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军法
我国国际审计双语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文/王军法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ACCA)课程是与国际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动态紧密衔接的课程。在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的现实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双语教学的模式,比较中外差异,探寻我国发展国际审计教学的模式和发展路径。
国际审计;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目前,国际上衡量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七条标准之一是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在国际审计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举措,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借鉴国际双语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我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国际审计双语教学包括三种形式,或者教学全部使用英语,或者教学使用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教学用语,但大家共同认可的最低标准是,在教学的某些过程至少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教学使用两种语言,既可以由同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同时使用(间断、交替地使用汉语和英语),也可以由不同教师在相同学科不同时使用,譬如同一门学科中有些单元使用英语,有些单元使用汉语,或者第一学期使用英语,第二学期使用汉语(一般多体现在ACCA教学的初级阶段)。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是把外语当作一门课程,把语言学习当作教学目的,而双语教学则是一种学科教学,是以外语为教学手段来获得知识,它具有双重效果,即同时获得知识和语言技巧。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英语主要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
(一)国外双语教学主要模式
1、隔离型。此模式指将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从一些课程中分离出来以便接受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强化课程,其他课程仍是正常的只说英语的主流课程。学生每天可能接受少则20分钟,多则几小时或更多的语言强化课。一般在学生有多种多样的语言背景,难以找到足够的双语教师和其他支持资源,特别是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施。
2、保护型。为了弥补隔离型模式忽视学生学科成绩,一味追求英语熟练的缺陷,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学科教师或一个团队来开展教学,将对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比主流课程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并使用额外的材料、双语辅助工具、适合的教材等以帮助学生既获得学科内容又习得第二语言。
3、过渡型。指学科内容用学生的母语来教,而教学语言用英语。刚开始时用母语讲授学科内容,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根据所需时间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早出过渡型和晚出过渡型。在早出过渡型中,其目的是努力迫使学生快速习得英语,而将学科成绩和第一语言的习得置于第二位;晚出过渡型更接近于在双语背景下语言习得的发展特性,通过母语提升认识,使少数语种学生逐渐增加语言到其语言库中。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时间短,往往忽略学科成绩,而后者则使学科成绩和英语习得兼顾。
4、维持型。该模式认为,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同样重要,学生刚入校时仍使用本族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一些学科仍旧使用母语教学。在这种模式中,母语仍然占重要地位,而不是处于从属语或补充语的地位,其目的是促进双语现象,是多元的。
5、双向双语型。此种模式是将少数语言学生和多数语言学生融在一个班里,用两种语言教学,课程教学的很大部分教学用非英语语言来教,更为重要的是,在既定的时间里在一个课堂中只用一种语言。其实施关键是保证语言平衡,为了保证语言平衡,有几种做法,例如早上的课用一种语言,而下午的课则用另外一种语言,两种语言周期性地交替使用。或者在第一学期用一种语言教学,而在下一学期则用另一种语言教学。
(二)我国与国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比较
1、教学思想。国外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动手能力、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国内的教学强调学习目的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但不利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双语教学有利于上述两种不同教学思想的融合,从而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人才。
2、教学目的。国外双语教学几乎都是针对少数民族和移民开设的,一方面目的在于使少数民族和移民融入主流社会,解决就业、社会发展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及移民的母语。它是多元文化国家的一种语言政策,旨在帮助弱势群体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我国的双语教学是针对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直接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3、语言环境。国外双语教学是在以英语为社会主流语言或官方语言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英语是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和生存、就业的必备工具。在我国,英语只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而且汉语与英语之间差异很大,英语无法像我们的母语那样自然生成并在母语环境中得到很快的发展。另外,欧美国家的“双语教学”甚至“多语教学”有着天然的同属拉丁语系的语言环境,我国的“双语教学”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三)国际审计教学模式选择。国际审计双语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双语教学模式。目前,国际审计双语教学的模式大体分为三种:一是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考核;二是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中英文授课,其比例视学生接受程度而调整,中英文双语考核;三是双语教学的低级阶段,即使用原版英文教材,中文授课和考试。纯英文授课、考核的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功底和英文能力均有相当高的要求,即使教师能够轻松讲授,学生的英文水平也是制约双语教学的一大瓶颈。众所周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差、英文应用水平低的现状,英语听、说能力差。根据我国高校的现状,显然能顺利实行第一种模式的可能性非常小。相对而言,第二种模式更加贴近中国大学教学的实际,推行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具体问题:首先是中英文在授课中的比例问题,应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而定,不宜做统一规定;其次是对教师的要求。目前在ACCA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丰富,同时英语授课能力较强的教师较为稀缺,如果在不加强培训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全英文教学,会使专业学科教学变成纯粹的英语课,失去了双语教学实施的意义。笔者认为,真正优秀的双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基础,拥有很高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获得普遍认可的教学效果,这其中学生的认可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参考标准。
要使我国国际审计的双语教学取得较好成效,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双语教学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双语教师的水平。我国当前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切实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专家进行教学与交流,南京审计学院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借鉴;另一方面给教师提供培训与出国学习的机会。但是,从时间、成本与教学过程的连续性等方面考虑,后一种方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由于语言环境、外语师资、学习与考试制度等因素,本科学生普遍存在英语交流与应用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听外语讲授专业课与交流讨论时,出现较大困难。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部分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行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也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西安交通大学双语教学中,开始有100多人参加学习,但只有53位学员坚持下来并参加了考试。因此,要大力倡导学生学习英语,尤其是听力、口语、专业词汇等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限于英语
(三)加快教学相关资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一方面引进国外优秀ACCA原版英文教材;另一方面可由教师编写讲义,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讲义,组织编写英文教材。教学课件可采用中英文相结合进行讲解,而不宜进行全英文授课。注重教学实践,多开设一些验证性,尤其是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如学生研究计划(SRP),鼓励既有兴趣又有能力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可安排学生阅读大量的国外文献资料,了解项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尝试用英语进行学术讨论,并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使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此外,应注重双语习题库、试题库、参考资料库的建设。
(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双语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收集课程相关的资源,将其融入到讲义、习题、试题库中,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更进一步,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建立双语教学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双语教学体系,集成绝大多数课程教学相关内容,为师生提供一个实时、开放而又方便使用的教学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并进行实时交互。由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比母语教学要多,因此这种师生交流与信息的及时反馈非常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型教学向现代主动探索型教学转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二是教学重点从以理解知识为主向以应用知识为主转变,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四是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日益更新。国际审计双语教学应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1]王宛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探讨.财会通讯,2008.3.
[2]李楠,王泽淳.高校会计学科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会计之友,2007.10.
[3]李灿.对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几个相关问题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7.3.
[4]毛敏.国际审计双语教学的目标与模式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5]薛群颖.国外双语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2006.8.
G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