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珍
(义乌工商学院,浙江 义乌 322200)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译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的文化边缘地位,常被人冠以“仆人”、“画家”、“媒婆”、“翻译机器”等不雅的称呼,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以致译者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原文作者及原作的后面,完全成了隐身人。但随着功能主义、解释学和解构主义等新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和译论研究,译者的地位,其在翻译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译者、译论研究者及评论家的重视。
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具体的翻译过程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译者主体性表现得最为显著的层面。以文学翻译为例,翻译过程中译者至少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即读者、阐释者和作者(文学再创造者)。
首先作为读者的译者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激活想象力和审美力,将作品“召唤结构”中的“未定点”、“空白点”具体化,调整自己的“先结构”,与作品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
其次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无限开放的潜在性,不同的译者对原著的阐释会有无限的视域,任何译者对文本的阐释都不会是终结的圭臬,而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段理解过程,是“一段特殊的历史逗留”(张德让,201:23)。所有的译作皆生成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下,皆以译者各自的阐释视角,以各自时代的读者为阅读对象,采取适合各自时代语言规范和普遍接受的形式而译出的阶段性版本。
最后作为作者的译者,在阅读和阐释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本身所处的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个人阅历、修养、性格的影响。可见,译者的翻译无疑会或多或少偏离原著,打上自己时代、历史、民族乃至译者个人风格的烙印。进入到语言转换阶段时,译者主要集中于如何再现原作的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特征,同时还需要调动作为读者和阐释者所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感悟,使之有机地融入到语言转换中。如果说对作品的解读与阐释是一般性的文学活动,那么在语言转换中,译者的文学创造性则最为突出。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内容的基本信息,而且还要传达原作的审美意蕴。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审美信息和文化意蕴就越是丰富,翻译的难度也就越大,所以就更需要译者发挥创造性。经过以上分析,对译者主体性可以界定如下: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语言转换等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的文本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翻译的目的是文化交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首先须竭尽全力使译文读者接受译作。正如顾客是商家的上帝,译文读者就是译者的上帝。本文所指译文读者,是译者的“意向读者”,具有社会性的抽象概念。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不同,在于原文读者不是原作者的意向读者,而译文读者则可能是再作者(译者)的意向读者。拥有意向读者的译者在选定翻译对象之后,就要根据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及接受水平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说到读者的语言习惯,必须谈谈源语和目的语的比较问题。就英汉翻译而言,英语重形合,多复合句,因名词和名词化使用频率高而具有静态特征,多无灵主语,科技语言多被动句;而汉语重意合,多简单句,因动词使用频率高而具有动态特征,多有灵主语,科技语言多主动句。
译者在进行英译汉时,必须根据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来斟酌字句。比如在文化传统方面对中国读者的关照,人们常用对“性”的翻译策略的变化为例。处于开放的多元化时期的当代译者与保守封闭的封建时期的译者相比,对该问题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截然不同的。至于接受水平上对读者的关照,将深奥的国外名著译为浅显易懂、富有童趣的儿童读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同样是“rich lady”,在解放前后,一般要译作“阔太太”,而现在就可能要译作“富婆”、“富姐”了。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以其最典型的形式表现文化活动及内涵,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语言。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文学作品来源于特定文化,并反映这一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所以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宗教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很多带有宗教色彩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汉语中普通的词汇而被人们经常使用。圣经同样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英语并丰富了英语语言。语言和宗教文化相互作用、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
我们看到,文学翻译属表达型,译者要服务于作者,特别要忠实地表现出作者不同于其他作者的写作特点。但事实上,对文本的分类是静态的,译者还同时要面对不同的读者。纽马克将读者划分为三种类型:学者型读者(the expert)、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读者(the educated layman)、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读者(the uninformed)。鲁迅把读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此与纽马克的分类如出一辙。这样一来,即使本应该非常忠实于原作并当然需要全译的文学翻译也难免会出现编译、缩译、摘译等翻译类型,更不用说由于政治或译者的审美取向、译者的性别、地域、时代,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作者和读者的特殊要求导致对原文的改变(如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有意去掉了一些脏话)。译者为了保存原作的意义或传达作者的真意,或以文本为中心,或以读者为中心,或为了充分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译者既要前瞻原文,又要后顾读者,实实在在变成了双面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称为“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交往的特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既是原作者与译者主体间共在的场所,也是他们主体间相互交往的方式。原作是他们对话的契机,也是他们对话交流的平台。从对话的角度看,原作是作者和译者对话的议题,翻译是他们的对话过程,译作就是他们交谈的结果。
不同历史环境的读者带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与文本所处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说理解就是简单被动地复制文本,而是由译者积极发挥其主动性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译者主体性和文本的融合。以下两篇译文正说明理解是一种译者与原作者进行创造性对话,相互商讨协调,最后达成各自的一种视域融合。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 '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翁显良译)
不难发现,不同的译者因为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自身的主体性发挥的不同,在同一文本与同一原作者进行对话交流时,生成不尽相同的意义,进行各自不同的解释并创作出不同的译文来。许渊冲力求保持原作的写作风格,严格用韵来表现原诗意境;而翁显良则以一种散文诗体来表达原诗的蕴意。这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
虽然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应该看到译者能动性的发挥有着明显的制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同于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二度创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二度创作的范围内,确是不能脱离原作而随意挥洒的,相反,却要受到原作的制约。虽然译出的作品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方法上有各自的爱好和自由,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但是终归无法摆脱,也不可能摆脱原作的制约。
以下是一段中文诗词的两个汉译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and dreary.
So lonely,without cheer.
译文二:
Search,Search,Seek,Seek.
Cold,Cold,Clear,Clear.
Sorrow,Sorrow,Pain,Pain.
这两段英译文,第一首是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第二首则是由一位外国译者所译。它们在形式和风格上完全不同,但都传达出了原词作者所寄予的孤单、冷清、凄凉的情感和氛围;它们在结构和措辞上又都独具特色,一起放在读者面前均不失为成功的译作。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不可能与其所处的文化框架和文化模式相隔绝的。译者对原语文本的解读,信息的传递处处受到目的语文化强烈的文化过滤。“老”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资历、尊严和权威的象征,所以汉语里有“倚老卖老”、“姜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的说法。中国文化里有敬老的传统,当称他人为“老同志”、“老大爷”、“老板”等时,是对对方的尊敬。而“老”在竞争激烈的英、美社会里即意味着失去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英美人费尽心思借用其它词汇来委婉地表达“老”这个概念。如:a seasoned man(经受岁月历炼者)、the advanced in ag(e年长者)、senior citizen(老年人)。
所以,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总是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受当时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
例如: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W.Shakespe:Romeo and Juliet,3,3,134-135)
译l: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朱生豪译)
译2: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方平译)
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性忌讳”的影响,朱生豪把“to my bed”译作“相思”,他或许希望用中国古典式的含蓄美来提高译文的美学价值,或是因为当时社会主流意识难以接受过于直率的译文。而方平的翻译符合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国情。孙致礼教授曾认为朱生豪的翻译不妥,与原作的意境相距甚远,其实这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译者受当时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
翻译重在理解,只有透彻地领会原作的含义才能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原作的精神底蕴。迦达默尔认为,理解就是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文本向读者敞开,似乎“向理解者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为了理解和回答文本提出的问题,理解者又必须提出也已回答了的那些问题。通过这种互相问答的过程,理解者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视野”。不同的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尽相同,于是就出现了同一原作由于译者理解的不同产生的译文不同。
例如:Catherine caught and pursued it eagerly;then she put a few questions to me concerning the inmates,rational and irrational,of her former home.(Ch.17,V.II)
译1:凯瑟琳拿到了,热切地读着;然后,她时而清楚时而糊涂地问我几句关于她以前的家的情况。(杨苡译)
译2:凯瑟琳连忙捡起信,急切地看了一遍接着对于老家那里有理性的人和没有理性的牲畜向我提了几个问题。(孙致礼译)
杨苡把rational and irrational理解成修饰“问”,孙致礼理解为修饰inmates,并分别指出rational及irrational所具体指的对象,两篇译文都合情合理。可见,不同的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力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翻译结果。
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包括译者的双语语言知识和双语文化知识。译者在解读原文及再造译文的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化结构相互作用,即在解读时有译语语言文化的形成过程,在表达时又有原语语言文化的渗透,译者在解读与表达过程中对双语语言文化的协调就是译者文化能力的表现,而这种能力的高低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最难翻译的内容,译者必须通过自身对两种文化的理解、感悟、对比、分析与掌握,才能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例如:“I beg your pardon,”said Alice very humbly.You had got to the fifth bend.I think…”
“I had not!”cried the mouse,sharply and very angrily.
“A knot?”said Alice,always ready to make herself useful,and looking anxiously about her.“Oh do let me help to undo it!”(Lewis Carroll:Alice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Chapter 3)
译1:“请原谅”,艾丽丝恭顺地说:“我想你是讲到第五个拐弯的地方了吧?”
“我还没有讲到?”耗子生气地尖叫说道。
“打了一个结!”艾丽丝说,她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所以焦虑地看着周围。
“啊,让我帮你把它解开!”(陈复庵译)
译2:“对不住,对不住。你说到了第五个弯弯儿了,不是吗?”
那老鼠很凶狠地怒道:“我还没有到。”
艾丽丝道:“你没有刀吗?让我给你找一把罢!”(赵元任译)
译1按字面转换,使读者感到纳闷: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结”来?译2完全驾御了语言,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力,用“到”和“刀”谐音字来翻译,使读者体会到文字游戏的情趣。从例子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制于其本身的双语文化能力。
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在原作面前,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堪与原作相媲美的再创作,同时还必须尽量忠实于原作,自觉用原作来约束自己。任何忽视翻译主体性的翻译理论都是不彻底的理论,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到,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有着明显的限度,任何夸大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都是不恰当的。要使译者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不能忽视诸多制约因素,即将能动寓于制约之中。也只有在制约中,译者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最终打开文化交流和文化互融的大门。
[1]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
[2] 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许钧,张柏然.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查明建.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0,(2).
[4]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2002,(1).
[5] 黄振定.解构主义的翻译创造性与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5,(1).
[6] 杨柳.翻译“间性文化”论[J].中国翻译,2005,(3).
[7]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J].外国语,2001,(4).
[8] 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3).
[9] 罗新璋.释“译作”[J].中国翻译,1995,(2).
[10] 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3).
[1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