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三纲的三个维度

2010-08-15 00:45郑立梅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知者亲民品德

郑立梅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论《大学》三纲的三个维度

郑立梅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大学》的“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被视之为《大学》三纲。本文拟从自我之维、他者之维、自我与他者之维这三个维度,来分别探讨《大学》三纲的哲学内涵及其关系。

《大学》;自我之维;他者之维;自我与他者的统一之维

儒家经典《大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宋儒所概括的“三纲”、“八目”。所谓“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纲举则目张,三纲为八目之本,八目以三纲为核心。

《大学》“三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实际上是“三纲”的自我之维、他者之维以及自我与他者统一之维的三个维度。“大学之道”实质上就是沿着自我→他者→至善这种循序而渐进的君子为学之规律。

一、自我之维:明明德

“明明德”作为《大学》的第一纲,既是君子为学的自我之维,也是君子为学的初始之维,即君子为学的起点或基点,主要强调的是自我启蒙。“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是使“明德”彰显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是光大、高迈的意思;“德”是指个人修养方面的德性、品德;“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是相对于败坏的品德而言的;“明明德”就是除掉一己之私欲,彰显自己内在的美好品德。“明明德”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去除自我“恶”的一面,修养自我“善”的一面的这种自我修身的过程,即以自我为主体,经历一种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由外而内、由物及己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一种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我主体“认识你自己”的“应是”的过程,正如费希特以自我作为认识主体所经历的六个发展阶段那样,由外在的感性层面进到内在的知性、理性层面。“德”字正是主体自身的德性、品德和内在修养,也是一种自我的善良行为,它不是由别物所决定而必须由自我决定自身,必须首先要唤醒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彰显。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儒学特别注重“为己”,“为己”也就是为了“修己”。在儒家看来,君子只有“修己以敬”,才能进而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就是一种德。叔本华认为道德是人们的一种实践活动,使人自觉地感受和认识到其在社会中的存在,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1]牟宗三认为,“这种明照中国以前的哲学家讲,是用哪一种辞语来代表呢?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这就是真正从主体中所发的明。而且这个良知所表示的主体永远不能客体化,不能对象化。你如果把它客体化当个对象化,你是看不到良知的。良知只有在你不把自己当成对象,而存在地归到你自己身上来,主体恢复为主体而不是把主体推出去当成客体,人恢复为人,把人当个人看,只有在这种情形下,良知才明显地呈现出来。”[2]

从美学的视角看,“明明德”以“自我”作为美学基础,把美和美的事物看成主观心灵的产物。它是由“自我”所设定并与自我相同一,在寻求审美理想中建立起一种无限的正题判断,带有启蒙思想的性质。这样儒家就通过“明明德”,从自我修养做起,把自己内美展示出来,从而找到了一种面对世界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实就是以一种自我的启蒙,去把那些蒙蔽心灵的坑脏和虚假的承诺剥离掉,而把美好的德行开启光大起来。用荀子《劝学》中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他者之维:亲民

“亲民”作为《大学》的第二纲领,既是自我修身的必然结果,也是进到“止于至善”境界的必经途径。或者说,是自我美德的一种对象化,一种外展。一旦自我明了“明明德”的深刻道理并具备了“明德”品质之后,自我主体在与他者交往的时候,就能够与他者融洽交往,和睦相处,这就是一种“亲民”。所谓“亲”,就是“爱”;所谓“民”,就是“众”,是相对于自我的他者。“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不仅要明明德,还要推己及人,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我爱人人”,即一种泛爱众生的大爱。从人的自然本性来看,爱父母子女是容易的。但是对于君王来说,却不能限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必须追求“亲民”。程颐将“亲民”视之为“新民”,并引经据典:“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指的是殷商王朝的奠基人成汤。作为明君的成汤,对自己严格要求,并时刻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警醒自己。“苟日新”之“苟”,即“成”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假设”、“如果”的意思。如果每天都是新的,就像沐浴一样,“日日新”,经常洗涤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而且不仅洗涤自己,还洗涤整个世界。这样一来,一天比一天就更加美好,在提升自我和世界的循环往复中“又日新”。如果《盘铭》是商汤对自我进行严格要求而有所体现的话,那么《康浩》的对象就扩大了,由个体扩大到群体,扩展到他者,即新政权周朝要求殷商遗民“作新民”。

总之,不管亲民或是新民,如果说“明明德”是作为自我之维,即以自我作为修身主体的话,那么,“亲民”则是作为他者之维,以自我修身主体扩展到非我的他者。因为自我是他者中的自我,自我修身正是以非我的他者为对象的自我修身,这就类似与费希特的“自我”与“非我”的依存关系。作为自我之维的“明明德”,讲述的是人们自己的美德怎样得以彰显和发扬的,即德性修养设定了自身之后,自我需要一种在他者中的自我展现。作为他者中的自我,要想在无数个自我的经验世界中展开自身,就必定要以非我的社会环境作为自我的修身环境,而且自我修身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建构非我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在非我的他者中,才能够完全地展开自我,从非我的他者这个对象之中反观到自我的所作所为,这正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语境。自我的明明德,只是社会道德修养的第一步,由此前行,则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近他人,友爱他人,而这就是由“明明德”发展到“亲民”的真意所在。

可见,“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是由己推民、由“明明德”进到“亲民”境界的生动写照。为人君子首先应该做好自我心性修养,进而以自己崇高的德行操守去影响别人,成为别人的行动楷模,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己及人,由自我良好的品性修养推进到影响着他者的良好品性修养。如果自己享受安逸,不思进取,却要求别人辛辛苦苦做事情,勤勤恳恳地去完成每天的任务,那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所谓的“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却是另一种境界。为人君子只有做到自身光明磊落,才有可能以一种浩然正气去纠正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使人心服口服,从而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尊敬。相反,如果自己心存私心私欲,却让别人去大公无私,显然是有失公平的事情,也是让自己心虚的事情,正所谓“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道德是为道德自身的目的而进行活动的,我们不仅要明明德,而且更要亲民。

三、自我和他者的统一之维: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作为《大学》的第三个纲领,是经由“明明德”和“亲民”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也是“明明德”和“亲民”的一种至高目标。“止于至善”的“止”作为一个关键词,一般来说,具有“终止”、“止步”的意思,但在这里,还有一种“知止”的意思。“知止”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只有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够做到“知止”。“知止”是对自己的一种高要求,即知道有所进有所不进、有所能有所不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遮蔽了“止”之目的。因为“止”之目的是为了达到最高的善,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不达到最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好的境界还要精益求精。可见“知止”正是为了“不止”之“止”之目的。可见,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教导有所成就的人不仅仅应具备一般的“善”,而且还要在不断的“知止”中达到“至善”,从而将人性本有的“明德”展示出来,使人心远离私欲的影响,近“朱”而不近“墨”,以“止于至善”作为本我的最高境界,并达到最高境界。以此,“止于至善”才能够达至一种自我之维与他者之维的内在统一。

“明明德”就是开启那种被世俗所遮掩、被利欲熏心所遮盖的大德行,这是《大学》要告诉我们的首要的东西。“亲民”就是要把自己已经启开的那种中和平正的好东西发扬到整个社会上去,成为老百姓和他人共享的一种品德。而“止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止于何处而又在何处“不止”,要求我们在一种中正、平和、美善的心境当中有所止有所不止。不难看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过程,就是要把自我的内在恶欲去掉,彰显善的品德,推己及人,普济天下,进而精益求精,从而达到至善的一种过程。只有自我先明明德,再推己及人而亲民,那么普天下的每个自我、每个他者就都明明德了,也就达到了一种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进而精益求精,达到至善。至善的境界是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诗意地栖居”的境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人性成为每个人心灵中的诗意。当然要达到最高境界的至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要有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要弄清什么是善的事情,什么是不善的事情,什么是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有了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就有望无限的接近至善。因此,至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当中,成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尺度和前进标杆。

其实,《大学》的大学之道,就是为人君子的一种境界,既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孔子所赞美的理想人格。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以水的清柔、易变之特性来比附“知者”,知者似水,虽循蜿蜒溪谷而不迷,虽奔万里而不至,随物俯形,当止则止,水之灵动轻舞着“知者”之慧心,“知者”之慧根,随着水之灵性而飞扬,慧心与灵性,本已简约为一,更勿论彼此,是故“知者乐水”。山之刚毅、厚泽之特性,,为宽厚的仁者所钟情,孔子以之比附于仁者,仁者亦当仁不让。仁者欣赏山的崇高静穆、刚毅坚韧之伟骨,爱山之厚德载物的博爱仁心。以仁载物,物沐日月之光华;以物贮仁,物溢博爱之泽润,是故“仁者乐山”。水的灵动、山的静穆,这种亦动亦静的山水性情,被孔子化约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美学境界。孔子将这种山水的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山水人格化,水悦智、山亦悦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使人的品性客观化。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体认和表征。这种用自然物比附人的德性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美学观点,亦正是人生对德性幸福的追求,对理想至善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正是大学之道的一种追求,是《大学》三纲的一种凝练写照。

[1]朱熹著,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P24-P25.

[3]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商务印书馆,1999,P127.

郑立梅(1977-),女,河南唐河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

2010-09-19

猜你喜欢
知者亲民品德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古语积累
《论语》佳句精选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后知者
“贵族”大樱桃如何这般“亲民”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