhich,to a certain extent,reveal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ofpoetry.“D ragon-Carving and The L iteraryM ind”extensive discusses various issues,w ith the strict structure and the thorough discussion.However,the greatpoetCao Cao did not mention aword when itdiscusses the“SiYan”poetry in“M ing Portry”artic le.The paper attemp ts to discuss“alternative view”and“innovation view”and so on,intend to exp lore the biasof the reason.

L iu X ie;“D ragon-Carving and The L iteraryM ind”;“alternative view”;“innovation view”;Cao Cao;“SiYan”poetry

I22

A

1671-5004(2010)06-0083-02

2010-11-15

陈令钊 (1984—),男,安徽淮北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2008级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

猜你喜欢
刘勰曹操诗经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诗经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