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峰
(湖州电力局,浙江 湖州 313100)
浅谈提高设备巡视的到位率*
李剑峰
(湖州电力局,浙江 湖州 313100)
配电线路日常运行维护中,设备巡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设备的巡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和缺陷.针对目前设备巡视到位率低、巡视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实践经验,为提高配电设备的巡视到位率提出对策和措施.
提高;设备;巡视;到位率
设备巡视是运行人员获取设备运行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设备的巡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和缺陷,为消除缺陷和转移负荷赢得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对外可靠供电.线路设备巡视到位率低、巡视质量不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心不强.个别巡视人员责任心不强,出现杆塔和设备漏检或漏项问题,使巡视效果以及手工填写的巡视记录难以准确反映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2)考核办法不科学.统计巡视到位率的计算没有科学依据,没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管理人员仅凭巡视记录对巡视人员进行考核,难以对巡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巡视数量作出准确、定性的评价.
针对上述巡视到位率低、巡视质量不高等问题,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明确责任,提高巡线人员的责任心.班组编制《供电营业所设备责任图》,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使每条线路都有固定的责任人负责.线路设备上的一切异常及缺陷可由该责任人协调办理.
(2)加强培训,提高巡线人员的业务水平.在班组内不断地开展技术培训,注意平时的经验积累,对一线职工的培训和学习要立足岗位,服务现场.通过培训,要求班组成员熟悉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参数,了解不同方式和不同负荷情况以及不同设备的运行规律,掌握设备运行工况的共性和差异,使班组成员可以利用“一看二听三摸四嗅五比较”的传统检查方法,及时有效地发现接头发热、声响异常、振动异常、气味异常、油位异常等非正常现场,并顺藤摸瓜地找出故障源,最终达到消除缺陷的目的.
(3)加大考核,增加巡线人员的工作压力.根据供电所的实际及局下发的《10kV配电线路工技术手册》等相关文件,供电所考评小组制定《配电线路巡视责任考核办法》,使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工作考评结果挂钩,使考评的小组不仅凭巡视记录对巡视人员进行考核,而且也可随即抽取一份资料到现场与实际对照,进行相对应的考核.
(4)强化管理,提高巡线人员的到位率.利用数码照相技术进行巡视,即给每个巡视小组(两人)配置一台数码照相机,第一张拍摄杆塔号,第二张拍摄杆塔型全貌,第三张拍摄线路缺陷,做到有缺必拍.巡视工作完成后,班组及时集中整理,填报缺陷报表,同时将数码相机交给班组技术员,由班组技术员对数码相片进行电脑输入和存档,再由所长及考评小组成员从电脑中逐张整理和查看是否所有杆塔已巡视到位、缺陷报表和实际缺陷是否相符、消缺检修工作是否按期完成,最后对数码相片进行分类存档.通过应用数码照相技术,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巡视到位率,增加了线路运行维护中的科技含量.湖州电力局经过半年多的使用推广,效果显著.一是巡视到位率显著提高;二是缺陷汇报准确率高;三是缺陷可塑性强.由于对每次巡视发现的缺陷进行了拍摄,工作人员对部分缺陷可依据照片进行分析,并及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了实地勘察费用.
通过采用输电线路GIS系统,它是结合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和掌上电脑功能的应用系统,实现掌上电脑移动采集数据信息,确保巡视到位、巡视记录填写全面、规范、准确、实时.巡线时,巡线人员只有把GPS手持机拿到指定的地点接收信号,得到的区域坐标点才会与电脑里的地图坐标相吻合.通过这个方法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检、漏检和错检问题,同时能使部门的管理层有效监督巡视人员的工作状态.GIS系统能实现巡线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保证巡线的到位率.两次科学技术更新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且一次比一次强.在考核中发现,第一次用数码相机巡视到位率为92%,而用GIS系统,其巡视到位率高达100%.
使用线路巡视牌,根据巡线计划供电所考评小组在线路杆塔上悬挂巡视牌(挂设地点及数量不通告,巡视牌临时固定在杆塔上,对地距离约3米),巡视人员发现此巡视牌,取下后上缴供电所.对未能按时交回巡视牌的个人,按《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中“巡线不到位每次扣2分”,即每缺一块巡视牌扣2分.
(5)补充数据,提高巡线人员的资料质量.利用GIS系统建立真实的设备台帐,台帐的内容包括:线路名称、电压等级、杆塔型号、档距、杆塔地点、接地形式、接地电阻、杆塔地理地貌情况、杆塔通道情况、杆塔基础、交跨越情况,以及线下有无修路、开山、取土等情况;设备附件记载:包括瓷瓶、避雷器、拉线、拉棒的数量、型号、位置、厂家、安装日期.巡视人员还利用数码相机对一些重要杆塔进行拍照,要求第一张拍塔头,在图片上要看得到绝缘子、导线排列方式等;第二张拍基础及四周的情况.这是一款图文并茂的台帐,它浓缩了此设备的全部内容,为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
[1]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供电分会.配电线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TM7
A
1009-1734(2010)S0-0236-02
2010-05-10
李剑峰,高级工,从事配电线路运行及检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