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娣
(仰恩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杨 娣
(仰恩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当前我国高校中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状况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创新型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加强和有效地对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转型;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农村弱势群体是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还不能达到一般社会的生活标准,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就是指出自于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生源地多为我国中西部老、少、边、穷的欠发达地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长期生活于经济、地域、社会地位等相对弱势的农村与入学后形成巨大的反差、人际冲突、高额学费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难以化解他们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种种偏差,甚至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关键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尤其显得突出。他们长期生活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身处社会基层,往往命运坎坷,生活艰辛。于是,在他们尽力拼搏走出乡村,进入高校,他们的身心在“霎那间”发生了“移位”。在这人生重大的“转型”时期,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带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美德,有理想,有抱负,热爱集体,具有坚韧顽强奋发进取的精神,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获得全面发展。但也有相当一批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人生如此巨大的“转型”时期,他们内心往往充满了自卑与自负,妒忌与敏感,焦虑与迷惘,闭锁与孤独等极端又相互冲突的心理矛盾,难以适应,也无法化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令人不安的不同程度的种种心理偏差,心理疾病,甚至轻生。
梁二平(化名)来自广西某偏远农村,现就读于某大学的信息科学系。曾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的他,上大学之前,头脑中编织了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画面。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他才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常常因满口的家乡话,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土里土气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被认为没见过世面。又由于经济窘迫,他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有些同学又讥讽他“小家子气”、“不够潇洒”。原本成绩优异的他,现在常常无故迟到、旷课,整天意志消沉,神情恍惚,一点学习的劲头都没有。和梁二平的情况很类似,北京某知名高校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特困生在进入大学后不久也发生心理危机,并最终因交往中的严重障碍而被迫休学。[1]以上两例的主人公均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以“天之娇子”的身份进入了大学。然而,现实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压力之中,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存在着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是一项事关我国创新型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贫富差距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样也出现在大学校园里,鲜明地体现在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身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平均一名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每年需10000元左右的费用。这个数字对于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根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2]174为了缴纳高额的费用,有的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进入校门,有的甚至变卖家产。
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经济条件的困窘成为激发他们努力拼搏的动力。但也必须看到不少农村贫困大学生在与家庭富裕的同学相处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比较。他们看见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身着名牌服装,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往往产生心理失衡,失落感和自卑感,嫉妒、苦闷、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时时地困扰着他们,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顾影自怜。甚至在得到他人的资助时,还会深深内疚、自责。在此情景下,如果自卑、自闭心理淤积过久,往往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对不少学生而言,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对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为实现进入高校,跳出“农门”的目标,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在中学学习极为努力、刻苦,但往往缺乏掌握知识的科学方法,依靠死记硬背走进了高校。因而,当他们真实地进入高校学习时,原本渴望的明确的目标已经达到,他们中的许多人终于感到可以“喘口气”了,思想上自觉放松学习和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一下子失去目标。然而,当以理解、自觉、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学习任务“排山倒海”似地向他们压了过来时,他们只能被动地试图以习惯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来应对高校的学习要求。如此处于被压抑的被动的学习,已无法取得与中学同样的学习效果,反之,往往是“红灯”高挂,考试失利,学习落后,并且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必然给他们带来厌学、焦虑、自卑、浮躁、自我否认等负面情绪。此外,农村大学生普遍存在经济压力,不少学生在课余还要为学费和生活费用而四处奔波,这使其心理负担更重,时时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
在对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分析研究中,笔者深深感到,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自我的“孤独的精神家园”不能不说是形成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客观上看,农村大学生从小在较单一、封闭、稳定的氛围中长大,所处的环境相对落后,信息也比较闭塞,来到相对开放、充满各种诱惑的繁华大城市后,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原本在农村被视为朴实的良好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却成了城市学生眼里的“土八路”,原本为之而感到骄傲的坦率、憨厚在这里却成为“幼稚”和“愚笨”。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支持,也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种种的现实冲突使他们为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感到“羞怯”,以致变得很敏感,做事谨小慎微,慢慢滋生自卑心理,他们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对待,以致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从主观上看,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普遍把上大学作为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这就是他们在中学的学习当中十分刻苦的原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人际沟通障碍。
大学生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生理年龄已进入对爱情、婚姻生活憧憬的阶段,而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及伦理道德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分裂。有调查表明,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大学生中均有15%左右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心理压抑。[3]35
从我国情况看,农村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较之城市大学生有着更明显的性心理压抑。其一,农村大学生由于从小就在比较单一相对落后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农村传统的早婚早育、传宗接代的婚姻观念根深蒂固,但是这种“实际存在”又与现实的“不允许”有着很大的矛盾。其二,农村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知识青年还有着全新的价值观,传统的以家庭为本的婚姻观往往让位于以个人感情幸福美满为本的独立自主婚姻观,情感的满足成为婚姻的第一要素,他们也为争取美满和谐的婚姻而努力。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差距较大,经济的困窘,衣着打扮的落伍,风度气质的欠缺,使他们感到在异性面前“低人一等”,致使他们缺乏自信,苦恼不安,自卑,因而心理浮躁,情绪不稳,严重的可能导致性变态,甚至性犯罪。爱之涩的烦恼使不少农村大学生在性心理上产生种种“问题”。
如果说学习、交友等苦恼往往出现在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同学身上,那么毕业后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则更直接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三、大四的学生。是考研,还是就业,众多学子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对那些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来说尤为困惑。很多的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希望继续深造以求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大部分的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毕业以后就要选择就业。然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大学生们直接地感受危机感,而对那些既无家庭背景自身也不具备特殊优势的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苦恼尤为突出,对前途感到茫然。在我们的就业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干扰太多,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背景有无优势、父母关系是否广泛,对于来自无任何家庭背景的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来说,更会深感社会的不公、前途的渺茫,内心极度空虚。
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虽然并不能代表所有农村大学生,但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他们的个体发展影响极大,而且对他们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忧解难,促进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健康发展。
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经济窘迫是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之尽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应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完善以“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从而使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消除心理焦虑。此外,还应努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适当的社会捐助、有偿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资助体系,来减轻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在使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消除“问题”的同时,也避免新的“问题”大学生出现。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进行高校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等的指导,尽快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在启发式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术研究式学习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和发展他们内在潜力,使他们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成功地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从高校实际情况看,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都表现出是“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意志力薄弱,缺乏实际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无疑,这些都使这些“准社会人”迈向社会的“腿”难以提起。对此,高校应特别地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体贴的关心,逐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培养他们未来走上社会可能需要的工作技能,使他们面对着未知的未来,却心中踏实,同时也促进他们在高校更加努力学习。
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由同学们共同参与的校园活动,增进同学的交往。教育城市学生主动接近、理解、关爱农村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大学生,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相互促进。教师更要有耐心和爱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创造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其自尊和自信,消除自卑心理。对此,全国许多高校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又如,寒暑假期间同学们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朝夕相处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还使他们在校期间就密切接触社会。
大学正是大学生处于的“心理断乳”时期,“心理断乳”的内心矛盾令本来就心存困惑的大学生更加迷茫。由于我国教育现状,我国农村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教育欠缺和滞后,他们很多人往往在进入青春期开始就被许多身心问题困惑不解,他们带着大量的身心健康问题进入高校,而身处高校又遭遇更多的“问题”。高校应针对“问题”农村大学生的经历与特点,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定期心理检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
[1] 方文晖,田永静,周仕兴.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N].中国教育报,2003-09-03(4).
[2] 王昊.论农村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J].求索,2004(10).
[3] 伍安春,张旭东.农村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调查研究[J].重庆邮电学报,2000(02).
责任编辑:张彩云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Rural Vulnerable Families
YANG Di
Currently,the whole societ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whose families are rural vulnerable groups.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harmonious society urgently needs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senior specialized talents to study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trengthening this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ly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our universities.
rural vulnerable group;college students;transformation;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444,G479
A
1671-8275(2010)06-0054-03
2010-10-27
杨娣(1981-),女,安徽宿州人,仰恩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