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心理机制的角度看英语听力教学

2010-08-15 00:45:45郜春华
关键词:短时记忆英语听力听力

郜春华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从语言的心理机制的角度看英语听力教学

郜春华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在心理语言学中有关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旨在帮助英语教学者改善英语听力教学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语言的心理机制;英语听力教学

1 引言

现今英语教学在中国可谓是红红火火,不仅正规的学校要教授英语,而且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也铺天盖地,可是英语教学的成果,在某些方面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听”被排在“听 ”、“说 ”、“读 ”、“写 ”四项基本技能的首席 ,这足以见其重要性。可是现实中,一些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却着实令人担忧。本文从心理语言学中有关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理论着手,提出了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2 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

2.1 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 Carroll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信息处理的核心过程就是信息在感觉储存器、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中及其相互之间的加工过程。感觉储存器对言语信息进行选择性听辨,将听到的信息送到短时记忆之中,短时记忆对信息进行语义编码之后送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概是 7±2个单位,是非常有限的。把零星信息重组为更大单位可以使有限的短时记忆空间容纳更多信息。短时记忆,也可叫做工作记忆,但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有细微差别:短时记忆常常被看作是一个对信息进行被动储存的仓库,而工作记忆则传达了更多记忆过程的动态的观点。工作记忆不仅具有储存功能 (相当于短时记忆的功能),而且还有信息加工功能。加工的功能涉及到加工容量这一概念。“加工容量指的是完成一件作业所需要的全部认知资源。”[1]105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作业对加工容量需要得多,储存功能所需的空间就会减少。长时记忆对于我们来说是世界知识的保存库。“长时记忆保存了我们过去的、并未激活的 (即不在短时记忆里)的信息。这些记忆可用来理解新信息,而这些新信息又会增加到我们的信息库里。”[1]108要想取出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需要一个激活的过程。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长时记忆信息的激活和运用。这些长时记忆信息不仅包括语言方面的,而且还包括非语言方面的。

2.2 自下而上处理和从上而下处理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听力理解有自下而上处理和从上而下处理。自下而上处理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对语言进行处理,往上一层面发展。上一层面不会影响下一层面的处理。在听力当中,指听者通过感知知识,在因素、词以及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处理。从上而下的处理则相反。它认为上一层面的信息对下一层面的处理是可以产生影响的。在听力当中,指听者利用背景方面的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处理。“图式”的作用是最能够体现从上而下的过程的。“Rumelhart把图式看成是‘认知的建筑块件’,它在解释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感觉输入、从记忆里检索信息、组织动作、决定目标、分配资源、指引处理过程等环节中都起到中心的作用。”[1]113例如我们在听一段CCTV-9的英语新闻报道时,也许里面有很多词汇我们听不懂,不过只要听到了主题词,我们的大脑就能够激活一个相关的图式,从而指引我们去注意一些内容。应该指出的是,自下而上的处理过程和从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作用是最大的。有的人认为这两个过程是交互式。作为英语教学者,应该注意自下而上的处理过程和从上而下的处理过程的相互配合,恰当选择听力材料,并且给予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这样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

2.3 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

在心理语言学家看来,听力理解有控制过程,也有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任务是对记忆容量的使用需要不大的任务,其所牵涉的过程就是自动化过程。控制的任务则是需要使用大部分资源的任务,其过程就是控制的过程。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是可以转化的。

3 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3.1 注意教材的选择

听力教材的选择会影响信息输入的效果。因为好的听力教材更能吸引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力,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者必须对教材的选择给予重视。我们知道自下而上的处理过程和从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作用是最大的,因此,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时要选择能够使这两个过程相互配合的教材。英语教学者要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对英语听力教材进行筛选。

3.2 注意根据短时记忆的特点进行听力训练

因为短时记忆不仅容量十分有限,而且保存信息的时间又短,所以应该在不同的听辨阶段为英语学习者确立不同的听辨目标,否则当记忆要求的容量超过最大能够承载的容量时,信息就会消失。为了锻炼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对一篇材料可以进行范听和精听。范听要求能够听懂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所以某些细节性问题是可以被忽略掉的。范听要进行几遍这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表现情况而确定。范听之后要进行精听,对材料揪细节。精听可以结合一些练习进行展开,例如:选择、判断、填空和排序等等。练习公布完正确答案之后,英语教学者要带领学习者再重新从头一句一句地听,帮助学习者对短时记忆里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重组,加强学习者的记忆程度,以便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大脑的长时记忆当中。

在英语听力训练中,英语教学者应该指导学习者使用一些有效的辅助方法来帮助记忆,比如说记笔记。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一些常用的符号和略语来代表词、短语等等。英语教学者可以把常用的符号和略语有意识地教给英语学习者。比如:

常用符号:(1)u(代表you);(2)∵(代表because);(3)∴(代表so hatπswhy);(4)√ (代表agreeapprove of);(5)×(代表wrongreak downspoil);(6)V(代表victory);(7)↑(代表riseincreasedevelopimprove);(8)&(代表and);(9)?(代表questiondoubtsproblem);(10)!(代表 sur2 prisedexclaim)

常用略语:(1)memo(memorandum)备忘录;(2) IQ(in2 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3)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总经理;(4)PE(physical education)体育;(5)Mrs(Mistress)夫人;(6)BA(Bachelor ofArts)文学士;(7)MA(Master of Arts)文学硕士;(8)etc.(et cetera)等等;(9)e.g.(for example)举例;(10)UN(United Nations)联合国。

3.3 注意非语言性知识

由于语言材料只是说话者语言的表象,在语言材料中很可能还蕴含着说话者的深层含义,所以,听的人要在听辨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知识结构才能重建信息。英语教学者不可以忽略非语言性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应该两者同时兼顾,让英语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基本知识和背景知识来听。当然,英语教学者可以有目的地向英语学习者介绍与英语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等信息,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听辨材料。

3.4 注意向自动化过程转化

控制过程和自动化过程可以转化,例如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听懂一句英语就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因为需要使用并且协调各个层面的知识。在经过较多的练习之后,英语听力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有些句子毫不费力地就能听懂了,这就达到了所谓的自动化过程。而自动化过程对资源要求又较少,所以英语教学者应该努力帮助英语学习者向自动化过程转化。

3.5 注意与“说 ”、“读 ”、“写 ”的教学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 ,“听 ”、“说 ”、“读 ”、“写 ”的教学是互相联系、共同发展的。作为英语教学者,应该注重这种全面性,将英语听力教学与口语、阅读、写作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在语言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上一层面的信息可以影响下一层面的信息的处理,信息也会自下而上地被一步步地处理。英语教学者应该利用其他方面的教学来辅助听力教学,当然,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也会反过来促进其他方面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

4 结语

听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听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听力水平的提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事情。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忽视听力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应该给予其积极的关注。本文是从心理语言学中有关语言的心理机制的理论出发,来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探讨的。然而,仅靠从语言的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是不够的。所以,广大的英语教学者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为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Carroll,D.W.Psychology ofLanguage[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高文艳.从提高短时记忆容量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80~181.

[4]耿印芳.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3):51~54.

[5]黄洁.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5):90~91.

[6]贾永华.听力理解的心理机制与听力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3):35~36.

[7]简仕慧.基于图式论从语言心理机制谈英语听力学习技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1~62.

[8]雷海燕.短时记忆与外语听力理解[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71.

[9]刘莹.心理语言学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意义——信息加工与语言产生模型的重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58~659.

[10]孟冬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1):99~101.

G642.0

A

1674-6341(2010)01-0127-02

2009-11-30

郜春华 (1985-),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研究。

责任编辑:富春凯

猜你喜欢
短时记忆英语听力听力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大电机技术(2022年4期)2022-08-30 01:39:24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