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叙事的特征及效果分析

2010-08-15 00:43丽,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受众意义

郝 丽,黄 丽

新闻图片叙事的特征及效果分析

郝 丽1,黄 丽2

(11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 235000;21佛山市农业局,广州佛山 528000)

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图片借助画面、色彩等表现元素再现新闻现场,从而使“事件”与“叙事”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创造和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巨大威力。在图片文本中,往往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新闻图片;叙事;聚焦

一、新闻图片与叙事

伴随着人类摄影技术、印刷技术的日益完善,新闻图片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片越来越受到重视,图片的份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文字,这成为现代报纸的一个重要趋势。

叙事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与生存方式之一。广义的叙事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始终存在。从人类早期蒙昧时代的结绳记事、壁画、图腾到口口相传的神话、民间传统、史诗以及文本性的历史、方志、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都是人类的叙事。正如彼得·布鲁克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不停地和叙事、和讲述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在我们向自己叙述的有关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中重述一遍……我们被包围在叙事之中。”[1]1但是,传统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而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并成功地运用于传播活动中来,新闻摄影图片开始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日常娱乐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图片借助画面、色彩等表现元素再现新闻现场,从而使“事件”与“叙事”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创造和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巨大威力。相对文本叙事来说,图片独有一种真实感,能够让接受者如同亲临现场,在体验中认知和理解新闻。与文本叙事相比,后者往往着眼于依照某种逻辑和程式组织新闻素材以形成新闻故事的过程,强调多条头绪相互夹缠,进入叙述阶段就要通过新闻判断确定处于素材形态的事件的主次轻重;而图片作为一种叙事语言,在叙事上强调的是叙事结构和个性化的内涵以及风格,传递的信息具有复合的特征,能给受众一个多元化的阐释空间,并且使得新闻更加具有趣味性,增添了新闻的人情味。

因此,本文中我们所说的新闻图片叙事主要内涵应界定为: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以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媒体为载体的,以摄影图片为基本表意系统的叙事表达。

在图片文本中,往往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比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图片新闻所展示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飞机撞向双子塔的瞬间;坐在窗口艰难抉择着“跳还是不跳”的人们;还有大楼轰然倒塌和人群四散逃离的现场……每一张图片都叙述了一个瞬间,都让受众“目睹”了当时的恐怖与悲惨。

叙述人通过对光线的运用、构图的取舍、环境的烘托等,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生动地展现事件原貌和人物的表情、动作,直观、形象地彰显新闻的内在意义;通过图片的叙事策略、叙述视角甚至是图片的编排方式,建构出图片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如美国摄影师罗林·科尔拍摄的《巴格达一家人因失去亲人痛苦万分》,画面中一家四人在失去亲人后,站在房子前各有不同的表情和姿势,将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纤毫必现地呈现在受众的面前,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可靠性。又如法国摄影师布列松在1948年拍摄的《南京愁容满面的小男孩排队买米》中,摄影师在长长一列的排队买米的人群中,独独选中了这个小男孩。小男孩一脸愁容,一双无助、悲苦的大眼睛斜望着镜头,显示出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表现出摄影师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悲苦的中国人民的同情。

二、新闻图片的叙事特征

图片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图片叙事的大行其道对当代新闻传播中单一的文本叙事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借助大幅图片和多幅图片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图片是几乎可以全程跟进直播一幕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如美国9·11事件;一场恐怖的自然灾难,如印度洋海啸。镜头所摄下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瞬间,而且能把人物的神情、事物的态势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现场感。从杂志的封面到报纸的头版,无处不在的图像化、视觉化方面的精益求精,也使得传统的文字语言传播方式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境地。如《达拉斯时代信使报》的摄影记者鲍勃·杰克逊拍摄的《刺杀肯尼迪的凶手被枪杀》,当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斯瓦尔德出现之时,杰克·鲁比一跃而起,拔枪射击:奥斯瓦尔德惊恐万分,猝不及防;他周围的警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整个画面展现出现场紧张万分的气氛,是刺杀最直观、生动的表现,而文字在其中成为了一个辅助的东西,人们通常是在欣赏完图片后才去阅读文字。

另一方面,“聚焦”的运用使得图片具备追求意义渗透、多元扩散的叙事特点。在新闻叙事学中,“聚焦”指的是叙事人和被看对象之间的联系。图片作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正是叙事人眼光所至,从而向受众展示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图片叙事与意义的联系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文化研究学者霍尔指出“意义是被表征的系统建构出来的”[2]21。一方面,图片在意义的表达上具有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模式,即画面对政治意义、道德规约、性灵通达的阐释。由此可以看出图片的叙事在某种程度上掩藏了一种叫做“潜文本”(subtext)的东西,这隐身其中的“潜文本”就成为了整个图片叙事的核心。另一方面,图片在表达上寻找多元的扩散效应,即受众受叙事人“潜文本”暗示的影响,一并从一元化的视觉图像模式,转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思考。这种叙事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就可以大大地拓展意义空间。但是,此种手法使用过度或过滥无疑就极大地破坏图片的意义渗透。而“读图时代”多为人诟病就在于图片的暧昧和模糊度害及了本身正面意义的表达,造成图片的轻智化、弱智化倾向。所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十分重要。

第41届荷赛年度奖的作品《贝塔拉的哭声》(又名《经历大屠杀后悲痛欲绝的妇女》)讲述的是1997年9月23日的晚上在阿尔及尔的贝塔拉发生了一次恐怖分子滥杀无辜贫民的暴行。照片中母亲于大屠杀中痛失8个孩子伤心欲绝。图片为双人构图:年老的妇女神色沉重,位于图侧,侧面,有明显的动感因素,为陪体。她的视线方向和伸去搀扶的手臂曲线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照片中的主体——位于照片中央一位极具哀容的中年妇女,正面,造型悲痛,压抑,呈现出崩溃边缘的状态。该图片的意义渗透在于恐怖袭击的灭绝人寰,而多元扩散在于身为人母的悲凉境地,通过陪体一个视角引入式的推进,形式上加强普遍意义的传达:世界并不安宁,处处有幼小生命的消逝,我们作为第二见证者可能某一天也会成为第一见证者……意义暧昧和模糊性不断地扩张开来,这得益于摄影师对多元的扩散效应的拿捏得当。

第三个方面则是图片叙事的建构性。叙事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故事,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是使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简单地说,故事就是叙事描述什么,话语则是如何去描述。”[3]590可见,作为叙事文本的图片依然是话语的建构。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取,角度的选择,焦距的把握等加工无不是图片进行“建构”的材料,建构性成了图片叙事的另一特性。约翰·伯格指出,“每一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一张照片也如是。因为照片并非如一般人认为是一种机械性的记录。我们每次观看了一张照片,多少察觉到摄影师是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景观中,挑选了眼前这个角度,即使在随意拍摄的家庭快照中,也是如此。摄影师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题材的选择上。”[4]3伯格强调的是,每一张照片内在地蕴含了作者的选择,这种选择体现出的表层呈现是对角度和题材的舍取,但其深层意义则体现了图片的建构性。

在英国摄影记者鲍勃·马丁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所拍摄的《残奥会200米自由泳比赛》这幅照片中,画面中叙述的是残疾运动员把两条假腿放在泳池旁边,纵身一跃跳入比赛池中。运动员、起跳台、假肢,三者呈一条直线,叙述人从上往下拍摄,正好把这看似不相关的三者纳入镜头中,从而表现出残疾人运动员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使受众感悟和学习了生命的顽强。

三、新闻图片的叙事效果

1.富于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加强叙事的影响力度

由于是对现实情景的直接“还原”,图片带给了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新闻获得了一种独特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由于其形象生动,所以附着于其上的意义能较好地被受众直观地感受到,这能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施拉姆认为,我们阅读新闻是透过新闻叙事来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心理或文化的联系。新闻叙事的功能可能就是在满足大众某种心理需要,或是帮助大众完成某种心灵仪式。[5]56-259伊森斯塔特拍摄的《木偶戏表演》,许多孩子在怀着惊奇和兴奋的心情在观看表演,画面构图中充满了孩子们兴奋、紧张等面孔表情,给受众强烈的情感刺激,让受众仿佛也置身于现场之中。

同时,摄影图片也能最大限度地制造一种视觉快乐,图片叙事的文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式美的极致表现,从而给受众留下一种很强的观看体验。

2.能巧妙地表达叙述者的主观情感,便于叙述者传达意义,表现出一种叙事情怀

一幅反映自然灾害的力作《乌干达干旱的恶果》中摄取了皮包骨头的受灾儿童的小黑手无力地搭在一只丰润白晳的大人手上,通过特写镜头,构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使人能够充分了解到旱灾带给乌干达人民的痛苦,图片极具感染力。这种关切,已超过国家、民族、阶级的界线,升为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和探索。说到底,图片的叙事情怀就是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3.体现了叙事的个性化的内涵和风格,强化了人情味

抓拍是著名摄影师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布列松习作》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抓拍名作。图片表现了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图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地抓拍功夫。布列松看似随意的信手拈来,却是深入透彻地感应当前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愿望和精神状态的结果,并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整个图片充满少年情趣,受众在看到这幅图片后,会不由自主的被男孩那种情绪感染。

4.图片叙事带来的不仅是多元化的认知效果,更是一种新闻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方面,在一些“非正面报道”中,图片能够表达出人物在新闻事件中所爆发的人性张力与冲突,以“直面惨淡人生”的态度给予弱者以最大的同情和支持,为现实的真善美、假恶丑留下不动声色却又立场鲜明的叙述。

《我想见爸爸》这幅新闻图片是卞启武在陕西省铜川市国有陈家山煤矿发生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在事故现场抓拍的一张照片,遇难矿工王起财12岁的女儿和15岁的儿子欲进入事发现场祭奠,被警察组成的人墙所阻拦。图片中年幼孩子一袭白色孝服,悲痛欲绝地拉住警察的手,像是要诉说什么;而画面中的四名警察,尽管眼光方向不同,却都是面色凝重。叙述人并没有表达任何主观情感,但其所抓住的这个瞬间的表情却巧妙地表达了叙述人的情感。

这不再是以政治观念为标准的判断,而是基于最共通的人类感情所做出的选择。而且,在“非正面报道”中,这种对人性的尊重、理解、宽容更为强烈,这种态度实际上表现出图片叙事的一种悲天悯人的叙事情怀。

另一方面,图片以一种平民情怀关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细节与情趣,以朴素的视觉语言和赤诚的生活态度,消解了媒体的权威感,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情绪上的释放通道。

[1] 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Schramm W.The Nature of News[J].Journalism Quarterly,1999,26(03).

责任编辑:张彩云

G212.2

A

167128275(2010)0520127203

2010207210

郝丽(19812),女,安徽淮北人,淮北日报社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受众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