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胜,黄自萍,王 从
(同济大学 a.高等教育研究所 b.浙江学院,上海 200092)
进入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异常迅猛。全球高等教育需求导致寻求高等教育国际经历的学生数目激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估测,现在全世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为1亿3500万,在十年间增加了一倍,主要的增长出现在亚洲和欧洲。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出国学习。从1975至1990年,国际学生的数量从60万左右增加到120万;2000年总数为190万,2006年就达到了290万。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和流动性的增强,国际学生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2000年至2006年,欧洲一些国家的国际学生增加了410,000人,招生比例也有增长,国际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9%,人数最多的分别在英国、德国和法国。[1]
欧洲国际学生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与《博洛尼亚宣言》、《里斯本宣言》和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创建有关。这些政策改革和欧洲公民的概念使得欧盟内部高校学生的流动性增强。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中,欧盟国家一级学位层面的国际学生几乎一半来自其他欧盟成员,其中许多学生并没有注册学位项目,而是参加一年期的交换项目。因为欧洲国家间的语言、文化和教育结构具有相当的差异,这些交换仍代表一种国际教育形式。这种问题也表明了国际学生构成特性界定的复杂性。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于2008年11月17日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7/08年度共有623,805名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占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3.5%。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美国求学,相当一部分人在学业结束后留在了美国,这成为美国构建高技术专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利用国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技术教育模式和经验,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型学历教育新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既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又懂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一个科技、教育、文化和学习无国界的全球化时代向我们走来。大学有了更多跨国、跨民族、跨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的机会,教育资源在流动和重组中放大了功能,学生有了更多的全球就业机会,国际化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是,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给大学发展带来了一些隐忧。在急速的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如教育的商业化和商品化、国外低品质“学位加工厂”涌现、国内人才流失、本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等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各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也对人们的就业以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在开展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同时又要防止其中的种种弊端,是摆在国内各独立学院面前的重要挑战。
高等教育开展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际上是实现人类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方式。从20世纪初开始,特别是“二战”以后,教育资源的共享越来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教育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在理论上和操作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完成了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发到自主、从松散到集中的“进化过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系统的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很早就在推动,如欧共体 1987年发起的欧共体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拟订不同成员国之间的共同课程,自 1987年至1995年间,约40万名大学生有机会在欧共体的另一所学校里完成一个被承认的学习阶段,5万名教师到其他大学授课,1800所大学参加了这一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表的重要报告《教育一财富蕴含其中》把开展国际合作与培养人才、从事研究和提供终身教育并列为大学的四种基本职能,其共同的逻辑基础是教育资源共享。1998年3月,来自欧盟15国、东盟7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的代表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亚欧高校交流论坛”和“亚欧官员对话”,同意成立“亚欧大学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亚欧大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对跨国的课程、学分、学位进行认可,设立信息库,在国家间传播和分享知识,促进国际交流。中国正经历着一个从开始参与其中,到逐渐发挥越来越多作用的过程,中国正成为世界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战略的实施,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正处于广泛征求意见进程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高等教育最大的重点就是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独立学院特别引以重视的问题。而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无疑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学生发展有积极意义。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其次,学习异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开阔视野,有助于转变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克服思维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再次,促使学生自觉地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和验证于实践,在现实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师资队伍建设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师资交流互换、出国访学、聘请外籍师资等方式,交流教育教学理念,切磋教学方法,锻炼和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扩大师资队伍。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极其重要因素。
对内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和良性影响力,对外可以增强国际形象,赢得国外教育界的信赖。首先,通过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得学院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因而在国内的排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这对国内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将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或诱惑力,吸引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地,学院在国内的社会声誉和排名将与日具升。
其次,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程中,既加强与国外相关院校的交流与互动——开展教育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式方法交流、学生学习交流、师资队伍交流,又要坚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统一,立足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发展实际,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对话,并在全球价值中增大自己的份额,赢得国外教育界的信赖,进而不断开拓学院发展的疆界。
独立学院在教育活动中把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视作优化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合作办学大大增强了独立学院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扩展独立学院的国际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尤其是跨国就业和跨文化就业,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从而保证生存优势,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学生异地求学、交换学习可以积累生活或学习经验,建立人脉,提早熟悉对方市场,有助于未来就业、创业或事业的发展。同时,既熟悉了当地的语言环境,又适应了当地的教学方法,大大缩短了中方学生去境外求学的适应时间。这些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大有裨益。这些有过在境外学习经历、有一定视野和抱负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应当是双方互动的方式。然而,当前由于国内一些独立学院简单地热衷于将学生引荐到境外一些高校短期交流学习(亦称“游学”),简单地了解对方的情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和深入了解。如果境外高校学生到国内高校学习生活一定阶段,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相互融合相处对彼此都有更大的好处。因而,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合作方共同努力,依据学生的现状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由于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评估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可操作的程序,并且在国内目前所进行的各类教学评估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往往没有纳入传统的评估体系。对外方合作者而言,教学质量也很难形成严格的约束力,尤其对那些较低层次的外方合作者。因而中外合作办学失去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质量监督和保障机制,同时还带来了传统高等教育中没有的新问题,比如合作办学中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如此一来,维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完全来自办学机构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职业素质。现实表明,中外合作办学在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隐忧,诸如低水平重复、缺乏特色、规模普遍较小、外方合作者资质普遍较低、中介商从中牟利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制约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适龄青年入学率逐步增加,部分省区中学毕业生入学率更是超过50%,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传统高等教育质量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样一个教育质量倍受关注的社会环境中,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的教育质量问题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空间。[2]45-47
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外方合作国家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由于各自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高等教育目的和教育质量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学生入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毕业文凭的发放等各个环节都不同于国内传统教育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外方合作国家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科结构、课程及教材以及学分的确认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国内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学生素质等的差异较大,教育环境及其目的也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和不同给合作办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将合作方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模式与我方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条件下,认真研究中外企业对“桥梁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合作办学,将发达国家高等技术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相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外方往往来自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各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一般比较先进。但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道德取向不同,学生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按照因材施教的观念,把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中国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完美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从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向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其次,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把练习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训练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最后,规范教学活动,通过引入课程负责人制度,完善教材体系,保证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致性。
再次,在培养计划方面,在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上,合作双方要紧密配合,围绕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教材问题进行探讨,从一开始的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布局的引进、教材体系的引进,到教学组织的引进,反复进行讨论,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达到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使学院真正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管理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素、积累经验,使之在比较中对合作专业的课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学生能够学到与当前专业更相适应又更符合中国国情或地区性需要的课程。并努力开发课程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课程的国际性。对于一所独立学院而言,国际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必须培养出在思想、视野、知识、技能等诸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为此,需要积极开展跨国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国际交往能力,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
第四,在教学质量控制方面,注重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控制。首先要加强双方办学机构的约束和监督,迫使合作各方按照一定的模式和办学方向实施教学过程,并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为此,要通过教育法规、行政管理、市场和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来实现。其次,各办学机构要依据自己的培养目标,通过适当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再次,认真周密地制定各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及教学时数安排等。在教学活动开始的前期阶段就必须细致入微,精心设计,确保所要输入的信息尽可能接近最佳值。教学计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本身以及学生学习过程。
第五,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力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大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表明,中外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和人文观念带来混乱,同时给教学管理也带来很大的难度。为此需要加强中外教师和合作双方管理人员的沟通,既保持中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文化的多元性,又让学生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成长。争取做到兼收并蓄,迅速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国际沟通能力的世纪人才。为此,要努力开展双向的师生交流计划,在相互交换学生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间国际交流和相互进修。为了更快、更广推进双语教学,积极支持并定期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积极派遣优秀教师及学术人员到国外攻读研究生或出国进修,定期举行专门的讨论会,积极邀请海外访问学者参与。增强与国外机构的教学科研合作,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从而提高教师的水平,加强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
[1]John Aubrey Douglass,Richard Edelstein.THE GLOB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 The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Need for a Strategic Approach in the US[J].CSHE, 2009,(8).
[2]徐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念与质量控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3]张小玲,施黎英.独立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实践初探[D]//第一届高等教育跨国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