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琳 姚 桦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1]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创新,可见,教学评价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众所周知,考试依旧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因此,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对现存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1.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单一。目前高校在大多考试试卷中,使用的题型多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计算题等可以简单作答的题,考记忆性的东西较多,而且试题的答案是唯一的,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题、应用题、给材料辨析题等需要花费心思去出的题型很少,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也少。这种考试方式忽略了课程性质与特点,对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能力较难考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考试内容僵化。考试内容涵盖面窄,且只局限于教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教材本身(编写、出版、发行)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这势必要求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考试内容选取上,虽然主要依靠教材,但不应局限于教材。但实际情况仍然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2]。考试时再照本宣科地在年复一年、似曾相识的主客观题型上重复记忆那不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概念和笔记。这同时也造成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仅仅靠临考前强化记忆,临时突击。导致学生期末忙于应付考试,有的甚至作弊,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
3.考试时间集中,学生的考试压力太大。高校的课程考试一般集中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学生每到期末有六七门课程要考试,有时甚至更多。而且考试的成绩被看成衡量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量化体现,所以学校常常在评优、评奖学金、入党、保研等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上与成绩挂钩。学生走出校园之际,学习成绩往往还成为用人单位是否接受求职者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使得学生在期末时考试压力大。
4.没有体现考试的反馈功能。考试对于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课程结束的标志。很少有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做出评价,并反馈给学生;学生也只关心考试成绩,很少通过考试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今后学习,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师根据考试结果总结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考试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难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功能被弱化了。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评价标准。考试制度改革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考试观。自有科举考试以来,考试就始终作为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指引下,高等教育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也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考试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实践证明: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中知识起到的作用不超过60%,更重要的40%是由综合素质促就的[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掌握技艺的准确与熟练为标准评量、选拔人才的传统观念,树立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评量、选拔人才,督导教学双方的教育目标[2]。从中渗透知识经济与我国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创新,并使得他们懂得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单纯接受知识本身的积累更为重要。
2.改变考试方式,缓解学生考试压力。改革形式单一的考试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考试方式一般划分为三类:面试、笔试与综合考试。不同的考试形式各有利弊,不同的学科应采取的考试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为了切实掌握规定的定理、公式,对后续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类专业基础课就仍可采用标准化考试,只要条件允许,还可以实行教考分离,以提高考试检验教学质量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大学英语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英语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始终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试也宜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计算机文化基础可采取笔试加上实践操作的方式。专业课或跨学科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发展中的学科,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对理论、方法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应提倡开卷考试、写小论文、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报告等形式。公共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宜采取小论文形式对课程进行考评,也可以把学生论文放到班级中让学生评定成绩,这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不应以“一卷定乾坤”,而应重视过程监控,将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与期末成绩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评定最终成绩,以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只要课程安排允许,还可以把一些课程放在学期中后期考试,以免学生在期末时考试过于集中,缓解学生期末时的考试压力,这样对减少学生舞弊也有一定的作用。
3.丰富考试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今知识日新月异,固有的知识总是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要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而要终身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对学科、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体现综合能力的考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现今信息化时代,学会学习、学会归纳、学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考试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变通,以迎合学科发展与思维创新的要求。考试内容作为测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应当更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于学生来说,应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题、应用题、给材料辨析题等题型,才能了解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当今热点问题,也应在考卷中有所体现,不求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求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促进学生多了解课外知识,增进对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能力。
4.增强考试反馈功能,促进教学双方沟通。考试应对教学双方都有反馈的作用。通过考试,教师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利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教师在考试后应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进行考试后的分析,将考试结果和预期目标相对照,可以检查结果和期望值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学中成功的部分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改进措施,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修订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等。教师还应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充分了解,以利发扬成绩,找出差距,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习不断进步。
1.考试改革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考试改革要与教学目标、培养计划相符,要根据培养计划来进行考试改革,要明确学生在大学期间应了解哪些专业知识,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所主要从事的工作对学生的要求等,这样才能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2.学校应颁布新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教师进行考试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实际工作量也加大了。因此,学校要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比如对进行考试改革的教师多计算工作量,评优、考核的时候优先照顾,而且对真正进行的考试改革不要进行太多的行政干预,给教师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3.应对考试改革进行有效监督。考试改革也要有有效的监督,以防有些教师借考试改革之名,行逃避责任之实,如为减少实际工作量,让学生随便写篇文章,随便给个分数。要避免对学生、对教学不负责的教师钻空子。考试改革要公开、公正、透明,学校也可以派教师代表对考试改革进行监督。
科学合理的考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良好的考风、学风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改革考试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2005,(2):77-78.
[2] 蔡文伯.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47-49.
[3] 李凡,徐慨,王玲玲.改革考试,把竞争引向更高层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