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对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启示探析

2010-08-15 00:52魏志红
关键词:主体活动发展

魏志红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主体教育对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启示探析

魏志红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教育是以教师、课本和知识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多,自下而上的少”,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服从而不是创造,致使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足够的尊重,自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兴趣爱好不能充分发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的个性意识、自我意识逐渐苏醒,随之而来的“人的主体性”的讨论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文章主要从对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主体教育的特点的剖析,来分析主体教育对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

主体教育;基本观点;特点;作用

前言

1981年,顾明远先生明确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论点,引发了教育界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大讨论;1992年,王道俊、郭文安先生正式提出了“主体教育”的概念。随后,北师大的一批教育专家王策三、裴娣娜、周玉仁、刘秀英等开展了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验。主体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萌芽,到90年代初正式开始实验,至今共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主要从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特点出发,试图分析一下主体教育对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

1.主体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观点

1.1 主体教育的涵义

关于主体教育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论。有研究者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并且提到“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更有学者认为教育主体性问题明确地说是教育主体哲学,也即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更有学者对主体性的弘扬与反省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指出“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带来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带来了财富的分配不均及相应产生的心态失衡,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性的能动发挥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反而失落了人的主体性。”也有研究者对主体性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完善”,并说“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机制”,应依据“活动性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际操作,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有的研究者提出,“主体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它的各种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这是学术界对主体教育内涵的较新解释。

由此,我认为,主体教育是一种基于主体哲学(探讨谁作为教育的主体)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活动的阐释,它首先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其次可以称之为一种教育观念,与它相对的则是依附性教育或客体教育。

1.2 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

总的看来,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可以分为三个:(1)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2)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3)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那么从主体教育的观点来看,这正符合新课改的观念。教育教学如果脱离了人,将无从谈起。作为一种活动,它必然有主体和客体,而在教育活动中,无非就是人,无论教师抑或学生,都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为主体教育的目的,其中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是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方式和保证。在目的上,要发展受教育者(这里主要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承认并尊重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使之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达成受教育者的质的飞跃。所以在现在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2.主体教育的特点

2.1 主体性

这是主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教育的主体性意味着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自始至终要把学生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主体,而不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来看待,更不能把学生看做教育的附属物。相对应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主体性的一面,但相对学生而言,只是处于客体的地位,就像前面所说的,教师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教育环境,并且是一种有充分准备的环境,是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来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并且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与否主要看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就像矛盾论所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外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推崇“主体间性”的教师和学生地位观,意思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我认为这与古代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相长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教师教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学习、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也为以后自己教别人知识奠定基础。

2.2 发展性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水平,或者说是潜在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对于教学最大的启示是,最佳的教学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主体教育,就是如果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不要消极地适应现有的发展水平,而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断将其转化为现有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发展。

2.3 能动性

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通过学生这个特定的主体来发展,这是主体教育的内涵之一,这就必然意味着主体教育必须具有能动性。作为主体教育主体的学生也必须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比如性别、性格等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主体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4 自主性

自主性是主体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主体地位的一种证明,是主体权利的一种认可。主体只有在认识了自我选择的权利并合理利用这种权利后,他才能够不受他人和命运的摆布而对自己负责。将这种法律的观点寓于主体教育中,就是主体教育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在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的同时,必须顾及学生这一主体,要善于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合理选择。

3.主体教育对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启示

3.1 树立现代的教育本质观—— “教”和“育”的并行发展

传统的教育把“教”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师观把教师的主体地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表现出来的特性。的确,教师的主要作用无非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不断地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除了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外,还要教授给学生人生的意义。主体教育思想,看到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在于:它使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教育不仅包括“教”(教知识及其他),更要重视 “育”(培育良好的人格及品质)。在主体教育思想看来,教师教得怎么样,不仅要看他教会了学生什么,更要看他是否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以及为什么学。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学习与生活活动的主体,只有在这种“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教育活动才能达到我们期待的目的。

3.2 鼓励我们探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科学”和“民主”的新型模式

主体教育思想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相应的教育管理模式作为保障——“科学”与“民主”并行的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为教师和学校实施主体教育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不管是“柔性管理”、“模糊管理”、“人性化管理”,都是在尊重教师的教育者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激发出老师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管理转为主动地参与管理。在这里,教师管理行为应该多一些民主参与,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唱主角。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主体,在日常的班级及学校管理活动中,也要把学生当主体,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管理自己。

3.3 引导我们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活动模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主体教育提倡的 “主体性”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兼顾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三尺讲台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神坛”,但是在现代管理学中,更提倡平等的参与,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帮助学生打破对教师和教材等权威的盲目崇拜。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能越位,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轰轰烈烈的进行的“指导——自主学习”模式,就为我们研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结语

综上所述,主体教育理论这个概念的提出虽然可能使人感到陌生、唐突和抽象,但我们不难发现教育领域对如何调动和培育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刨造性的探索以及为此而进行的种种教育改革的探索,历史上早已开始,如古代中国孔子的“启发法”,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这方面的宝贵经验总结。文艺复兴后,诸如对儿童的天性、素质、潜能、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对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认识和对如何组织教学与教育过程,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取得更多收获的探索;对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道德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的研究;对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认知与意向、教育与发展等关系处理的变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些方面的探索与进展实质上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的。历史事实说明,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从自发摸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深入到比较自觉地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理论的过程。因此,我一直比较推崇关于主体教育的定义的说法,即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应侧重于教育思想与原理的阐述,而不应着重于教育的具体方法、方式的探讨,它应以涉及教育的主体性的一切教育领域为对象,既包括微观的教育过程又包括宏观的教育事业的管理,而不必囿于教育学的框架。

[1]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刘可钦与主体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1).

[4]王道俊.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J].教育学报,2005,(10).

[5]郭文安.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6]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1).

[7]裴娣娜.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及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4,(6).

猜你喜欢
主体活动发展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