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畅
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固定资产处理上的比较
□文/邓畅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就《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而言,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正式实施,在固定资产方面,新所得税法与旧所得税法相比有一定的变化。本文通过比较准则与税法,分析二者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准则;税法;固定资产;比较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和处置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就目前而言,对企业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有利于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依法缴纳应交税款。依据新准则和新税法及其相关法规,就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有关差异简要比较如下:
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税法中所称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
可以发现,准则在总则部分,首先确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将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已出租的房屋、建筑物等,排除在固定资产的范围之外,归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而税法将房屋、建筑物没有再进行细化处理,一律归入固定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该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新税法则将初始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准则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针对某些特殊行业较高的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
税法则规定,纳税人固定资产的计价一般以原价为准,外购的固定资产以买价和支付的相关费用以及直接归属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两者比较,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准则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而税法仍然按照买价使用了企业的产品,能把企业产品的影响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依赖消费者购买产品来实现,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越多,企业的效益越好。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1]Webster,F.E.Jr.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ly Conscious Consume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5.2.
[2]Mohr,L.A.Deborah J.W.and Katherine E H Do Consumers Expect Companies To Be Social ly Responsible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Buying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1.35.
[3]Drumw right,M.E.Company Advertising with a Social Dimension:The Role of Noneconomic Criteria[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
[4]Creyer,E.H.and W.T Ross.The Influence of Firm Behavior on Purchase In-
tention:Do Consumers Real ly Care About Business Eth-ics[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7.14.
[5]Mohr,Lois A.and Deborah J Webb.The Ef fe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ice on Consumer Responses[J]. Journal of Consumer Af fairs,2005.39.
[6]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福建:厦门大学,2005.
[7]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