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庆彪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江苏淮安 223003)
·政治研究·
论邓小平政策思想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
耿庆彪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江苏淮安 223003)
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厚沃土上的邓小平政策思想,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旗帜鲜明的务实性和情真意切的民本性的时代特征。其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的政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政策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政策执行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维护中央权威与保护地方自主权相统一。
邓小平;政策;时代特征;丰富内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对政策及其运动规律深思熟虑,并把马克思主义政策思想与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独到见解而又科学完整的政策思想体系。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政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厚实的政策支持。
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思想,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厚沃土,并与他的独特经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领导作风密切相关,表现出富于创新的时代特征。
(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一是科学预见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把握住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我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首要前提。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105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历史潮流的科学结论,为我国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正是在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制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是准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能否准确地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能否科学制定党和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逻辑起点。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曾一度存在严重的急躁冒进现象,导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出现严重的失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为此,邓小平同志认真反思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深刻教训,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可畏惧,果敢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379-380他强调:“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252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政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是把大局观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同志认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地方政策必须服从中央政策,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他说:“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这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1]124他强调,在革命战争年代,千方百计去争取革命的胜利是大局,党的各项政策和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如何取得革命胜利这个大局来展开、来布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大局,“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1]129后来,邓小平同志又多次强调大局观——“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277-278我们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对邓小平同志上述大局观的沿承。
(二)旗帜鲜明的务实性
一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直贯穿于邓小平同志政策思想的始终。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都认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实事求是。1987年3月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1]20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政策思想中务实性的根本体现。
二是坚持实践。邓小平同志认为,政策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对许多重大政策都坚持“实践”的方法,即大胆试验、逐步推广、摸索前进的方法。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28对邓小平同志的实践观,万里同志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么搞?谁知道!还不得‘摸着石头过河’。石头是什么?就是实践,就是群众,就是要到实践中去摸群众的意愿、群众的要求,摸清历史的脉搏,历史的趋势。”[4]353事实上,离开了实践,就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思想,也就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注重实效。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5]1215邓小平同志一直以求真务实而著称,他多次指出:我们的政策一定要讲求实效,一定要使国家富强、老百姓安居乐业,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他说:“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2]231他进而强调,要力戒空谈,多干实事,因为“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2]181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1]382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求真务实精神。
(三)情真意切的民本性
一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最高原则。他认为,我们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消除贫困、实现小康、造福于人民。他谆谆告诫全党:“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128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6]116
二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同志认为,政策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我们的政策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邓小平同志一以贯之地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尤其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的发明创造,并把这些发明创造总结提高,形成政策加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崛起,经济特区的试验,等等,都是邓小平同志鼓励人民群众大胆试验,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的结果。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382正是由于他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并把这些创造总结提高,形成政策加以推广,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很快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三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对政策的评判。邓小平同志认为,政策制定后一定要看人民群众的态度,政策是否正确一定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政策成败得失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标准。他强调:凡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策,就一定要坚持,不能变;凡是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人民反对的政策,就一定要改正,坚决变。这是因为,“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1]142
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一)正确的政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任何政党要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或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都必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政策。因为,“没有一定的政策,现实问题就不能解决。”[3]106
邓小平同志一直认为,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他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2]205因而,“全党同志都要学好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样,我们才会无比的强大,谁也不能战胜我们。”[3]107但是,党的八大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党和国家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政策越来越“左”,越来越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邓小平同志痛心疾首地指出:“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1]134,使得我们国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惨淡经营、举步维艰。因此,在认真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1]62正是有了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提高。有鉴于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1]307如果离开了这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保证。
(二)政策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
一要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政策和策略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以经得起严格的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根据。”[7]120因为,“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情况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8]853
邓小平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并依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同志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时,就在财政部办公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到财政部工作,决策方面主要靠你们反映情况。如果你们反映的情况对了,我决策错了,这个错误责任由我来负,如果你们反映的情况错了,我根据你们反映的情况作了错误的决策,这个错误你们负责。”[9]62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114后来,他又多次重申:“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1]288;“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25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所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从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之上。
二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同志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又是制定正确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1962年2月6日,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今后制定具体政策和解决问题,在强调集中统一的时候,更应该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要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计划,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实行。”[3]306这是因为,“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3]288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更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邓小平同志指出,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非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他说:“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2]145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是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这里必须要有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3]219,“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2]145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群众的现实要求和对政策的真实反映。他认为,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不少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他们往往不是从客观的实际条件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出发,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而是从不确切的情况出发,从想象和愿望出发,主观主义地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作出的决议、指示虽然很多,但有的不完全正确,有的甚至完全错误。”[3]221
三要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诉求之一,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合理内核。
所谓民主化,就是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的民主权利,保障政策内容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要求。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能否坚持决策的民主化,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他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深刻地指出:“党内讨论重大问题,不少时候发扬民主、充分酝酿不够,由于个人或少数人匆忙做出决定,很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投票表决,这表明民主集中制还没有成为严格的制度。从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2]330这是造成“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重大政策失误的根本原因。为此,他掷地有声道:“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人民内部要有充分的民主,这样才能拿出好的主意来。”[2]110
所谓科学化,就是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程序和手段,合乎逻辑地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政策。邓小平同志认为,政策制定一定要把传统的经验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并在实践中促进两者的融合,发挥最大的优势。这样就可以使科学决策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时代特点,使经验决策具有活生生的现代内容,从而逐步实现决策制定从经验化向科学化的根本转变。
邓小平同志强调,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两者缺一不可。诚如万里同志所说:“所谓决策科学化,首先就要民主化。没有民主化,不能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就谈不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的创造智慧,尊重实践经验,就没有科学化。反过来说,所谓决策民主化,必须有科学的含义,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否则只是形式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10]521所以,制定政策,一定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
(三)政策执行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维护中央权威与保护地方自主权相统一
一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邓小平同志认为,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就是党性、坚定性、纪律性和整体性,就是要求人们在贯彻执行政策时,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实现政策目标;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就是具体性、区别性、变通性和实效性,就是要求人们在贯彻执行政策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地实现政策的最佳指导效果。
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就是要按照中央和上级政策的精神实质,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客观事实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做到两者的结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为,“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2]191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摒弃僵化思想、陈旧观念的束缚,才能改掉那些不切实际、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才能在执行政策时不当“收发室”、“传声筒”,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其次,要吃透政策精神,把政策执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度取决于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群众对党的政策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全面,党的方针政策就将执行得越好。因此,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吃透政策精神,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主动地执行政策,实现政策目标。再次,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际落实中央和上级的政策。改革开放的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执行政策。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强调“相结合”,是在坚持政策原则性的前提下,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执行政策,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则是以“灵活地执行政策”为幌子,以强调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殊情况为借口,拒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中央和上级的政策。其实质是藐视政策的原则性,以“对策”来抵制中央的政策。这些“违反法纪和政策的种种‘对策’”,[1]112是一种“歪门邪道”[1]112,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必须坚决克服。只有这样,才能政令畅通,才能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要坚持维护中央权威与保护地方自主权相统一。邓小平同志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央权威。他说:“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一个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2]145;“中央要有权威”。[1]277而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1]319只有有了这个权威,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能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是指要切实保证党中央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并要求各地都要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从而使中央的大政方针得以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而不是要求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在中央,更不是中央包办一切。相反,邓小平同志更注重地方要有自主权,以更好地发挥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党的上下级关系中的缺点,从总的方面说来,主要的还是对于发扬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注意不足。不适当的过分的中央集权,不仅表现在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和其他国家行政工作中,也表现在党的工作中。”[3]227为此,必须“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1]160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要求维护中央的权威,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权力下放,通过给地方、基层以更多的自主权,把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而使我们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始终充满着活力。这样,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够得以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总之,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政策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制定和贯彻的行动指南。只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好这一指南,就会奠定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策基石。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刘强伦,等.邓小平卓越智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下[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
[10] 万里.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海 蓝
Abstract:Deng Xiaoping’s policy thought is rooted on the deep fertile soil of the reform-open policy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It ha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ong-range approach strategic,making the pragmaticality and the people’s natural disposition.Its connotation is very rich:the correct policy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the policy-making needs to embark from the reality,insists to arrive in the populace and from the populace,insists on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 style;the policy execution needs to insist principle with flexibility,insists on the unity of maintaining central authority and protecting local autonomy.
Key words:Deng Xiaoping;policy;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rich connotation
On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ch Connotation of Deng Xiaoping’s Policy Thought
GENG Qing-biao
A8
A
1671-8275(2010)02-0001-04
2010-01-05
耿庆彪(1966-),男,江苏沛县人,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教授、科研处长、《新淮论坛》常务副主编。研究方向:政治学和领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