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2010-08-15 00:43:56谢眺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自然界感性异化

谢眺眺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湖州 313000)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谢眺眺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湖州 31300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应注重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深刻的理论根据,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文明阶段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人化自然、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统一等重要思想。其中蕴含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在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文明;异化劳动;人化自然;自然科学;关于人的科学

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是世界性的发展难题,追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困境,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应注重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深刻的理论根据,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

(一)从异化劳动的三个规定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三个规定:(1)“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异己的与他敌对的世界——的关系,这是物的异化”[1](P271)。(2)“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这是自我异化”[1](P271)。(3)由前两个异化劳动的规定推出人的类生活的异化。“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P272-273)在这三个规定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许多重要观点。

第一,自然界为人提供劳动对象和生存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它在两个意义上体现出来,自然界一方面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存在的手段。”[1](P269)但由于劳动的异化,工人自己的劳动产品成为异己的对象,劳动的对象化即劳动的实现却使他们越来越失去生活资料和生存资料,工人也就越来越失去自然界,失去生存和劳动的资料,自然界也越来越被异化而与人对立。

第二,人是靠劳动与自然界相联系的。但劳动这种实践的人的活动在其过程中却成为“外在的东西,不属于他的本质,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P270-271)这样的劳动过程使人的机能只剩下动物的机能,“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1](P271),这样的人不称其为真正的人,是失去人身自由、失去人格尊严的人。这种劳动过程的异化正是劳动产品异化的能动方面,它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界对立的深层原因。

第三,人与自然界本身是统一的。“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P272)正是人的类生活比动物的类生活更具有普遍性,所以人赖以生活的自然的范围就更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自然界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自然界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它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从实践领域来说,自然界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的普遍性使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P272)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由于异化劳动使类同人相异化,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因此自然界与人的直接统一关系被异化、对立化,自然界也只是成为谋求个人生活的手段,失去了与人类生活的统一性。

(二)人化自然的概念和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人化自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自然和在人的视野中的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类特性、类生活的展示和实现,是对人这种类存在物之类特性的全面体现。“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P273),这种活动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展开,它使人与自然界关系无比丰富。

第一,人的意识、理性使人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使人以特有的方式把握自然界和人自身,使人化自然得以可能。“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P273)这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及人化自然得以可能的根源。

第二,人通过实践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使人化自然得以实现。“人的有意识性使人的生产具有全面性,使人从事不受肉体需要支配的真正的生产,使人得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使人可以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使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273-274)正是这种生产活动使自然界打上人的实践的烙印,使人化自然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类特性得以实现。

第三,人化自然、人的本质力量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即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它的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的统一,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1](P306)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发展到工业时代,工业的实践活动使人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的属人本质都得以丰富,工业是自然界与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P306)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在这本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中以感性的方式得以呈现出来的。

(三)从关于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统一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关于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来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其基础是感性、自然界,在论证科学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丰富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第一,“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1](P308)“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的物质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说生活还有别的什么基础,科学还有别的什么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P307)“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P308)自然史先于人类史,人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生成了人,人才开始人类史,也开始了崭新的自然史,自然史与人类史开始了新的统一过程。

第二,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的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的对象。“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因为直接的感性自然界,对人来说直接是人的感性(这是同一个说法),直接是另一个对他来说感性地存在着的人;因为他自己的感性,只有通过别人,才对他本身来说是人的感性。”“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而那些特殊的、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一般自然界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1](P308)因此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就像自然与人的关系一样是统一的。

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的现实为背景的,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私有制同资本、劳动和土地三者的分离之间的本质联系为主要内容的。虽然批判针对的是以工业文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其中揭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重要思想对于我们认识、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建设生态文明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第一,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世界统治造成的异化劳动,寻求实现人的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建设生态文明。资本渗透、增殖、统治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私有制的生存发展之道,资本、劳动、土地的分离及造成的异化劳动的本质没有改变,这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在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生活的异化中人越来越失去自然界、失去自身的价值、失去与自然的统一。当今世界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占用大量资源,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向后发展或不发达国家以谋取经济和政治利益,却推卸相应的责任,这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然而批判并不是纯粹地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及文明的进步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展现,它为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所积累的条件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能提供的,即使是以异化的形式完成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那里人的价值、尊严得以真正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得以促进。①可进一步参考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生态文明论》(理论新视野丛书)一书,此书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视角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是“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分析了“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必须要克服四个难题:(1)如何对待资本——既要利用又应限制;(2)如何对待科技——既要发展又应驾驭;(3)如何组织生产——既要扩大又应改变;(4)如何组织消费——既要刺激又应引导;此外还进一步考察分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如“透过人与自然的冲突去分析和解决人与人的冲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与创建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相结合”、“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这些启示对于我们认识生态文明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必须在社会历史活动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对当代以工业文明推动的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明确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在于改造自然,在于人的理性、意识的自觉性,在于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使我们人类反思对待自然的方式,更好地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性、丰富性全部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活动中展开、实现,此过程不仅使自然得以改变而具有属人性,也使人的本质得以体现并不断丰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文明及实践特征既充实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又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和人的发展程度,工业的意义在这两方面都得以展现,这是不容置疑的,否定它就是否定历史、否定人类发展的自然过程和权利,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不在于工业本身,而是由现实的人(或共同体、国家)所选择的发展工业的方式、理念、途径及物质利益驱动下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所造成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改造自然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改造”绝不是简单地“开发利用”自然,在本质上也具有“保护治理”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含义和要求,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深层地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这正是生态文明应有的题中之义。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其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决定了人类能够反思自己的类生活,具有反思批判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的能力,“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平等的道德原则扩展到人与非人存在物的关系之中,我们所要建立的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只不过是人类自身通过反思而自觉提出的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这种关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人类自觉构建的,这恰好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智慧和求善的本性,人类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改造自然、创新新的物质世界的层面,而且还应该充分体现在对自然原始生态的的保护和维护上,充分体现在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合适尺度的把握上,以及培养人对自然的道德意识和更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上”[2](P10),人类凭借自己的本质力量是可以为自身立法的,可以将“原先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用以自觉制约人的行为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德性,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2](P7),为自身确立善待自然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培养善待自然的德性能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拥有坚实的道德基础,这是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

第三,基于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人作为类存在物,应从人类整体的角度营造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关系,对自然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判断,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有效的行动。人是以类存在物的形式与自然界相联系的,人的生命活动、生产活动都以类的特性进行着,因此人类整体才是与自然统一的主体,而不是个体人、部分人、社群或国家,人类共同体的共同命运首次在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呈现出来,这点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已成共识,但就其实施的难度而言也正验证了不同利益主体没有从类整体的角度对待自然。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失去自然界也就是失去了人类自身,人类应以人类整体利益和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来理解、评价自然,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相互合作力争采取共同的有效的行动。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各个国家或社群组织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努力,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从自身做起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为改善全球生态状况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也是不可替代的。

第四,为我们正确对待各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如“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的理论提供了帮助。“中心论”的提法和思维方式本身是应被批判的,人类、非人生命物及非生命物作为整个自然的不同组成部分,共构自然共处于自然中,以不同的形式和意义存在,它们的内在联系非常复杂,很难说谁就是中心,“中心论”直接以人类或非人类的存在物为中心实际上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化、抽象化了,没有真正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在现当代表现为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实现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将自然界作为实现自己利益需要可任意利用的手段、工具,从而失去了自然对于人类的丰富性及人与自然持续共存的可能性。其实,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所研发、利用不能仅限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科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利于人们的生活,这是完全可能的①如美国华盛顿市新近推出的“太阳能助力自行车分享计划”,为减少驾汽车上下班造成的尾气排放污染、改善交通拥挤状况,该市推出太阳能助力自行车供市民使用,半小时内免费使用,超出半小时适当收取少量租金,该分享计划效果明显,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它们共同说明了科技可以运用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也可以为人们造福。。“非人类中心”强调非人存在物的价值和权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部分行为作出限制,贬低了人的本质力量及其价值,但其中体现生命平等、尊重生命权利、维护生态平衡的呼吁正是当今人类生存发展困境下所诉求的。我们应以人类为根本或以人为本,抛弃“中心论”思维方式,以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为前提,在人类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

第五,批判“理性崇拜”、“唯科学主义”,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创造条件。西方近代理性启蒙运动将理性由神学领域拉回到人类自身,是一次理性解放运动,主张回归自然,注重人性、人权、人的自然法权利,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人对自然的认识、研究、探索、改造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尤其是几次工业革命充分展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但由此却将理性置于顶礼膜拜之境地,确立了由自然科学发展推动的科学技术在一切领域的话语权,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数学应用及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要求非自然科学及非科学的认识与研究活动,追求绝对确定性,将人文社会领域的复杂性简单化、抽象化,缺少对非理性因素、人文精神、科学精神①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科学知识、研究方法上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明显差别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然而在科学精神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高度契合、一致和统一的。重要性的重视,这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者都无法健康发展。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使我们认识到一切科学的基础在于感性、在于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正是感性、自然界不断丰富的过程,人的本质也在此过程中得以丰富,因此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也将不断丰富,所有这些都统一于同一个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来的一个人类文明形态,必定是一个长期的文明阶段和过程,需要人类整体共同的努力来营造,作为构成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社会群体、地区、国家、国际组织,对此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这既是为了保障个体的人生存发展的权利,也是为了使整个人类及其生存发展于其中的地球更加美好、繁荣。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徐宗良.为何要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5(6).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s the key issue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ll-around,coordinat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phasized in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We should attach impo rtance to the surve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cour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only on the basisof w hich can we p 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 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point.In The D raf t of Econom ics Philosophy in 1844,M arx offers us a scientific and p rofound theory to deep ly understand and surve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a rich theo retical recour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t p resent.The D raft,through the criticism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 the civilization stages,puts forward such important thoughts as alienation labor,humanized nature,the unific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st science.In The Draft,we can find many classic expositions concerning human and nature,w hich still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critic significance in the p resent tense realistic situation to imp 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Key words:The D raft of Econom ics Philosophy in 1844;ecological civilization;alienation labo r;humanized nature;natural science;humanist science

[责任编辑 杨 敏]

Marx’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D raft of Econom ics Philosophy in 1844

XIE Tiao-tiao
(Huzhou M 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CPC,Huzhou 313000,China)

A 81

A

1009-1734(2010)06-0066-05

2010-11-20

谢眺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自然界感性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 01:58:44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界的一秒钟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例说“自然界的水”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学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