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
通识教育 (Ceneral Education),也译作“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和“通才教育”等等,是指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较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发展成为具有全面的人格素质和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在许多高等教育改革家眼中,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历程较短,人们在不能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往往会曲解或歪曲了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使我国的通识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或淡化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近七成学生认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目前中所最为缺乏的能力培养。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随着社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就成为决定学生能否持久学习、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何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由其的教育理念所决定的。我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那对通识教育的任何改革都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它将学生的需要、兴趣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强调学习内容与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的关系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强调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专业与学科体系,而应扩展到包括人文和科学等方面。[1]因此,通识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关注社会进步和发展对公民素质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必须关注不同的时期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征。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狭隘的知识观,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强调个体在体力、智力、能力、性格、伦理,成为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通识教育体现了高校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转换。我国研究人员对通识课程设置依据分析表明,[2]有45.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依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通识课程,有79.3%的学生赞成“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改革或调整现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见,通识教育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实行可谓众望所归。
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最根本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P649)我国在建国初期一味地模仿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使得中国大学教育人才的个性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变得更为功利,针对市场需求划分专业,知识被分割地支离破碎。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使得大学已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训练场所。这样的学生学习视野狭窄,又如何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恐怕就是我国为何大学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招录的3 700名新生不分专业,全部进入复旦学院的4个学院学习,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中山大学在2009年招生中,也从本校6 000多学生中录取30多名博雅学生,无明确的专业。这些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敢为天下先的高校,切不论这一改革在当下就业危机中是否适宜,笔者认为,大学这种淡漠专业化训练的创举已充分表明了通识教育培养和谐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是以适应社会发展,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求为基本目标,它为师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和长远发展的机会。
交际能力的提高是由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2006年,哈佛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提出改革核心课程,实施新的通识课程计划,对于新的课程不再根据方法或学科来确定,而是根据能否提供给学生重要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确定。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每次改革都体现了其侧重点和不同的价值取向,他们通过对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通彻分析和整体把握,2006年的通识课程改革计划不仅细化了课程领域,改变课程名称,并且给出了每一领域明确而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这些变化体现了哈佛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培养,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符合我国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纵观古今中外,在通识教育中培养交际能力的由来已久。所谓通识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到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可称为博雅教育。它的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生学习成长的动力。1978年的“哈佛报告书”也进一步明确了哈佛大学的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这一报告书认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的第一条就是要有“清晰、有效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而表达沟通技巧与写作能力正是交际能力的基本素养。在我国古代,商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得上是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雏形。这其中的“礼”与“书”正是交际能力的原型。近年来,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 (1998)2号)文件,明确要求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具备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由此可见,我国中央已看到高等教育现今存在的问题,是在于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考虑不够,对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的培养考虑不足,可以说大多数高校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通识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表达理解、人际融合、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交际能力是通识课程的基本目标。
现代社会需要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大学生不仅要有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以社会与人文科学、科学方法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人文知识的功用,在于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人文方面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对社会的认识也就会越深刻,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会越全面,就不会被现象所迷惑,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4]陈雅芳在其《追赶国际趋势,改革高校课程体系》[5]一文中指出:英国学者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然用人文科学来粘合”。21世纪的新文化,以融合化、网络化为特点,必然会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各国高校的课程改革方向也朝着人文文化迈进。加大人文课程分量,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世界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的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分约占13%至25%,日本的占28%,韩国的占30%。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上国家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完善人格的人的教育,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养得以提高。[6]而人际能力是人文素质教育所需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实现人文素质的重要桥梁。很难想像,一个不善于与人交往,与社会交流的人如何去体现他的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通识教育是否有价值,应当由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反馈意见为标准。曾有研究人员对陕西省八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2]该此调查的高校涉及专业广泛,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有85.3%的学生认为大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应当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关,有66.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通识课程开设缺乏交际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目前的通识课程除了国家教委规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外,其他的选修课程虽然基本都涉及到了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但课程开设的目标没有具体指向,课程只是起到了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效果甚微。另外,在调查中被调查者们普遍认为,在大学校园里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中首选的是交际能力,有79.2%的被调查者认为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通识课程中需要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因此,能否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是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价值的体现。
由此可见,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有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长期而艰巨的教育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在主观上要求高校领导和教育者们形成共识,意识到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通识教育的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课程改革中去。
[1]黄雁玲.“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课程设置的思考 [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0-72.
[2]梁海霞.陕西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D].西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冯海英.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 [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94-96.
[5]陈雅芳.追赶国际趋势,改革高校课程体系 [J].高等教育研究,2002:37-38.
[6]王湃.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