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2010-08-15 00:44张秀兰孟敏聂文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思想

张秀兰,孟敏,聂文艳

(淮南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安徽 淮南 23200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张秀兰,孟敏,聂文艳

(淮南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立足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本体特征,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指出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根本途径在于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观;师德建设;校园精神

一、绪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营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1]。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内容

我国的教育,区别于国外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成为有理想、讲道德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优化育人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气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和传播媒介,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一是和谐校园文化是物质和谐文化。校园的物质和谐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生活环境,如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医务室、健身运动场、娱乐场、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绿化场地以及其他内部环境设施。这些设施和环境,既是校园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又体现了学校独有的文化特征,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二是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政治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校风及学风教育质量的竞争力、高素质人才的影响力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些软实力文化直接影响学生的理念、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三是和谐校园文化是制度文化。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校训、校歌和各种制度、条例等。如党团组织生活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学生遵守公共道德秩序若干规定、考勤制度、考试制度、生活管理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付诸实施,不但能维护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道德、纪律、意志行为规范养成等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积极作用。四是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以教学为中心的各种行为和业余生活方式,如学术、文娱、体育活动、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人际关系等群体行为。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且对实现学校培育人才和传授知识的根本任务,都有重要意义。五是和谐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这种精神指向未来,体现着时代的要求,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追求的是理想境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率先导向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包括校貌、教学与管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等多方面的内容。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内起感召、引导、凝聚、和谐协调发展的作用,对外起着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规范,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它是新形势下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两者在职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确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才,对铸造一大批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建设好以育人为宗旨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途径和举措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科学发展观,建设校园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建设校园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主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和谐文化不是埋没个性,而是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的作用。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同一性,也体现矛盾差异性。和谐文化贵在“和而不同,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在当代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情况下,和谐文化对提升社会的整体凝聚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能够把不同的意志和思想粘连、整合起来。主旋律是时代主流和强音,起着统领、整合各种思想的作用;多样化是主流的补充和扶持,提供人们思想自由翱翔、个性充分发挥的空间。没有主旋律,思想就会散乱,无法实现社会思想文化力量的整合,没有多样化则会一潭死水,窒息创新和发展的生机。不仅如此,和谐校园文化还清除落后和腐朽文化的离心和破坏作用,使校园和谐的精神和文化障碍得以消除,从而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整合力。

2、开展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校风校纪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建设。创办青年学习园地,建立党章学习日,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举办各类学习班、报告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及座谈会、演讲会、歌咏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知识竞赛等多项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操,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2]。在学校学生就养成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习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还要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青年学生只有树立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高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荣辱观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导向,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教育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5、加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校园环境的优化。和谐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样,重在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需要保障。校园环境要安定、文明、优美高雅、整洁、有序,充分发挥优美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和启迪作用,重在建设,就要把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教育师生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先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6、建立和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3]。学生中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的各类文化社团活动是学生求知欲望和自我发展的表现,学校有关部门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社团活动在健康的轨道上。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教师提出的新课题。

7、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园精神,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导向,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高尚品德。渗透、灌输各种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重视社会实践,开辟第一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党的政策,增强对工农大众的感情,使大学生获得比书本教育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储备,行为有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净化、美化,担当起社会脊梁的重任。

8、大力倡导师德建设。科学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开展“师德标兵”、“未来教师大奖赛”、“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为契机,宣传师德楷模,树立学习榜样,推动学校的师德教风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增强个体师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园精神。在广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坚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营造健康团结奋进的和谐校园文化[4]。

四、结束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保持正确发展方向和不断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我们对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背景和任务的艰巨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之间的差异与各种矛盾将客观地、长期地存在着。所有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来,必然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例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同处在一个校园中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的方式等都存在着种种差异,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在所有大学生中谋求一种和谐的氛围,求同存异,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是摆在各个高校和全社会面前的难题,这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些制度、模式相对滞后,也给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只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遵循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规律,紧密依靠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1]胡金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校园和谐文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2]朱明宝.论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4)

[3]夏江敬,樊薇.论大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理论与实践,2008,(9)

[4]陈绍山.论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J].滁州学院学报,2008,(4)

G641

A

1009-9530(2010)04-0132-03

2010-03-12

张秀兰(1981-),女,山西大同人,淮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辅导员。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