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琼 刘玉强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影响,生源复杂,层次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两极分化严重。一些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中学时英语教学条件较好,语言基础相对扎实,可以完全适应教师用全英文组织的课堂活动;而另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相对差一些,有些甚至从未听过英语磁带,即使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他们也听不明白,不能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统一教学目的、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是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许多院校利用“分层教学”,尽可能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地去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使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就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很多实践案例表明,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英语教学有效性视角出发,对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其中有显性分层和隐形分层,即有由“单个模式训练学生”到“多个模式训练学生”的过渡,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课堂教学要面临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这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思想,首先,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即“i+1”集中体现了循序渐进观点,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如何获得知识,即侧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也就是所谓的“knowing how”,为探讨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再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B.S.Bloom上世纪70年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Mastery Learning)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最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是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四个学期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二学生进行了显性分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全国应用能力考试A级成绩及学生意愿,将2005、2006级各专业学生分为两大层次:快班(A层)和慢班(B层)。A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2.目标分层
对A、B两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B层学生的培养主要着眼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掌握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并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针对A班学生,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其知识面的拓宽、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并能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水平。
虽然两个层次的学生都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并有配套的综合训练与自测,泛读教材、授课进度也相同,但在教学内容深度上有所区别。A层教学班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多,适当扩大知识面,增加练习量,对学生要求要提高。在正常授课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B层教学班以基础为主,即以讲授基本语法、词汇为基石,注重扎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提高;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大补差力度,从基础语音补起,多反复,多练习,多检查,多督促,常反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逐步向A级考试的目标靠拢,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基本方式针对学生不同基础,把传统的和现行的各种教学法加以灵活运用。这就需要一系列能够区别对待不同程度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方法。一切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并能充分体现英语教学有效性效的方法,都是好方法,这样的好方法多种多样,极为丰富。重要的是教师要明智地选择和灵活地运用,为每一类学生消化不同的内容提供切实有效的具体方法,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4.分层教学的效果评价
我们分层教学课题小组就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关问题向有关学生和教师做过各种调查,如召开师生座谈会、展开问卷调查、收集教师的教后记,发现有85%学生赞同分层教学;80%教师认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利于课堂组织。
然而,在此次教学改革中,只是进行了学生和目标分层,教材和评价均未分层,虽然教授A层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新加了很多内容,但由于授课班级大、课时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分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样,本校的分层教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比如学生管理方面,尤其是慢班学生的心理落差也显现出来。
因此,改进分层教学的办法被提了出来,即隐性分层教学,也就是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班级内,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在教学内容、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区分,相对于“走班制”来比较隐性,从表面看,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不同层次学生在一起学习,有助于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隐性分层教学就克服了分班分层教学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慢班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杜绝了马太效应的产生。同时,隐性分层教学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大的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能产生更大的效益。但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本身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语言学大师Chomsky认为要掌握好一种语言,不仅有要强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语用能力和实践运用语力。就高职教育而言,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57号文件《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并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这一要求将高职和高专的英语教学统一到“基本要求”的轨道上来,从而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指明了的方向。
因此,专家学者以及在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老师们纷纷提出了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譬如ESP模式,3s模式,“四位一体”模式。其中,ESP模式最受推崇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模式,即“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甚至有些学生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但让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进行日常对话或翻译一份与专业相关的文献却都很难,原因还是在于所学非所用。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主要的是为了能为自己将来工作服务,因此ESP就凸显其重要性了。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却不容乐观,基本上是英语教师不懂专业,而专业教师只懂专业。因此,要真正让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到实处,首先,应从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入手,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创新能力。这就需要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合作,专业教师协助英语教师教学,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讲座或辅导,英语教师随堂听专业教师授课,从中获取并了解学生所学的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其次,在专业英语教材上下功夫。再次,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创新。最后,还要注意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的关系。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是专业英语知识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更大的提高。正如Wilkins指出的,“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这样,高职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有效性的最大提高,并获取最大的效益。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ESP模式和分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分层教学模式作为ESP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学生入校的第一年就是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专业英语课程作为第二阶段的教学任务,在这一阶段进行分层教学。原因在于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且在二年级下学期见习、三年级顶岗实习当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样教学有效性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单一模式训练学生”向“多个模式适应学生”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英语学习更加轻松,课堂教学更加容易,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有效地形成了“不同起点,分别进步”的局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而ESP模式,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从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到全面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教学模式也将外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与某职业范畴或学科领域紧密相关。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chool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td.,1982.
[2]陈琳霞.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3]Bloom,B.S.Innocence in education[J].School Review,1972.
[4]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5]张雪梅.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5).
[6]宁天舒.高职ESP中的跨学科合作教学[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4).
[7]Wilkins P.Notional Syllabu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8]Gardner,R.& 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