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凰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418008)
浅析地方文献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范瑞凰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418008)
地方文献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先导;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地方党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拥有丰富地方文献信息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现代化的特色馆藏服务。
地方文献;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作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关键,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而地方文献是以区域内容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包含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量原始文化素材。实践证明:地方文献不仅能为农村的生产发展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还是村容村貌维护和建设、乡风民俗弘扬、民主管理推进的文化基础和资源保障。本文就地方文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和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谈点看法。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早已有之。国际上,韩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举世公认,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我国早期出现在上世纪初的由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发起的新农村建设是以普及和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建国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很多憧憬和初步尝试,受时代所限带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新形势下按照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的全面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各有侧重,但都离不开地方文献,即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借鉴和利用。由于地方文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反映了地方事物的真实面貌,尤其湖南“形成了新时期湖南人‘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1]因而它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有: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开发又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文化是特色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地方特色产品和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大多来自地方文献。生动传说讲述着特产的来历及其特点;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吟诵着古诗名赋。只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使之融入特色产品和旅游活动之中,才能使特色产品、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才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沅陵县碣滩有机茶的开发。据计载“沅陵产茶,历史悠久。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武陵七县辖沅陵县。[2]1972年,碣滩茶曾受到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赞许,并被誉为“中日友好茶”。碣滩茶曾多次被评为湖南名茶;并于1991年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载入《中国名茶录》;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等。但此后几十年,碣滩茶一直“有价无市”。1997年,“碣滩”商标遭到四川绵阳一家小公司抢注,引起茶界震惊。为此,沅陵县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查阅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对沅陵县的茶产业发展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发展茶产业的规划。2004年,县政府花巨大代价购回“碣滩”商标权。并申请商标保护,委托日本茉莉花公司在日本注册,后又在欧盟申请注册。同时携手湖南省茶业公司,组建沅陵碣滩有机茶开发公司,当年改造有机茶园3000亩,由湖南省茶业公司代理出口,碣滩茶重现日本超市,创汇达30万美元。碣滩茶已相继通过日本“JONA”和欧盟“IMO”有机茶认证,优质有机茶园扩大到1万亩,成为我省最大的有机茶基地。碣滩茶产业化建设已于2006年被省政府列入湘西地区产业建设规划,并逐步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从沅陵茶产业发展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县志等地方文献是“碣滩”茶品牌恢复、建设和产业发展决策的根本依据。可见,地方文献是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反之,如果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地方文献资源做先导,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就缺乏佐证。
又如沅陵县二酉洞的旅游开发。据沅陵县志记载“二酉洞位于乌宿乡境,酉水、酉溪交汇于前,悬崖峭壁,半山有洞其中,名二酉洞,高2米,宽12米。相传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博士官伏胜冒着生命危险,从咸阳偷运出书简千余卷,辗转跋涉,藏于二酉洞中,使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2]据史料记载,除了二酉藏书外,二酉山还曾建有善卷堂、仰止亭、翠山书院、妙华书院等。二酉藏书传奇的故事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引来无数人万里朝拜的同时,也引来了大批投资商争抢二酉山的开发。来自张家界曾引资开发天门山的湖南金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慧眼识珠,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一举拿下二酉山的开发权。组建了二酉山旅游开发公司,现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起了二酉码头、进山大门、藏书大道、栈道、游道、二酉飞阁等。已被毁坏的伏胜宫、善卷堂、仰止亭、藏书飞阁、翠山书院、妙华书院正在逐步规划恢复,还将投资5000余万元。现在前来追思缅怀先贤圣迹的游人络绎不绝,二酉山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二酉洞旅游项目的开发说明,地方文献的相关计载是旅游景点恢复、开发和特色文化内涵挖掘的重要依据。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观体现,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村容整洁,是指村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实现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适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不是大拆大建,不是简单的推倒旧房建新房、盖新楼,也不是简单的农村城镇化或全部楼房化而变成“城市”。“村容整洁”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工程,是有步骤地通过村庄整治和合理的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村容整洁”和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我国农民居住的分散性、随意性,是自古以来存在的显著特征。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对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以及管理上的缺位,也是造成村容不整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居住集约化为突破口,达到集约和节约的目的,既能加强农户之间的紧密性联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便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降低通电、通信、通气、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公共设施的管理成本,便于集中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便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等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农民的适应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广大农村地理条件不同,山水形态各有千秋。在进行村容村貌规划方面,免不了以某一特定地方的风俗民情作为背景,或是以某些历史人物、事件的典故对象作为重要依据。地方文献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人文内涵,它可以为村容村貌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原始依据、为村镇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我市新农村建设中侗民族村落的规划设计就是生动事例。怀化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侗族占全国侗族人口的30.4%,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怀化就占三个半。我市侗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村容规划就取材于该民族的真实生产生活,把侗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和风雨桥、鼓楼、凉亭等所谓侗族三宝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保留大多依山傍水而建的传统。这既不失民族古朴典雅传统,又体现现代农村习气风格。该规划出台后,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除此之外,地方文献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还很多很广,它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方方面面,如“:盐文化”“、茶文化”等等,包罗万象。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地方文献的内容。地方文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地方文献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因此,在各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劲潮流中,在市场经济对文化信息的依赖和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新形势下,地方党校图书馆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搞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三农”问题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要解决贫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即人的方面入手,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素质,实施文化扶贫。杜定友先生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乡帮文化,发扬民族精神”。[3]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和热爱乡土的教育活动中,地方文献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开展争创文明村镇、文明户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赌博风,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全力,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如芷江县志记载“据《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载:为纪念芷江抗日受降,民国35年2月,国民政府拨款在原址签字房侧修建受降纪念坊,此坊四柱三拱门牌式建筑。此坊于1966年‘文革’时撤毁。1985年由省、地拨款按原样复修”[4]。现在,抗日受降纪念馆,由于珍藏和陈列有丰富的革命文献和文物,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国家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单位、学校组织前去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由于芷江受降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个抗日授降纪念馆,所以,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友人专程到芷江来参观抗日受降纪念馆。同时,馆藏中所陈列的当年老百姓支援抗日的图片、实物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湖南电视台热播的《血色湘西》中“竿民”抗击日寇视死如归的壮烈场面,是激励农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具体生动教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地方文献记载,芷江受降坊及其纪念馆就无法复建,也就难以为新型农民的培育提供活生生的教材。
加强乡风建设和推进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民主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农村乡风建设和民主管理还存在与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因阶级阶层利益集团的复杂而决定的复杂性和因外部条件不充分、农民自身条件的有限而导致的艰难性等,这既决定了农村乡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又决定了农村乡风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特色。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乡风建设和推进管理民主,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实现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机制。即所谓“四民主”、“三自我”,其实现形式和根本目的是实现村民自治。民主自治思想源于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但村治制度的真正实行是在近代,是在民本思想上升到民主主义思想,并广泛传播之后,其间,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传统虽然是封建和专制的,但其发展方向却是民主的和自治的。因此,地方文献关于历史上的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记载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和民主政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如侗族的侗款制,作为侗族社会特有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形式。它是为了维护侗族地区正常的社会秩序,确保本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社会内部产生一种军事联盟性质的、以地域为纽带的民间社会组织。《侗族起源》中说:“古时人间无规矩……祖先为了立款约,订出侗乡的规矩。[5]”它由款组织、款词、款活动组成。侗款组织实质上起着对内组织和管理社会、协调民族内部矛盾,对外共同抵抗来犯者的作用;它的立法、司法都一定要通过村寨民众来商定盟誓施行,可以说是群众公约;款首是民主协商产生的,民主执法,不存在一两个人说了算的情况,款首和款民是平等关系,款首没有特权,服务以义务为主;款约有“石头法”之说,意即不可碰撞的。它具有鲜明民间自治性、群众性、民主平等性、权威性等鲜明个性。实质上是侗族习惯法性质的法治文化。现在,款约意识在侗族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老年协会、村规民约作为款文化的一种延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民俗的塑造和教化作用是相对于个体层面而言的。我们知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障,民主管理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抓好管理民主,就能够集中反映群众的意愿,能够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类矛盾,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基层管理民主制度,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让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从而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保障。
[1]刘建成.走向富民强省的历史跨越[J].湖湘论坛,2010,(2).
[2]沅陵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沅陵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3]卢中岳.杜定友对文献工作的业绩与评价[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4).
[4]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芷江县志[M].北京:三联书店,1993.
[5]吴祥雄.湖南侗族风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3,(12).
C95
A
1009-3605(2010)03-0042-04
2010-04-14
范瑞凰,女,湖南洪江人,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地情资料。
责任编辑:秦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