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东 李 咏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教育只有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纲要”始终把教育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使各层次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就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在“规划纲要”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中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要更加合理。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优化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才能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例如,现在社会人力资源供求市场上最缺的是技术型人才,比如车工、铣工、钳工等,一般专科或中专层次就可以满足;就不一定都需要本科生或更高层次的人才,而且所谓本科或以上层次也没有开设上述相应的专业;所以说目前存在这种现象,那就是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火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许多高等学校都走上了一条研究型学校的路子,更新办学理念与优化教育结构的速度严重滞后导致人才市场供需脱节,这种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便出现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即知识失业,一般又叫做知识性劳动力失业,这种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接踵而来的情况便是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不是一句空话,高等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应积极顺应国家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政策,进一步有前瞻性、全局性地优化完善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整体规划教学计划和调整专业结构;根据相关专业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如何“与时俱进”地定好位,明确“办学宗旨”、“奋斗目标”,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培养“知识失业”的毕业生的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规划纲要”中讲到了德育的内容,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广泛掌握知识和学会一种学习方法要比掌握一门专业知识重要得多;切实做到知识结构的优化,社会实践的丰富,能力培养的强化,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笔者认为,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情,很必要。前些年,笔者带队参加了“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医学生暑期医疗扶贫体验行动”进行了医疗卫生宣传、体格检查、免费医疗、特殊病历采集等等,学生们回来后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医疗扶贫之行,让他们真正明白了医学生该学些什么,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这里要指出的是,实践不仅指的是简单的暑期实践,平时的课程也应该有实践。高校应大力提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把日常的品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良好品德,什么是不好品德,应该如何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义务,清楚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进而品格优良的好公民。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才是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亦是制定“规划纲要”的初衷。
“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包括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等等。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实行特殊政策、建立学生资助体系来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这些都是针对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下存在的不公平提出的解决办法。所以说教育公平不只是一个伦理观念,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故教育公平也是民生问题,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又是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要有理性的态度,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不能超越教育发展的现实,也不能脱离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不能脱离教育改革的大环境。“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的要求,也就是要通过不断改革逐步接近教育公平这一目标。
高等学校要以学生为本,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家长把孩子送进大学,但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对学生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如何做到真正以学生为本,不管是在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在构建整个育人环境方面,大家都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
之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多处提到教育问题,不仅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今的“规划纲要”出台,也充分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百年树人的长远眼光,不能仅着眼于眼前得失,要有一个允许科学研究失败的宽容、平和的教育管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急功近利只能是引鸩止渴,使高等教育走入死胡同。某些高等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办学质量,今天到美国去交流,明天去参加什么重点大学的培训,把一些先进的东西或经验不加以论证就应用进来,严重脱离了实际。更有甚者,只简单地看成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或者是出了多少教学名师,出了多少精品课程,用一些表面上的数据来接受评价;汇报会上就知道一味地强调自己“改革成果”。这些都是教学的失败。
“大学总是体现了这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还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的使命”。现在我们培养大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培养好个人的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一样重要。大学办学首要认识到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了学生们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应该把学生人格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要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来考虑怎么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知行合一”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