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2010-08-15 00:43张国茹崔丽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研究者实效性政治

张国茹,崔丽娟

(1.国家安监总局党校,北京东 燕郊 101601;2.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 燕郊 10160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张国茹1,崔丽娟2

(1.国家安监总局党校,北京东 燕郊 101601;2.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 燕郊 101601)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一课题,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影响的原因、解决对策及考核评价方面进行了多方论述,对其进行总结梳理,提出对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思考,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拓研究视野,深入理论研究。

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大学生成才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各个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考,以推动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的主流思想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有的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充满信心、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以及竞争意识和成才愿望强烈[1]。有的研究者通过对一省的大学生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具体表现为多数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支持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诚信意识和成才意识较强,充分认识到诚信做人、真才实学的重要性[2]。

但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问题和不足,致使部分大学生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不明,知行不统一等问题。有的研究者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认为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欠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还严重不够;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环境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1]。有的研究者从大学生思想上存在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当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不明,具体表现为缺乏理想、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缺乏自信、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2]。

二、关于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外在客观因素和大学生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

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多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方面来分析的。从社会环境看,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多元化,不同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交汇碰撞、相互渗透,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西方国家所倡导的金钱第一、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差别和价值主体出现多元化,也使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有所抬头,思想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的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大量垃圾信息也给他们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尤其是对那些道德意志薄弱的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有效控制[3]。从家庭环境看,现在大学生属于80后和90后,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个性和自尊心,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等[4]。从学校环境看,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强制化、智育化、形式化倾向;教育体制的现实使重智轻德思想伴随大学生的成长;轻视个体教育;部分教育者素质偏低,无法准确地观察和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5]。

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有的研究者认为,当前部分大学生认知浅显化、思维片面化、意识自我化,即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热点问题,往往注重社会现象的表面而忽视本质,思考问题片面化或绝对化而不够辩证,自我意识强烈而发展不够成熟,容易造成其思想道德观念的复杂化,从而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6]。还有的研究者从大学生理性精神弱化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当前大学生在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动精神、理性判断力和灵活务实的创新精神、对知识、真理及其探索过程本身的乐趣、对理性和规范的尊崇感、理智和科学的实践精神等方面弱化,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打了折扣[7]。

三、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已有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综合起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观念就是要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真正实现教育导向双元化——德育、智育比翼双飞的良好教育格局[6]。“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本,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之本,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8]。

第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的研究者从如何教育的角度讲要完善说服教育机制,即以情入手,寓理于情,说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心理,学生的精神需求;要完善激励教育机制,即重视政治激励、目标激励,并强化榜样激励,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完善调节教育机制,即对大学生进行利益调节和人际关系调整,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目的;要完善沟通教育机制,注意沟通的技法和技巧;要完善管理教育机制,通过管理达到教育的目的[9]。有的研究者从如何领导管理的角度讲要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10]。有的研究者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角度讲要完善“党委领导,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即由主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形成教书育人系统、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和服务育人系统以及学生社团组成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系统[6]。有的研究者从加强师生互动的角度提出要配合学分制改革,积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建立的一种任课教师与学生、一名教师与多名学生之间的指导和联系制度[10]。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到这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要完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要关心和爱护,落实有关政策待遇,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要重视师德教育,提高职业素养[1]。

第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方面,有的研究者提出是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方法,使其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并且认为是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11]。在如何创新方面,有的研究者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进行创新,如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政治教育信息资料库等,并且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建立以人为本的咨询式思想教育模式,开发学生潜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个体的心理层次[1]。

第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增强思想政治时效性,针对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的研究者对此提出要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方面,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思想波动或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如身心失调的学生、经济贫困的学生、沉迷网络的学生、恋爱的学生、逃课的学生等等[4]。有的研究者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提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形成应变及时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还有要开展特定群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12]。

第六,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的实效起到重要潜移默化作用。从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有的研究者提出要提升基础设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同时要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举办各项文体活动[8];有的学者提出不仅建设精神文化,也要建设物质文化,改善校园环境,达到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统一[5]。有的学者从三个层面论述这一问题,一是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契合大学生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要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1]。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核和评价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核与评价,已有的成果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有的研究者提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操作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互相独立原则,适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系统分析法、广泛论证与实践测试结合法、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等方法[13]。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的具体设定。有的研究者指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指导思想、管理及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工作条件、学科建设、工作运行、学生培养效果及特色项目设置为一级指标,并在它们下面设置二级指标及相应的观测点,从而构建科学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13]。有的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核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正向指标包括学生申请入党率、共青团员比率和申请加入率、大学生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学生团体加入率和学生党员比率;逆向指标包括学生违法犯罪率、学生重大违纪率、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率、学生综合不及格率和学生网络游戏沉迷率[5]。

第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建议。有的研究者提出应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学生自我评价成分,引入学生参与学习成绩评定与评语建议;评价内容应多元化,应注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相统一;将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8]。

五、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已有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泛,研究角度多维,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这一课题依然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已有成果在宏观理论研究上较多,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关键体现在“实效”上,如何增强实效性,就需要一些微观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努力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才能使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作用。

其次,需要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综合工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研究者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学科领域或单一的研究视角,需要开拓研究视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才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成果。

再次,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需要构建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概念、地位作用、手段方法、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外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内容上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 李自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01).

[2] 刘慧,梁文达.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魅力中国,2009(27).

[3] 唐海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6).

[4] 张绍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5] 蒋晓荣,赵永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核指标与实现途径[J].唐山职业技术学报,2009(01).

[6] 周德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09(03).

[7] 吕云峰.大学生理性精神的弱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应对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法制与社会,2009(35).

[8] 陈来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9(06).

[9] 封希德.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1).

[10] 雷伟,冯晓江.浅议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19).

[11] 罗小阳.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07).

[12] 吴俊法.积极拓展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北京教育:德育版,2009(11).

[13] 李文福.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增刊,2009.

责任编辑:海 蓝

G416

A

1671-8275(2010)06-0040-03

2010-10-10

1.张国茹(1976-),女,内蒙古赤峰人,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党校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崔丽娟(1969-),女,北京通州人,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研究者实效性政治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