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对策

2010-08-15 00:45:07孙宁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学业大学生学校

孙宁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对策

孙宁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学业倦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社会发展有极大危害,而导致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着重就成因、影响因素、对策进行了讨论。

大学生;学业倦怠;对策

1.大学生学业倦怠的表现

1.1 情绪上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容易放弃努力,情绪上感到疲乏、沮丧和挫折,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厌倦和排斥心理。这种倦怠状态的持续可能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甚至导致退学,同时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1.2 行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逃避和退缩等不良行为处于学业倦怠的大学生,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出现逃课,不听课或上课睡觉等行为。逃避学习活动,对学校课业漠不关心。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漠不关心,或者有敌对心理,认为是别人导致自己的失败。由于这类人对学习及相关的活动没兴趣,更有可能形成打架、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习惯。

1.3 自我成就感降低学业倦怠会导致自我成就感降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评价的降低,有的甚至会否定自己所作的一切。即使一个对自己有很强信心的人,如果不能很好应对学习上的压力,也会慢慢耗尽自己的自信心,也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或失败,逐渐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产生负向的影响。

2.大学生学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客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学习任务超负荷。为了适应社会竞争,一方面,学校不断增加学习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社会对人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也给自身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大学生感到不能胜任当前的重荷,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行为上表现出与自己的学生身份的偏差,最终引发各种身心问题。第二,管理和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方法倾向于把学生看成是一种“黑箱”,采用灌输模式,没有创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更没有让学生独立学习的环境。在管理和教学方法上都显得过于刻板和没有创新和活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决策中也没有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问题解决,这使学生对过度教学缺乏控制感,从而导致对学校政策的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降低,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第三,人际关系失调。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失调是导致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同学和老师的冲突都会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态度和自我评价。在人际冲突中体验到挫折、失望、沮丧、厌恶等情绪,也可能导致逃避学习的行为。另外,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也减少了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第四,家庭期望、学校要求和学生自身追求三者冲突。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期望,许多学生害怕因为不能达到家庭要求而受到批评,而倍感压力。在校学生,一方面,不得不遵守学校要求;另一方面,对这些要求感到害怕甚至反感,这种冲突也让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了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与家庭期望及学校要求可能发生冲突,导致学生陷入迷茫中,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这种混沌状态也使学生对学习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第五,缺乏必要的支持。研究表明,学业倦怠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校对学生的过度要求,同时学校又缺乏必要的支持机制。在大部分高校,一方面,学校无视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生有过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没有建立较完善的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支持机制,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资源的支持,对学生课程选择指导的支持,对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行为缺乏支持。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扰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支持。

2.2 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如杨丽娴等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低;大一学生比二、三年级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少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三个年级学生比大四学生表现明显的低自我成就感;文科和理科学生在学业倦怠总体水平和情绪衰竭水平明显高于工科和医科学生,文科与术科学生比医科和工科学生有较多的行为不当,理科学生比医科和工科学生成就感低。可见,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和专业等对学生学业倦怠可能有影响。第二,个体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倦怠与本身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相关,具有某些不良人格特征,如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意象、自信心低,情绪的稳定性低、高焦虑以及外控信念低等的学生容易产生学业倦怠。Jacobs等对大学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关系研究也表明,个体积极的人格特征预测了低水平的学业倦怠;反之,消极的人格特征预测了高水平的学业倦怠。

3.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对策

3.1 为大学生创造健康、适宜的学习和发展环境。首先,建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学和管理机制。第一,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和有价值的课程和学科内容,让学生明确这些学科的性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同时要有高能力的教师通过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第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高质量和足够数量的教学资源。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过程。研究表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提高自我成就感和个体对学校的承诺,从而降低倦怠水平。因此,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可开展多种讨论会、研讨会及对问题解决的讨论等,让学生参与有兴趣的项目;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时允许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第四,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并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信服,防止学生间的不良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降低压力的消极结果和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因此,为了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系统,开展一系列心理导向活动来引导不同时期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预见性。

最后,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调整过高期望大学生肩负着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甚至是许多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此,父母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过高的期望和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进行沟通,在如何培养大学生成才上达成共识,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3.3 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学习,学会学习在认识到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意义和目标的基础上,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学习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并在实行计划的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坚定信心,进行有效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最终获得学业成功。

3.4 大学生要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有效地应付压力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冲突,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一是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身个性修养,锻炼坚强的意志。二是学生应该培养对同学对老师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要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1]杨丽娴,莲蓉.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

[2]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

[3]渠东玲.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与防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4]黄蓉生.思想道德修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唐文清,范会勇.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07(5).

[6]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学业倦怠的研究始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等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学业倦怠是一组综合症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对大学生学业倦怠这一现象引起重视,积极探讨预防和克服学业倦怠的策略。

孙宁(1982-),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0-01-19

猜你喜欢
学业大学生学校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35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