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际珍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520)
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高等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再也不是以前的“天之娇子”,大学生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找出这些原因并有所作为是高校应有的责任。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有新增611万大学生就业,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裁员或不进新人。这一增一减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俞加严峻,引起了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有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和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
1.就业岗位供求总量的矛盾。经济的增长提供的就业岗位如果赶不上就业人口的增长,就会导致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这是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2008年GDP增长10%,新增岗位700万,减员300万,总供给1000万,毕业生600万,城镇需就业人员约2000万。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作为新增劳动力的大学生人数又在逐年不断增加。而从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很多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有的倒闭,有的裁员,一些已经公开公布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竟然宣布取消招聘计划,如家乐福(中国)总部通知全国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取消。这样导致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2.供求结构的矛盾。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供应4000万,需求6000万,差2000万(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第一产业缺口218万,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由于教育相对于市场的局限性,人才的培养总是会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新职业的出现等都会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教育往往是事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和制定培养计划,对已经不符合市场需要或培养规模超过市场需求的专业不能立即发现并撤消。因此出现有的职业没人就,而有人又没业就。
3.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高校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及中东部地区,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及西部地区培养人才较少,且由于地理和社会观念差异,大城市、中东部的高校毕业生又不愿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人才都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导致人才就业拥挤现象。
4.企业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愿要有工作经验的职员加盟,导致应届毕业生被排挤的现象。应届毕业生往往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且成长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而有的企业从经济效益出发往往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
1.学生就业观念难转变,期望值过高,对自身定位不合理。首先是地域上,据调查:77.4%的学生希望在城市,45.5%的希望在沿海地区,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则只能容纳全国应届毕业生的54.1%。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85%以上都在广州、深圳、珠海和珠三角地区就业,而在粤东、粤西、粤北就业的人数在15%以下,其它广东的高校也差不多,由此可见一斑。其次是行业上,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近几年,报考国家公务员可称得上是最热门的考试,有的岗位只有一两个,却有上千人报考,如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招干部人事管理2名,有7914人报考,竞争比例为0.02%;中直机关工委招正科以下干部2人,有2580人报考,竞争比例为0.07%。在选择企业时也是首选大型效益好的企业,不愿去小型的民营企业及私营企业。在薪酬方面,据调查,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大多在1500-3000之间,而用人单位愿开出的薪酬大多在1000-2500之间,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就业心态方面,学生希望一步到位,宁愿花长时间找到好单位,也不愿意将就。
2.学生对职业、职场了解不够,求职过程中盲目化。当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对社会的职业环境了解甚少,对自已的未来没有职业规划。据调查,对企业涉及的相关行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非常了解的仅占6.1%,了解一点的占56.8%;对选择什么单位最适合自己非常了解的占5.4%,一点都不了解的占51.5%,学生往往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开始盲目地投简历、找工作。
3.学生职业能力低,与用人单位所需不相吻合。职业能力是从事某项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技能,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工作绩效的高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是我国这种“应试教育”的本质没有改变,“只要学习好,就是优秀的”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造成了学生从小就只抓学习成绩,一切以学习为重,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许多大学也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低。
4.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高校兴起,大学以前的教育很少涉及这些,只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今后的职业发展,但这也只是一种最初的、简单的职业思考而已,而且很多都是家长代办的。大一、大二的学生绝大部分也还未考虑职业生涯的发展问题,到了大三才在校方的推动下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情,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意识已是不争的事实,可喜的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重视程度和资源支持上还不够。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他们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竞争力、较大的发展潜力、有不同的学历专业、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就业预期非理性化。针对他们的特征和当前就业困难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指导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已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宜安排在大一、大二时期,那么学生在就业前还有时间为自已充电和作准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了自已,才能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测试是自我了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GATB能力倾向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等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已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价值取向,知道自已的长处和不足在哪里,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到有的放矢,一步步实现目标。其次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让学生认识社会职业的种类、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以及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懂得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已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普及每一位大学生而不能仅是作为高校公选课开设,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通过举办就业形势讲座、求职经验交流、与用人单位合作举办宣讲会等形式,端正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应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对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高质量就业,对目前就业困难的学生鼓励到基层、中小型企业和就业竞争较弱的偏远地区就业,对有创业条件的学生鼓励自主创业等。学生有了正确的就业观,就不会出现大批“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急躁焦虑、缺乏自信、临阵怯场、患得患失等各种心理障碍,影响他们顺利就业,因此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强择业的心理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心理的承受力,特别是家庭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适当提供经济上的援助,维护学生的安全和保持高校的稳定。
就业技巧的培训是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途径、招聘程序、简历制作和面试礼仪等一些常识,能使其在求职应试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而不至于临阵胆怯。除了从理论上指导以外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等实际体验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的求职群体要进行分类指导,如对考研的学生应进行升学指导,对考公务员的学生应进行公务员应试指导,对想出国深造的进行出国留学指导,对自主创业的应进行创业指导等等,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当然,求职过程中主要是看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就业技巧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要想成功就业主要还需要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就业问题虽然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但高校作为劳动力的培养者和提供者,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可以主动地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如与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对口培养人才、建立就业信息网站、联系用人单位举行招聘会、与人才需求较旺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动校友和教师推荐毕业生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程良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训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