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再认识
曾成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乃融会东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学说加以独见创获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指导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笔至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在促进当代中国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自觉地运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弘扬民族复兴、民族平等、民族统一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作用,形成新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
孙中山;民族主义;当代中国;两岸关系;国家认同
在中华民族由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作为伟大的先行者站在前列,留下弥足珍贵的丰功伟绩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遗产。他所创立的功业,成为后人继续前进的起点;他的思想遗产,也在后人的学习继承中被发扬光大。面向未来,如何推进孙中山研究,章开沅教授主张实行三个“寻找”,即“寻找真实的孙中山”,“寻找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风格”,“寻找对孙中山的新的理解”。[1]所谓寻找新的理解,就是研究者通过学术研究,提出新看法,得出新结论。学术研究无止境,研究主体不同,时空语境有别,势必产生不同的见解和体认。以再认识而形成的新理解,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巩固或者改变人们的历史记忆,形成新的心理认同,并转化为社会动员的力量。这既是学术研究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之所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孙中山阐述最早、在其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中具有关键地位的组成部分。两岸三地乃至海外学人持续关注,用力至勤,成果至丰,其间见仁见智,难以尽述。①然而,尽管如此,基于前述寻找新的理解的必要性,笔者仍以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为题,再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萌生于19世纪后期他酝酿开展民族民主革命之际,前后历40年,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并与民权主义思想、民生主义思想相统一,形成融会中西、彰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者已经形成大体相近的看法。一般认为,从1883年中法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第一阶段,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先是表现为传统的华夏民族意识,继而主张“革命排满”;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到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为第二阶段,孙中山先是主张五族共和,继而主张民族同化,实现融合各民族而形成中华民族;1919年到1925年为第三阶段,孙中山对外主张谋求世界各国间的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对内主张国内民族平等,少数民族有权自决自治,进而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族主义,以国族主义这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去获得国家的发达和种族的生存。
探讨思想理论的流变,需要进行阶段划分,以便厘清其演变过程及其内部关系。但是,正如论者所指出,复合型与多变型历史人物思想阶段的划分,就像对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做出分期判断,并不容易确定,任何年份不过是一个近似符号,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思想变化情况。[2]上述三阶段的划分,也不排除存在这种情况。不过,任何的划分只可能是相对的,实际上难以完全达到精准。只要有利于人们明确认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分别蕴含哪些基本内容,那么,这样的阶段划分就是有价值的、合理的。
初创兴中会,孙中山就提出“振兴中华”,而且他平生的抱负和志业始终在此。总起来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依时顺势而变,前后阶段的内容区别多多,但总有一些概念不变。如果说这些不变的概念相对也有变化,则是变得论述更准确、观点更鲜明、思想更激进。实现民族复兴,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的直接目的,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统一,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精髓。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演进的最后阶段,民族平等,一方面反映为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另一方面反映为对内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并可以自决自治。民族统一,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并进而努力于精神和文化的陶冶,建设一个超越汉族、融合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国族——中华民族。他把民族统一与领土统一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
研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不能不联系现代民族理论。现代民族理论产生于近代化进程中的西欧,经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传播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影响。据邵宗海教授介绍,民族主义理论曾经被西方学者划分归类五花八门,最具代表性的是克莱顿·海斯(Hayes Classfication),他将民族主义分为人道民族主义、雅各布布宾民族主义、传统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整合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综观各种民族主义,其内涵要点大致不出以下几种:民族主义是一种过程;民族主义是一种认同;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或概念;民族主义是一种有系统逻辑的思想体系;民族主义具有主权在民的精神;民族主义具有自由平等的内涵;民族主义强调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主义强调宗教、语言与文化的同时,更鼓吹人民总意志;民族主义追求国家更强更富。以其为参照系反观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确如孙中山本人所论述的那样,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有对西方学说制度的吸收,还有他本人兼东西方思想所独见创获的成果。②
这样,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在东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本来存在差异的条件下,按照西方学者划分的类别,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号入座,既十分困难,也是不必要的。假如一定将其归类,不妨另辟一类,以“实践民族主义”为名好了。孙中山不是学问家,不是为明辨学理而探讨,而是为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探讨,是以实践为其特色的。
西方民族主义中相当长时期占主导地位并迄今不衰,是所谓民族国家理论。它主张把民族地域与国家领土统一起来,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这在由中古转向近代的西欧,具有反封建、反教会、反帝国、反殖民的指向,合乎建立资本主义民族市场的需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多民族共处乃普遍现象的现实社会,试图完全按照这个古典理论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并不符合多民族共处的实际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孙中山最初按照这个理论思考过,但最终并没有奉行这种主张。他所憧憬的、所致力于开创的民族国家,不是西方民族主义的古典理论所倡导的那种单一民族国家,而是在由古而来的版图上,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精神纽带,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中华民族的现代民主国家。与民族国家理论直接联系的民族自决,孙中山也不照单提倡。因为在多民族共处的国家里搞民族自决,其结果,大多只会以民族分裂而告终,这有悖于他民族统一、国家统一的一贯主张。孙中山对于民族自决,仅限于在弱小民族的国家对其宗主国自决的意义上使用。
新旧世纪交替的时代,全球化浪潮铺天盖地,席卷世界各个角落。“冷战”结束,多极化风行,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版图。全球化与多极化使新一波民族主义运动风云际会,不仅继续活跃在政治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孙中山晚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重点由国内民族问题转向了对外,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争取中华民族的国际平等地位。他的对外“打平等”的思想,鼓舞着革命政党和各族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而不懈奋斗。当今,国际格局形成一超多极的局面,相对于“冷战”,国际形势是缓和了,但是,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平等因素甚多,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新秩序任重而道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要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在双边和多边国家交往中,坚持地位平等,在国际组织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经济上与交往对象实行互利双赢;在文化上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维护自身文化安全;以和而不同的理念,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并为之不懈努力。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阐述“大中华及其共荣圈”写道:“对中国政府来说,所有的炎黄子孙,即便是另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是中华共同体的成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应服从中国政府的权威。”[3](p183)这完全不是事实,当代中国政府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对于海外华人而言,所谓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不过只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并非国家认同。民族主义包含着自身民族优越论的因素,它可以助长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有可能成为排外的借口。弘扬民族主义精神,的确也要防止简单武断的排外行为,不为所谓“中国威胁论”添口实。
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接受了这个概念。中华民族作为“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现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正确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就要进一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国内民族平等的主张,切实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的创举。根据这个制度安排,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性与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相结合,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一个民族可以在其聚居的几个地方分别建立自治地方,也可以由几个聚居的民族联合建立自治地方,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民族区域自治格局;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实行自治的民族,在其自治区域内,既行使管理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地方国家事务,又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既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又是一级地方政权;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划定民族自治区域,以实行自治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根据当地的民族组成和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使其有利于加强自治地方内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和经济上的互济互补。[4](p230-235)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中国少数民族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绵延的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的完全消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长期存在,以及国际势力影响下,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分子势力合流所形成的威胁短期内不易消除,都可能产生新的民族矛盾。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除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深刻认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以外,主要靠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加以解决。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就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
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与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与美国总统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相通,三民主义本身是一贯的,必当同时并行。他指出:“如果把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同时解决,用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一定可以把现在的中国变成庄严灿烂的中华民国。”[5](p5)据此,周世辅教授揭示:三民主义是一个整体,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相互依存,密切融合。其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整体亦须依部分而发挥其功能。邵宗海教授亦进而得出结论说:“检视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内涵,在实质上就可说三民主义以民族主义的意念作为基调,进而推展到整个思想与理论的层面。”[6]
可是,我们过去对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在联系,认识并不足。基于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内部联系,固然难于找到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是,着力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自觉地把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真谛。
孙中山的思想学说是台湾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人民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联系到祖国和平统一这个现实问题。周阳山教授研究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以及民族主义在其中的位阶与顺序,认为“解决民族问题,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实为三民主义三大课题之首。这不但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也是二十一世纪两岸统合的重要标的。”[7]换言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仍然具有密切的内部联系。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内战造成并延续下来的政治对立,没有改变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可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台独”势力日渐孳生,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尤其是后“两蒋”时期,愈演愈烈。“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废除国统纲领、“去中国化”、联合国“闯关”等等,旨在谋求“台独”的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了两岸关系,加剧了亚太地区局势的紧张。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自然成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首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都不符合孙中山的遗训,也不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反独”是从消极面着手,那么,“促统”则是从积极面着力。两岸分隔半个多世纪,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统一之路历经艰难险阻,当在预料之中。但是,依靠两岸同胞的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必定出现。2008年台湾地区实现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新的转机,呈现和平发展的前景。眼下,两岸已经直接“三通”,如果达成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共同抗击世界性金融风暴,实现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更必定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根,切实加强文化交流,也必定有利于两岸人民增进民族情感,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日益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人员来往密切了,共同利益扩大了,相互关联度就会相应得到提高。正如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所说,两岸之间,同的部分愈来愈多,异的化解的可能性也愈来愈多。如是,和平统一的基础自然也就会一步步巩固下来。
两岸的统一,最终要归到国家体制安排上来实现。大陆主张“一国两制”,而在台湾,即使赞同统一的学者,也认为这个设计与当下台湾主流民意难臻一致,故有“一个中国,多元体制”、“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等等设想。③这也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不过,只要两岸民间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并予以坚持,就构筑了有利于达成政治互信的基础。建立了“一个中国”的政治互信,相信总会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已经回复到“九二共识”的正确轨道,达成了和平发展的前提。2008年底,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六点主张,其中第一条就是“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2009年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率领军方人员遥祭黄帝陵,近日驳斥日本在台人员公然发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吴伯雄先生关于“台湾的2300万人都是台湾人,但同时也是炎黄子孙”的宣示,都可以看作是坚持“九二共识”的积极、正面体现。在民间,新近成立两岸统合学会,张亚中教授提出在文化、社会、经济、金融、国际空间、两岸和平协议等方面实行“两岸统合”的构想。民间社会这样的活动,也是有益的呼应。我们应看到,祖国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抓住难得的机遇,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洽感情,累积互信,终会积久为功。我们深知,“和平统一”是和平地实现统一,不是两个选项“和平”与“统一”,也不是只讲和平而撇开统一。
孙中山身后,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但是,岁月不掩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熠熠光辉。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说明事物,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在促进当代中国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自觉运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弘扬民族复兴、民族平等、民族统一这样一些核心价值,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作用,形成新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势在必行。运用总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只要符合孙中山思想的精神特质,不做武断的、牵强附会的结论,就应当被认为是合理的。
注释:
①拙文《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概述》对近三十年大陆学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介绍。参见《孙中山与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父纪念馆,2007.
②参见邵宗海《中山先生与民族主义思想》一文,入《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父纪念馆,2005.庄明哲教授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从种族民族主义经文化民族主义而成为公民民族主义。参见其《中山思想与近代民族主义理论》一文,入《中山思想、多元文化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父纪念馆,2008.
③参见周阳山.孙中山思想与统合论[A].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Z].台北:国父纪念馆,2005.刘焕云.全球化时代孙中山先生民族思想与两岸和谐发展之研究[A].全球化与两岸社会发展[Z].台北:国父纪念馆,2008.
[1]章开沅.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郭金佑,蒋金晖.五十年来大陆学者关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0,(4).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邵宗海.中山先生与民族主义思想[A].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Z].台北:国父纪念馆,2005.
[7]周阳山.孙中山思想与统合论[A].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Z].台北:国父纪念馆,2005.
K257
A
1003-8477(2010)02-0105-04
曾成贵(1954—),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 高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