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仕凤
(襄樊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地方高校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困境调查
——以襄樊学院为例
雷仕凤
(襄樊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地方高校绝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持认同态度,认识到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地方高校要推进研究性教学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加强管理,改善教学资源,确保研究性教学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均需适当考虑,但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更值得关注。
地方高校;研究性教学;教学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自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以来,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我国学者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较少涉及研究性教学的现实状况。为深入了解本科研究性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推进研究性教学提供有意的参考和借鉴,有必要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研究性教学开展调查研究。
研究性教学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融入了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发展的教学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教师将研究引入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与自主探索、学习和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2.教学目的——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思维训练,学会知识的迁移或应用,学会研究与探索,发展、培养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基本内容——学科领域、课程内容或现实生活中的研究主题。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面向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可以从学科领域或课程内容中选择研究主题,也可以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研究主题。可以是学科或课程中未知领域的研究,也可以是与学科或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或生活中现实问题的探讨;可以是本学科或课程的研究主题,也可以是跨学科或跨课程的研究主题;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是实践探讨。
4.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研究性教学以研究主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主要采用参与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探究模式等教学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我研究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
5.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变授受式教学为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运用问题教学、对话教学、研讨教学、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6.基本形式——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科学研究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提出问题、假设、想象、实证、检验等方法来认识世界。在研究性教学中,师生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研究、探索并解决学科或课程内容中理论前沿问题以及与学科或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或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不要求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没有研究的重大成果和重大发现,可以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2],也可以是新的创造。
7.师生关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研究性教学中,学生不是被教授或被灌输,而是被指导或被帮助,并以学习的“主人”身份主动、积极地参与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应是引导者或促进者,主要职责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研究和主动探索的情境,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而有效地研究与探索。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教学目标的超越性。“教育的真实目标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3]研究性教学呼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由发展,并将这种发展定位在学生研究意识的增强、研究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上。与授受式教学相比,研究性教学的表现形态具有不确定性,这促使其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再是丰富或增进学生确定不移的知识,而是增强学生以知识为基础的对世界开放的问题意识,是大胆的探索精神与创造性的研究能力。也就是要把学生带入开放的问题世界之中,让他们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养成敏锐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智慧和能力,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的生成性。研究性教学不是终结性教学,而是生成性教学。它虽然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课程教学内容,但更多的是关注学科领域或课程内容的新发展与前沿,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以尊重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我成长需要为前提,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以达到发展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选择或设计是固定的,这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但是其教学内容不只是现成的知识体系,它可能是学科或课程中一直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或全新的问题,也可能与学生当下或将来的生活相关,还可能是工作领域面临的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往往要求教师关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科研为先导,将科研引入教学,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习与研究时的超前意识和敏锐判断能力,始终保持教学和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先进性、工程性、生活性。当然,这种新颖性、先进性、工程性、生活性的问题或课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或再产生,也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成,还可以由学生独自提出,因此,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不是确定的,而主要是生成性的。同时,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师生的探究也可能生成新的探究性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梅滋指出:“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4]探究性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特征。探究蕴含着主动和自主,它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被动记忆与理解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不懈地探究,从而发现真理,得出结论。研究性教学重视教学结果,但更注重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与成长。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与变量,这使得教学具有探索性。教学过程的展开不是教师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究的主题,设置探究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研究的亲身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体悟,激发质疑、探索、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4.教学形式的多样性。(1)研究性教学强调开放性。在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教学氛围之中,通过尝试多样性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这也就是说,研究性教学不需要固定不变的教学形式,更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教学形式,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设计,并且灵活多变,如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对话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学生围绕生成性学习与研究的主题,在教师指导下自由探索,既获取知识,又产生研究意识,形成研究习惯,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2)教学时空的广延性。研究性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场所与课堂教学时间,这意味着教学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学校与社会、生活世界联系,教学的视野绝不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能随时把师生引向对外在的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注之中,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去寻找、发现与研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活动时刻与活生生的外在世界保持联系。研究性教学突破封闭或规范的课堂区域,根据需要到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场所,或者深入企业、社会进行调研、研究、应用,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同时,加强项目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科研训练、学术科技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并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绩效 (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两方面。教学评价的发展性是指将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师特别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介段,通过评价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尽管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更注重教师的课外指导;尽管注重评价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注重评价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对学生学习评价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而是扩大到学生的研究意识增强、研究习惯形成和研究能力提高;不局限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扩大到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意愿、热情和动力;不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扩大到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的本领。
6.师生关系的共进性。研究性教学师生关系的共进性即教学相长性。它要求突破原有的教授与被教授、授与受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教师由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交流者、合作者,“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5],“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研讨、激励、了解、鼓舞”[6]。学生由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和真正参与者,师生在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深层对话。既实现教学中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又以学生为依靠力量,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研究是实证性的,笔者选取了襄樊学院 8个二级学院为样本,此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 250份,涵盖襄樊学院的不同院系,回收有效问卷 240份,有效回收率为 96%。
1.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态度和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信心
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态度和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信心反映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愿意经常进行研究性教学,但是教师对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信心不够明显。当问到教师“您是否愿意经常开展研究性教学”时,回应情况是:“非常愿意”占 28%,、“比较愿意”占 59%、“不太愿意”占13%、“不愿意”为 0。从这一结果来看,近90%的教师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经常开展研究性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持认同态度,认识到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希望对学生“授之以渔”。当问到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信心情况时,15%的教师对进行研究性教学很有信心,55%的教师表示比较有信心。由此可知,虽然部分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有一定把握,但是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则表示出“一般”和“没信心”。
综合来看,愿意与信心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一方面,将近 90%的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是肯定的,愿意进行研究性教学;一方面,70%的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信心较高,还有 30%的教师则信心不够,这表明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特别是研究性教学方面的培训。如果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提高了,研究性教学的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2.研究性教学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关于现行研究性教学的情况,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第一,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状况;第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途径;第三,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和互动的情况。统计中我们发现:(1)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情况较好。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有时或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教师比例分别为 91%、92%和78%,这说明教师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8%)方面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两项 (都在 90%以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2)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途径有学生通过实验或调查撰写论文、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三者的比例分别为 62%、59%和49%。另外,37%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3)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待改善和增进。研究性教学所选专题来源的调查结果表明,专题由教师指定、学生自定和师生共同商讨的比例分别为 41%、14%、42%。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自定选题不占优势,说明教师要进一步让学生独立或半独立地参与研究性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深层互动和共同探索。25%的教师认为学生主动提问的比较多,75%的教师则表示“不多”、“很少”和“几乎没有”。这说明学生没问题可问,或者即使有问题,却不向教师请求帮助和指导,师生互动环节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师生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浅,反映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的状况。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发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要推进研究性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加强管理、改善教学资源,确保研究性教学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均需适当考虑,不过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值得关注。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EB/OL].[2010-09-02].http://www.gxu.edu.cn/administration/ pjzhl/PJWJ/jybpjwjread.php?id=10
[2] BARR R B,TAGG J.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Change,1995,26(6):13-24.
[3] CRU ICKSHANKD R.教学行为指导[M].时 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8.
[4] 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6.
[5] 成黎明,姚利民.关于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6-18.
[6]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N].参考消息,2006-02-22(15).
Research on D ifficult Pos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Advanc ing Research ing Teach ing: Taking Xiangfan University asAn Example
LEI Sh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Researching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which is admitted b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carry researching teaching forward,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group.Mean2 while,it is imperativ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teach2 ing resources.All in all,every factor had better be taken into account,especiall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an2 agemen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searching teaching;Ability to teach
G642.0
A
1009-2854(2010)09-0077-04
2010-08-03
襄樊学院校级研究项目(2009jy02)
雷仕凤(1965—),女,湖北随州人,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刘应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