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迎霜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信息职能,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是图书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图书馆不是一般的文献收藏单位,而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工作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高校中的师资队伍是一群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体,他们学术水平高,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他们需要大量反映学科前沿的文献及资料。大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因此,他们除学习并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阅读大量学术价值高的文化经典,欣赏价值高的文学艺术名著,培养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需求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把服务对象的广泛需求与读者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按照现代化图书馆工作规律,利用现代化设施,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创造性工作。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学术性表现在:(1)图书馆通过对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科学合理的整理和准确快捷的提供来参与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对文献的加工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知识的序化过程。需要图书馆员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平,而其工作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最后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2)由于高等院校中的读者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甚至是非常专业化的学术人员,向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做好“为人找书”的工作,就必须对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行为规律,甚至对读者研究的专业领域,有一定把握。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作为支撑。特别是引导阅读、参考咨询,跟踪服务工作更体现了学术性内涵。
高校图书馆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搜集、科学整理,其最终目的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服务意识必须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离开了为教学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其学术性也就无以发挥和体现。高校图书馆应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为物质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工作手段,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和高效率的工作为要求,向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情报服务。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积极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意向和愿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培养发展的结果。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辅导。例如,推荐课外优秀书刊、举办专题讲座等,经常宣传介绍国内外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事例,以此激发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创造激情,强化大学生渴望自己能在创新上有所作为,成为创新主体的意识和能力,开发大学生智慧的潜能。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课外自学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在图书馆里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比上课用的要多得多。有些学生对学习中问题的解答,不满足于老师和课本的结论,经常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而高校图书馆既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教会大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高校图书馆所进行的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丰富、更有效。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法代替的优势和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的宝库,它所收藏的文献,在学科特点、学术价值和专业范围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并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不仅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需要。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并且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拓展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成为大学生须臾不可离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堪称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迈向成功的阶梯。
大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探索者。他们除了接受课堂教育外,还必须不断进行探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期获取最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可选择性,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所选择地进行深造和提高。这样一种独立自主、兴味浓厚的探索,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个性特征,挖掘与发展自身的潜能,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图书馆将以自身独有的文化环境,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基地。
信息能力即人们从事信息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一般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等。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主战场。要让大学生读者充分利用文献信息,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方法,如开展咨询工作、介绍怎样利用工具书、辅导使用各种目录、举办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讲座等,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从而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获取书本知识和网络学术资源的方法,指导大学生学会在信息时代对包罗万象的知识加以选择、消化、吸收,变成自己实实在在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终身受益。总之,培养大学生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不仅充分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不仅学会获取利用书本知识,而且还学会在实践中、在网络上获取利用文献资源,成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高校图书馆要解放思想,改变“重藏轻用”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切服务工作要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以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以读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快乐。把“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变藏为用”作为一种工作准则,自觉主动地为读者服务。针对读者的需要,馆员应主动地深入调查研究,包括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常用图书类别等,找出读者的普遍性和倾向性,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对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可提供特色服务、专题服务,或是变一次性服务为跟踪式动态服务,架起读者与图书之间的桥梁,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满意度将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实现馆内计算机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远程联机检索,通过网络互通有无,重组馆藏,实现图书资料网上采购和联机编目;通过图书馆各子系统数据,了解馆藏情况、核心书刊配置情况以及文献流通使用情况等等。加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建库应结合本馆文献来进行,只有建立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图书馆才能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充分开发利用,才能使现代化各系统产生较大的服务效益,从而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先,对新生开展图书馆普及教育。每学年新生入学后,按院系举办“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向学生印发图书馆使用指南。制作《怎样利用图书馆》的录像或多媒体光盘,让讲座把传统的课堂教授法和参观讲解法融合一体。通过介绍图书馆舍建筑,藏书分布、图书分类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
其次,开好文献检索课。为培养大学生的检索技能,根据不同的专业,为学生开设相应的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与专业有关的检索知识,注重发展学生检索、分析、综合、评价知识的能力,改进教学手段,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特别增加实习课时间,让学生感到这门课的实用性。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课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种检索工具,为将来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第三,开展现代信息检索手段的培训。随着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掌握显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图书馆的书目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还是进入互联网利用网上资源,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图书馆可利用电子阅览室的机器设备,免费为读者开设“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训”讲座,向读者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多媒体阅览、上网检索等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和上机指导。这样读者很快就能掌握各种现代的信息检索技术,对他们在大学期间多途径汲取知识,扩宽知识面,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应帮助学生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帮助学生在图书馆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养成各种良好的品质。信息咨询部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例如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读书会、图片展览以及开辟读者园地等,其内容既可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总结他们取得的成功经验,也可交流师生自学与从事科研的心得体会,使师生受到启发,从而创造出重大业绩。
21世纪的图书馆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中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整天与读者打交道,其一言一行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教育外,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要勇于打破旧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使自己知识结构新型化、思维方法科学化、工作技能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2]康忠民.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图书馆论坛,2001,(1).
[3]刘玉梅,叶顺晴.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4).
[4]张磊.创新教育与高校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
[5]计国君.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创新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