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毅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自有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纷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营风险显著放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从我国的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提供的就业机会大约75%;在出口总额的占比约为60%。这说明中小企业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力量。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度过“寒冬”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当务之急。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不少金融机构也逐步认识到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的市场环境,融资仍较为困难。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多样化的,既包括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也包括直接融资(产业投资、发行债券、股票融资等)。但根据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有关数据: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约占外源融资的94%。这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实际上,除了从银行获得资金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但是事实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很低。究其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适合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迟迟未能推出;二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用基础不稳定,风险集中。
(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低,这不得不使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办理信贷时采取足额抵押或担保的形式。一方面办理手续非常复杂,融资时间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承担诸如担保费、评估费、抵押费、保险费等大量相关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繁杂的手续和冗长的审批时间往往迫使中小企业去选择他们更加熟悉的民间融资渠道,以满足自身以“少、频、快”为特点的资金需求。
(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较少,一是指愿意为他们提供间接融资即贷款的银行比较少;二是指有实力的担保机构少。从各银行的“市场定位”和“规模歧视”来看,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愿意并主动乐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数目相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是非常少的,尚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而担保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重要条件,普遍存在实力弱小、信用基础有限的问题。银行基于风险的考虑,并不愿意与其合作。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看:
(一)中小企业自身融资实力的约束
1、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信用。在我国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缺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信用就更加难以保障。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不够稳健、风险意识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信用等级低。我国中小企业60%以上信用等级都在3B或3B以下,而银行放款对象80%集中在3A和2A类企业。信用不足直接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
2、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力、组织结构变动快、财务制度不规范等缺点。银行为了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将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从交易费用过高、交易不经济的角度,银行会对中小企业选择惜贷。
3、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品。在提供贷款时,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提供的抵押资产多为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不仅自有资产小,适合抵押的资产更少,且抵押物变现难。另外,中小企业实力薄弱、资信度较低,很难争取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出面为其担保或相互联保。
(二)外部融资环境的约束
1、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集中,信贷制度欠完善。2008年实行过紧的货币政策后,除工行、农行地市二级分行以下有少部分贷款审批权限外,其余商业银行省级以下分支行均无贷款审批权。各商业银行省分行贷款普遍实行了限额审批。虽然2008年底国家政策为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进行配套的贷款,但由于银行的信贷制度从信用评级系统、信贷规划到信贷服务机构设置都是倾向于大企业的,所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性的中小企业受益不多。根据调查显示,2009年1月在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江苏,贷款同比增长18%,但是中小企业得到贷款同比增长7%,低于同期的贷款增长水平。
2、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近年来,银行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行推出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新产品。如建行的“速贷通”、交行的“展业通”、兴业银行的“金芝麻”等,简化了贷款审批程序,缩短了贷款时间。但由于这些产品的设计仍过于强调担保、抵押等企业还款源,阻碍了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力度。因此,尽管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名目虽多,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传统的、筹资功能较强、风险较小、日常操作简单的常用业务。如,在国内银行业对于中小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金融产品方面,仅局限于传统的风险较低的产品,对于风险较高的出口保理、发票融资等业务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很少。国际上新兴的福费廷、仓单融资等业务,在我国银行开办的较少,业务额极其有限,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3、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营性机构。大部分银行信用评级系统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大致一样,这明显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而且从银行避险逐利的本质看,银行在信贷选择上肯定会“抓大”、“抓优”。目前,为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设立专门机构的仅有建行、农行和招行,但也仅是在信贷管理部门内设置了中小企业科室,层次较低,没有实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应从中小企业实际存在的内外部问题一起下手,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企业自身的完善,提升融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要做到:一是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经营运作规范,使中小企业更易赢得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成功获得贷款融资;二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三是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中小企业要以诚信为本,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准确的财务信息,杜绝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及欠息行为,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制度,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各商业银行应加快重新制定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在制度和标准上要有别于大企业,应符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企业授信额度;二是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尽量简化审批程序;三是建立政府对商业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给予风险补偿,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四是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可以实施财政补贴、贷款援助、扶持基金与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快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一方面政府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为富有市场潜力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另一方面应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资金周转特点,围绕中小企业特定的资产,在机器设备、库存材料、产品与半成品、应收账款以及产品订单等方面,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达到既支持中小企业生产正常经营,又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目的。
(四)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营性机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监会号召各家银行均要成立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专营机构,按照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信贷规律运作。比如中行、工行、招行等银行建立起独立的中小企业融资部门,把发展的目光部分转移到众多中小企业身上;交行正积极推行“1+6+100”模式;农行定位于“三农”和设立村镇分支行,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稳定的资金支持,等等。
为了长期、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国家已经相继出台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也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制定了较为务实的融资方案,和企业一起谋划长远的发展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也强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观念转变和政府长期不懈的支持和引导,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一定会尽早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为国民经济中更加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