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李 婧
(1.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107)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李 霞1,李 婧2
(1.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107)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对高校课程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在课程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无法代替师生间高投入的学习状态。国际关系理论课程是高校国际政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进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发师生间的高投入学习状态,获取良好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国际关系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现代教育技术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使用,与“教育技术”在本质是同一个概念。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可谓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或描述。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为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这使得教育技术带有更加明显的时效性与现代性特色。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高校课程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这种图、文、声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使学生受到多维刺激,这一点对高校学生养成对专业课的自学兴趣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突破了计算机与其它电教设备之间的界限,能对各种数据,包括声音、图像、文字、视频进行处理,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的工具性和交互性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情景,借助于活动的、直观的画面使课本上无生气的内容“活”起来,由于其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均势理论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配合教材和教学大纲,把冷战时期全球的军事力量对比,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情况用地图、语言讲解、视频等具体生动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能力、兴趣和热情。
(二)为交互型教学提供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教学在高校中成为现实,构成辅助课程教学的主要平台,也为交互型教学提供了策略空间和发展路径。与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教学是师生交互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交互型教学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动态性,师生之间时空分离、教与学过程分离,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承担着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诸多角色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课程的发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成为现实,对促进交互型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和有效的平台,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无法代替师生间高投入的学习状态。
(一)高投入学习状态
很显然,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教学中忽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甚至排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在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促进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再大也是工具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现代教育技术无法取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投入学习状态。课程学习状态可分为高投入学习状态和低投入学习状态。高投入学习状态通常指的是将全部精力、智慧和心理资源都汇聚于课程的问题解决上,这种专心致志能够引发出巨大的内在动力和热情,促使思维顺畅,使问题迎刃而解,高投入学习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低投入学习状态是一种被动回应的消极学习状态,表现为对课程问题不能够集中精力,缺乏热情,思维混乱或者干脆不进行思维,不能够解决课程问题。其实,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之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有高投入和低投入学习状态之分。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完全消解学生的低投入学习状态。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区别仅在于对信息技术的信赖程度不同。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需要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还需要创设出使学生进行高投入学习状态的条件与环境。
(二)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
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这里可以使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高投入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由认知领域(1956)、情感领域(1964)和动作技能领域(1972)组成。认知领域的目标分成6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简单地讲,知识是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领会是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应用是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分析是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综合是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评价是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课堂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领会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这类低阶目标,课堂教学的目标还包括更重要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等这类高阶能力。课堂教学的本质目标在于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为个人的智慧,即转识成智。
国际关系理论课程是高校国际政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进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发师生间的高投入学习状态,获取良好的教学目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知识的讲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学设计者,超越传统的教师主导角色,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力与能量。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淡化甚至取消说教性的内容,扩大与学生交互学习的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为国际关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和更大的可能性,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普及,高校里学生因为其年轻接受新事物更快,其信息检索能力不比教师差,有的甚至更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教学,包括所学课程的性质,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的任务及问题,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时间,学习所需要的材料、资源及环境,学习过程的进行及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概述、明确学习任务与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媒体整合学习资料、课内学时与课外准备的衔接及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的评价。首先,老师给出课程标题,并进行课程概述,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介绍国际关系理论四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涉及英国学派、批判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的任务及问题包括把握各理论流派的生成和主要内容,比较流派之间及流派内部理论的差异,揭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脉络是什么,并对既有理论提出学术批判。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初步具备应用和批判现有国际关系理论的能力,为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学习计划时间为一个学期。学习所需要的材料、资源和环境包括教材、教师特别推荐的教学资料,国际政治研究网页,另外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鉴别相关的网络资源。提倡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提示学生注意信息发表时间、资料专业倾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课上分组和选题,在互联网上检索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了解每一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结合教材及教师推荐的相关资料制作出研究阶段小结,并形成PPT文档。在整个研究阶段,教师、同学通过课程的专题网站论坛和QQ群在网上进行讨论,保持联系。课内学时的主要工作可进行各研究阶段小结展示,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选题进行共同讨论与教师点评。课内学时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整合资料、网站,在课程网站发表,共享资源,交流观点。并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方面包括以下内容: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分析,针对资料形成个人的见解;小组合作及个人学习情况;形成研究阶段小结情况以及在班内展示和交流的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高校课程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并为交互型教学提供平台。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无法代替师生间高投入的学习状态。高校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教师应当成为教学的设计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讲授者。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进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国际关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概述、明确学习任务与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媒体整合学习资料、课内学时与课外准备的衔接及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注:本文系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J09xh09)
[1]潘振宽.现代教育技术[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7):2.
[2][美]B·S·布卢姆,罗黎辉、丁证霖、石伟平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一分册 认知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