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2010-08-15 00:53
关键词:文学史文本过程

李 军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文本细读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李 军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文本细读式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精神的具体化,它对于完成文学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本细读式教学需要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师的示范与导引是关键,学生的集体协作与深入思考是重要环节,学生讲授是文本细读式教学的表征,教师的补充、总结是文本细读式教学的完成。

文本细读;意义;策略

中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尤其是填鸭式教学更是为教育者所诟病,然而,问题早已提出,但现状并未明显改变,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更高了,尤其是国家政策对教育科学的导向更加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实用性人才备受欢迎,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教学的改革。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现实人文语境的复杂状况,实践教学的呼声很高、理论很丰富,但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的应用性对策却不乐观,甚至一些地方高校,不看对象、不分情况,所有学科一刀切,本来人文学科内部不同的分支各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一刀切的情况难以适用,更遑论文理通用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了。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只能是一种导向,具体到每一种学科还需要量体裁衣。

在实践教学改革的政策下,文学史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就汉语言文学学科而言,文学史课程的课时压缩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文学欣赏课或者名著选读课则列为选修课,由于课时压缩,选修课课时也很有限,教师开设选修课的空间很小(重点大学是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对一门基础课的课堂学习时间和原来相比大大减少了,而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则增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具有际操作能力,能够与社会需要直接对接的毕业生,具体到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则是期待他们具有出色的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创作功底,能够胜任公文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教育教学、剧本创作以及一些栏目策划和创意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如果完全把责任推向学生课外的努力也不合情理,它需要教师导引与学生的努力共同完成,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阅读与写作训练,艺术审美训练,以及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品评,这项工作无法在写作课上完成,文本细读式教学恰恰是在某种程度上应对上述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简单地说就是结合个人的知识阅历与生活体验,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反复阅读,把握文本的思想意蕴与审美精神的阅读实践。大学本科的文学史教学不只是给学生讲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文学思潮运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等内容,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诚然了解基本的文学史知识是大学本科生文学史教学的基础,但如果通过文学史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作品分析鉴赏能力,那么文学史教学的目标就不能说真正完成。所以说文本细读是文学史生成的基础,也是文学史教学的必修功课。

文本细读式教学是文本细读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简单一点说就是先由教师示范,然后由学生来分析作品,再由教师补充讲解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特性在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远远比形式本身更重要。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活动。学生通过对文本细读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不仅会增加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审美及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教学技能与口语表达以及现场应变等方面的训练,所以文本细读式教学不仅是文学史课堂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举措,在实践教学改革的理念下,文本细读式教学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审美感受的熏陶比对文学史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大面积压缩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在文本细读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或示范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文本细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文本细读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千差万别,学生对文本细读的把握需要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地培养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增加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力,然后才有可能做到深入的文本细读。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分析文本的思想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本分析过程中要厘清讲课的思路,把对文本分析的方法与思路传授给学生,同时对选择的方法或思路的依据进行详细阐释,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其知道所以然,通过课堂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比如对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细读就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社会历史分析的角度切入,结合作品发表的时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探讨这篇小说与时代的关系,因为一部作品的产生总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关,这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这种思路是文本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其次还应该从小说修辞学的角度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的鲁迅,他的独特性与深刻性不可能仅仅表现于思想内涵的厚薄上,还有可能在小说的叙事、语言、体式等方面有独特之处,那么对于现代文学史上的这样一个名篇,它的形式怎样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独特的创制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重心,同时它的形式对于其意义的表达又怎样形成血水相融的关系,也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内容,还有这篇小说在鲁迅整个的小说创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后来的小说相比有哪些异同,都是对这一文本进行细读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真正读懂这篇小说。另外从今天来看,小说的意义又在哪里也是文本细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篇小说更能反映出鲁迅小说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所以对于文学文本的细读其时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立体思维,从不同的意义上进行解读才能对作品有更加透彻的了解。

关于文本细读的方法,陈思和先生在其所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指出了四种:直面作品、寻找经典、寻找缝隙、寻找原型。这四种方法无疑是陈先生的经验心得,然而,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说,要做到这四点并不容易,必须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可实现。因此,这里再补充几点。首先细读文本时让思路回到作品发表时的社会语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理解作品,才不至于单凭个人的生命体验或主观想象去理解作品,也只有把作品与当时的历史状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与艺术成就。就如日常生活中对一句话的理解必须弄清这句话说出的情景、前后语言的关联等情况,离开这句话的语境可能会南辕北辙,也可能不知所云。其次,细读文本时对作家的思想和经历以及人格有一整体的了解,尽管文本不是作家本人思想、经历或人格的直接写照,但在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文性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涵。再次,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修辞理解作品,文学文本的表达不是生活语言的挪移,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文本,语言及表达方式离今天的现实生活更远,但是文学文本中的修辞艺术却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它使用的语言和表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可能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文学文本与日常生活的话语在深层的思维结构中却往往是相通的,所以对于文本的细读并非仅仅依靠阅读的积累,它其实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性及日常生活性的相关阅读。

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教学的问题。这是教学目标的最终着陆点,如果学生不亲身尝试,即使教师讲的天花乱坠、鞭辟入里,那么学生自己还是不能学会独立地分析作品,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作品、分析作品、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挖掘出来。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应注意文本理解的公共性,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很有限,其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比较表面,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文本细读的过程以分组讨论、分工协作的形式进行。通过集思广益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而真正登台授课的学生则需要把讨论的结果有条理的整理出来,还要通过个性的表达传播出去。当然,讲台上的文本细读也可以由不同的同学分工讲授,这就需要合理分工,应做到前后相继,有条不紊,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学生扩展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学习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时,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或者什么是女性主义。以上内容是学生初步尝试文本细读教学时采取的措施,当学生对文本细读的过程熟悉之后,随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增加与文学史知识的积累以及阅读面的加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独立备课,最后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作品,没有独立细读作品的能力,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学生登台讲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最终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史知识与审美感受能力,所以教师让学生备课时,不能把目标锁定某个学生,而是鼓励更多的学生来进行备课,教师从中选出优秀者登台授课。备课的过程调动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兴趣与对这一过程的参与远比备课的结果更有意义。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过于干涉,也不可放任自流。过于干涉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放任自流则会让文本细读的过程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对某一个作家的读解,选取作品时就不能完全由学生凭个的兴趣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考虑所选取的作品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家整体创作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完全由学生决定作品的取舍,可能照顾了学生的兴趣,但却可能是不能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作品,这样就解构了文学史教学的目的。在确定了文本细读的对象之后,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感受,并把个人的感受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文学审美观,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角度,也都有个人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他们感到紧张时,很多深层的东西可能就不会表达出来,即使备课时非常细致,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来讲课也可能讲得很粗糙,所以在学生登台讲授时,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气氛,不要让学生感到有压力,也不可能要求学生面面具到,让学生完整地讲述他们的观点,即使有明显的漏洞,也要让学生把课讲完。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挥主动性,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灵活地配合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助于讲授者把观点表达的更加清晰。当一个学生讲完后,可以由别的同学进行补充,也可从另外角度表述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之间有一个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谈到文学接受的问题时,有一句经典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道出了文本读解的差异性,在文本细读式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对文本细读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可以从不同方面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形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深入。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在思考中领悟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对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培养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与审美感悟。

在学生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有一个总结,而且非常有必要对学生的讲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这种总结性评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从学生心理角度来说,他们努力了,他们的成果应该得到承认或评介,从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来说,应该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明晰的判断,认清自己的优势,并继续保持,对于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改正,如果碰到问题过多的情况,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委婉地指出,这个时候,教师不可忽略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敏感、自尊、脆弱、理想化,如果在总结时罗列一大堆学生的缺点,让他感觉尊严受到伤害,学生会失去信心,如果真的产生一种绝望的心情,就会既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所以对于授课过程中的漏洞,教师最好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把问题提出来,但不做评价,让学生自己反省自己,并查找补救的方式。如果采用竹筒倒豆子那样的方式,反而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另外,对学生的努力和表现应该给以更多的鼓励。

文本细读式教学是文学史教学中的一种尝试,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探索,在整个文学史教学中不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效果如何还在于教师对不同环节的把握,也要考虑到素质不同的学生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出入。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细读式教学是文学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全部,一些文学史知识,比如文化语境、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当时的审美精神等内容还需教师给学生做清晰的梳理,否则的话很容易让学生把文本从历史语境中抽离出来,造成理解的偏执。

责任编校 文方

G642.4

A

1003-2134(2010)06-0162-03

2010-09-27

李军(1971-),男,山东聊城人,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文学史文本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