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00)
论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中国的发展
张 娜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00)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发展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发展的。在革命期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来指导革命,夺取了中国女性事业的解放。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我们又在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指导下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女性方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理论系统已经日趋成熟与合理。到21世纪已经形成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马克思主义;西方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发展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发展的。革命期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来指导革命,夺取了中国女性事业的解放。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我们又在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女性方面的问题,推进中国女性事业的不断发展。下面笔者以历史时间为线索,略论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最早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的。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将妇女问题置于社会主义这一总目标下,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分析中国的妇女问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对妇女理论的理解和阐释指导了部分先进分子树立了正确的妇女理论思想,开辟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的历史篇章。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初步的发展,中共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者就把妇女解放运动确认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相结合,初步确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确立“妇女运动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进行”这一前提下,大力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发展妇女统一战线,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来促进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实践中不断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开始放眼世界,接受并消化世界优秀的文化思想,而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都是以妇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关注妇女问题、探讨妇女解放的条件和目的,都是为妇女解放服务,因此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西方的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吸收了女性主义中许多合理的成分,而西方女性主义也很好的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发展上的不足,其研究成果以及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女性观。两者互相影响,又相互渗透。
我国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与借鉴吸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翻译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专著文章以及翻译介绍一些前沿名词。二是一批优秀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和传播。这包括把研究汇编成集,在高等院校开设妇女学的有关课程,设立专门的妇女研究机构等。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现在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理论体系。
1.女性主义最早是在80年代传入中国的,当时国内对于女性主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接受。但是这个时期兴起的中国女性学,已经开始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的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分析方法,对于一些妇女问题做出了重新的阐释。1982年11月,邓志伟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妇女问题杂议》。首次提出“妇女学”的概念。1984年,召开首届妇女理论研讨会,有学者提出妇女学建设的问题。而在1986年召开的第二届妇女理论研讨会上,已经开始具体规划女性学的筹建等问题,并且讨论了女性就业和人生价值等问题。1987年,在郑州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妇女研究机构“妇女学研究中心”。
2.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西方的女性主义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用理论的眼光和思维对西方女性理论文化进行滤汰与选择,并结合本国国情,立足于本国妇女事业,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中国化发展。
这一时期大量引入了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话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1993年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妇女与发展讲习班上,被中华海外妇女协会研究会(SWS)集中的介绍过来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GENDER)”。“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的核心概念。概念启示我们在谈“性别”之时更要注重其社会性,这样就可以突出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更多是社会因素而非自然因素所造成。“社会性别”打破了生理性别决定论,将男女纳入社会性别去认识和考证。但在此我们要注意,从西方传来的女性主义“GENDER”概念理论针对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受压迫的妇女。西方的女性主义的研究对象也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受压迫的广大劳动妇女。对此现象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研究者立足于中国的基本概况,吸收了“社会性别”概念上的合理成分,但是把利益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占绝大部分的底层妇女的利益之上,力求使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其理论上实现我国的本土化诉求。
3.整个9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还翻译并出版了大量的译文集和译著,使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学者可以系统并理论性的学习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概况。如米切莉·巴雷特《今日妇女所受压迫: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分析中的问题》,巴雷特通过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探讨,讨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又如美国知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莉莎·沃格尔《马克思主义与妇女所受的压迫——走向一个联合的理论》、《妇女问题:一个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的论文集》等著作。沃格尔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来论述妇女受压迫,以此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女性问题分析的有效性”。除了翻译外国理论著作,国内还出现了一般知识的介绍和专题研究。
步入21世纪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结合本国的实际,着实关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女性的切身问题,如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农村女童上学等。形成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研究。如董丽敏坚持“吸收西方女性主义合理成分,加强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本土化研究”;何萍则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与社会变革相联系”,认为“中国在经历了经济体制变革后,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研究开始转向家庭和性别状况的调查。”此外,李晓光在其博士论文中也主张“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的研究与全球女性主义的发展相结合,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发展。”秦美珠还结合十七大来探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理论系统已经日趋成熟与合理,到21世纪已经形成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开放的21世纪,面对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大发展,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论思维进行选择,取其所需并用其所长,吸收西方女性主义中的合理成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合理完善发展,推进中国女性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1] 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 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晓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 魏开琼.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2003.1~2004.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4-108.
[5] 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J].南开学报:社会哲学版,2005.
[6] 何萍.中国女性主义问题与中国社会的变革——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而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
责任编辑:海 蓝
Abstract: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 is develop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arxism in China.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Marxist workers did their undertakings with the guidance of 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 and achieved the success of women emancipation.After the vic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new issues raised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were addressed.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its theoretical system matured and was rationalized into the 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eaturing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keeping pace with times,promo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eministic undertakings.
Key words: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Marxism;western feminism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Viewpoint of Marxism in China
ZHANG Na
A8
A
1671-8275(2010)02-0008-02
2009-12-05
张娜(1984-),山东淄博人,安徽大学中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