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映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3)
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探讨
邵映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3)
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是近年来在行业需求的推动下新开设的旅游专业的专业课程。由于开设时间短,课程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教学中的问题,讨论了造成问题的深层原因,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旅游电子商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
1.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开设的行业背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并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量的一线旅游专业人才的使命。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飞速兴起并和旅游产业深度结合。据有关预测,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将有三分之一的商务活动是依托互联网来完成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在提高旅游业运作水平,增强旅游业竞争力,推动旅游业良性发展,优化旅游产业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提升了旅游业的形象和地位。未来的旅游商务活动要求旅游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当的电子商务知识。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的结合,给旅游者创造了价值,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商机,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职业素质的旅游业一线人才成为高职高专旅游专业教育的新课题。
2.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情况。在行业需求的推动下,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在短短数年间,从一片空白,发展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学科。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应运而生。从开设专业看,《旅游电子商务》课程适用于旅游类的各分支专业,如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休闲旅游专业、会展筹划与管理专业等,教学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尚未细分,专业适用面较宽。从课程性质看,《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尚居于从属地位,多未列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计划的课时、学分也较少。从课程的授课知识体系来看,《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结合了旅游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但授课中各学科知识的主次、多寡尚未形成普遍适用的规范。从课程教授内容看来,从前些年的偏重技术角度的电子商务知识的介绍,逐步转向讲授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及旅游信息发布、旅游网站的策划和设计等。总体上变得更适于非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
3.《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重要性。《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开设,不仅是高职旅游教育紧跟旅游行业需求的体现,而且将在相当程度上促进高职学生在旅游企业一线岗位的就业。电子商务技能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学生具备了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在旅游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人职业前景也更为广阔,可以说,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将为旅游企业培养出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熟悉旅游电子商务运作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企业对人才的评价也将影响到高职旅游专业的未来发展。
1.目标不清。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这就造成了课程教授内容的不确定性。例如明确哪些内容是必须讲授的,上机实践应如何循序渐进,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和技能要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学规范的含糊不清使得课程讲授的系统性、科学性大打折扣,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院校、不同的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往往相差甚远。
2.教材难觅。《旅游电子商务》教材和其他旅游类专业课程相比,不但版本、种类较少,而且内容差别较大。缺乏知识体系编排得当的优秀教材。
现有教材存在问题常见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某些教材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改编而来,内容偏重从技术角度讨论电子商务知识,而对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情况着墨不多,所举案例多为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案例,用于《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二是某些教材是欧美旅游电子商务著作翻译而来,这些教材一般搜集了大量欧美国家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第一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国情和政策、法规的不同,很多内容并不适用于中国,只适宜作为教学参考。三是某些教材偏重介绍旅行社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而对于旅游电子商务在整个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却并无涉及,用于教学感觉有失偏颇。四是某些教材收编的资料数据过时,和旅游电子商务当前实情不符,因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极快,3-5年间行业情况大不相同,选用这样的教材不能及时向学生介绍行业新技术、新趋势,肯定影响教学效果。
造成教材难觅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发展太快,传统的教材出版周期长,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至少也要一年半载,等到出版上市,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早已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设立时日尚短,课程规范尚未形成。
3.师资匮乏。《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全面,要兼具旅游学科和电子商务学科的知识,同时还要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师资却难以满足这些要求,原先旅游专业的教师对电子商务等技术概念难以把握,而从其他专业引进的教师虽然对技术概念掌握较好,却又对旅游业务一知半解。至于具有旅游电子商务实战经历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至今,还没有形成实战经历、教学经验、知识体系兼备的师资队伍。师资匮乏的矛盾,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十分突出。
4.实践薄弱。《旅游电子商务》其实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对旅游专业教师和学生这样的非技术专业的应用者,更应该把旅游电子商务的操作应用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但是,囿于客观条件的不足,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相当薄弱,教学手段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很多高职学校没有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已经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的,也多处于有硬件没软件的局面中,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往往只能通过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适宜教学使用的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不足造成了上机实践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作为高职层次的课程,《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要明确地把训练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目标一旦确立,教学内容也自然清晰起来。
2.改进教材内容。《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急需能全面、及时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知识体系编排得当的优秀教材。
在当前的形势下,及时组织专业人才编写教材不失为有效的策略。在具体的教材建设中,要从几个方面着手:(1)契合高职特色。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旅游电子商务技能实训设计是高职教材重要组成。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2)符合行业需求。教材编写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切忌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3)紧跟行业发展。及时搜集行业新动态,充实到教材中去,形成有机补充。
3.加强师资培养。应高度重视师资匮乏的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在引进,二在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担任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件对现有的师资加以培养。对现有师资的培养手段灵活多变:(1)支持教师深入旅游企业一线积累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战经验,在企业一线搜集第一手资料,充实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生动更实际。从高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注重技能培养的特点来看,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改善师资队伍状况尤为重要。(2)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全面优化知识结构。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还在不断发展的新学科,新理论和新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层出不穷。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才能教出掌握最新知识的学生。
4.突出实践教学。旅游电子商务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旅游商务实践,离不开具体操作活动。旅游电子商务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方能在电子交易中应对自如。结合高职高专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依托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完善实训功能和设施,《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应有 50-60%的课时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实验。
开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必须设法引进适用的教学软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中,应尽量让学生动手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设计和实施。以旅行社电子商务环节为例,引进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实操教学,在真实的网上环境中,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旅行社的电子商务,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素养。
实践的形式也可不拘泥于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一线实习锻炼,更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起到全面整合的作用,增强和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
[1]韩林.旅游电子商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杨路明,巫宁等.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李云鹅.以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地位提升[J].旅游学刊,2007(10).
[4]宁华.论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邵映红(1970-),女,硕士研究生,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
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