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丽 坤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郝 丽 坤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小学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现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理念、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亟需从更新理念、开发多样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实施方式、完善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
新课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中小学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掌握与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课程改革中成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行为,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课程改革交给自己的重任,其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但传统的继续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病,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在理念、内容、实施等许多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而现行的继续教育却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消费者,还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传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几乎完全忽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灌输和学科知识的更新,而比较轻视教学理念的传授、教学技艺的增长、协作精神的培养、思想素质的进步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存在年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对培训的需求自然也不一样,培训单位没有在培训前对学员的整体情况做调查,而是不分差异地编排在一起“一锅烩”,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大大挫伤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降低了培训的实效性。
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是在倡导先进、科学教育观念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种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比如,培训的目的本是培养受训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理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本是提倡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造的教育理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本是要提倡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教育理念,但培训本身却不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等等。这种表里不一的培训,不仅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反而成为强化教师错误教育理念的范式。现行中小学继续教育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目前还局限于集中小学习、大讲座、大报告、大课堂的以往培训形式。并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传授轻探究、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的现象,较少顾及中小学教师的兴趣倾向和心理需求,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有效发挥,潜能难以拓展。这种单一的、僵化的培训方式,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学培训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来参加培训常常是带着问题来的,教师在培训中关注的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解决,从而通过问题的解决来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说,教师参与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遇到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寻求解答的过程。但是现有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理论知识,而对于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际问题关注不够,尤其是未能开发出符合当前中小学教改实际和学员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这使得现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仍然比较注重“预成性资源”,而对“生成性资源”的课程开发重视不够,导致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中小学教改和学员实际的问题,以至于不少教师觉得参加培训的意义不大[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是推动教师提升业务素质、不断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
新课改溶入了新的教育理念,继续教育是让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尽快被教师理解和接受的重要途径。新课改背景下,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按照科学的教育观来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一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摈弃“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安排”,“上课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观点,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应积极倡导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二是树立“科研型”教师的培训观。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研究,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必须着眼于教师角色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来设计课程,积极推动这种转变。三是倡导“终身学习”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突显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这就客观上使得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成为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一个长期过程[2]。因此,继续教育要引导教师认识到,阶段性的教育培训只是提升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和示范者,成为学习型社会的积极实践者和推动者。
现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大多是普通高校教育课程的重复,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中小学教师的自身需要,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满足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应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师德修养、知识更新拓展、现代教育技术、文化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科研等[3]。另外,还要考虑到一线教师的特点,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存有很多源于实际教学的问题和困惑,希望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注意到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注重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困惑。
丰富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应实施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专题课、示范课、研讨活动与自己“做课”相结合;灵活运用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反思性教学、案例式教学、实验教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课题研究式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学习方式[4]。要注重培训人和中小学教师的互动交流,让培训人与教师、同行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要注重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的研讨中提高自己。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是应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更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生动实践,是教师终身教育、终身发展、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成熟的重要保障。为此,改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亟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课程评估机制[5]。一方面,积极推进评估主体多元化。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外,进一步扩大范围,将在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工作中具有原则性的专家吸收进来参与评价。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程体系的目标设计层次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在价值,课程最终能否满足中小学效果等方面,细化分解成若干个要素,并科学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确定,建立具有开放性且能够量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将评价机制贯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1] 孙圣和.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91-92.
[2] 康淑聪,梁建业,王敏.以全新理念改进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J].阴山学刊,2008(4):112-115.
[3] 金红英.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7(11):18-19.
[4] 罗富荣,何开惠.对中学教师研培方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7(6):56.
[5] 王敬,周亚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高教论坛,2009(7):69-71.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in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O Li-kun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ing has set new demands to teachers’quality. However, the current further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ideas,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Therefore, there is a urgent need to renew the educational ideas, develop various curriculum resources, enrich the form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erfect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New Curriculu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G451.2
A
1673-2065(2010)05-0111-03
2010-06-05
郝丽坤(1981-),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研究生.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