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文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论教师情感在职校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尝试
张 文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数学教学,特别是职校数学教学,在实践中有很多困难,如生源差、学生不重视、教师不得法等等。教师应明确教师情感与职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注入“爱心”、“耐心”、“细心”,以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情感职校数学教学有效尝试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催生了“职校热”,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读普通高中不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念职业高中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好找工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兴起了“职校热”,甚至有些大学生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长,相对来说学校生源素质较好;然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北方,如徐州地区,由于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加上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滞后等多方原因,许多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都很不理想,职业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甚至个别学生初中都没有毕业。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掌握较强实用专业技能的人才,职校教育更加注重技能、专业技术的培训,及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势必要求增加专业技术课程的门次,增加专业技术课程的实验与实训。数学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课,普遍不受重视。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职校的数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感到学了没用;同时,因为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没有信心,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缺少兴趣。
2.面对如此生源,任课老师很多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教师会有一种失落感,但是由于职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教师不能够认真研究问题所在,直接归因于学生基础差而心安理得。
3.由于“教”与“学”这两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基础差”,教师的“不得法”,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尤其是数学等基础课程出现“学生没兴趣,老师没情绪,课堂没生气”的局面。
教师应该是个“多情”的人,是个情感丰富的人。麻木不仁、铁石心肠,无动于衷、机械刻板,不是称职的教师的性情品格。教师的“多情”中,首当其冲的是“热情”。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诚心诚意地对学生的爱;二是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的情感与职校课堂教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职校学生学习的动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上课精力不能集中,作业质量不高,在老师眼里多数都是“差生”。他们很少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甚至是个别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然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认可。教师如果真心真意对学生的热爱,并且通过你的音、容、笑、貌等传递对学生的期待,使学生因感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信任而受到鼓舞,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凡是得到教师爱护和帮助的学生,必定喜欢和尊敬教师,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又往往迁移到对教师所教学科发生兴趣,甚至产生喜爱的情趣,主动、积极地学好功课。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训斥、处罚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不满情绪,往往又会迁移到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因此对教师来说要使教学获得成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2.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动力
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所教学科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工作的巨大动力,他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增长自己的教学能力,并认真地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工作中以苦为乐,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产生教学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师不能作冷淡无情的教书匠,而应该作一个学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自己的情感、修养,学会用情感去工作。
1.用“爱心”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笔者就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我爱你们!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眼中的好学生,你们的过去对于我来说是一张‘白纸’,我会以公平、公正地态度对待你们每一位,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如何书写这张‘白纸’”。同时,还通过他们身边的例子,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要给学生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如:课堂纪律、听课、笔记、作业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的“爱心”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师对学生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
2.用“耐心”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有了“爱心”不等于学生就能学好数学。前面已经说过,职校学生的数学底子非常薄弱,而数学又是一门十分抽象、逻辑性非常严密、比较枯燥的课程。学生纵有一腔热情,但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进行和深入,他们在学习中会重新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有些学生慢慢会丧失信心,重新回到起点,自暴自弃。如何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呢?作为职校的数学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笔者认为“耐心”是帮助职校学生学好数学的“利刃剑”。比如说,在讲授高中数学内容时,笔者把初中相关的知识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解,而不是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把难点分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讽刺挖苦或干脆放弃;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会耐心地给学生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是恶语相加或行为粗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从心底佩服你,尊重你,从喜欢你到喜欢这门课,从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3.用“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句话选自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它必然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淘汰大多数的“差生”,以造就极少数的“优生”。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就是所谓的“差生”。美国学者加德纳(Gardner,H.)于1983年系统地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七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看待学生时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应该“细心”地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创设机会,帮助学生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得到满足而有成就感。比如,在讲授“角的概念推广”这节课之前,我组织了一次学生制作“钟表”教具的比赛,用来表示角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通过直观、形象地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这次活动中,我欣喜地发现一些平时表现不佳的同学积极性非常高,投入极大的热情,在活动中表现突出;而成绩突出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活动结束后,我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大力表扬,让他们感到从未有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情感,要爱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艰苦的教学工作中体会乐趣。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2]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何晓娜.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4] 宋淑华.谈高职的课堂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3).
G420
A
1671-8275(2010)03-0094-02
2010-03-16
张文(19682),女,江苏徐州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