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芝兰
(中共宁乡县委党校,湖南宁乡410600)
新时期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高芝兰
(中共宁乡县委党校,湖南宁乡410600)
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速度、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紧迫性;在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要素范畴;在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成为当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音。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就在于社会,就在于群众。”[1]尤其基层领导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承担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村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任,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速度,直接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党中央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基层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本乡镇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抓落实的能力引入科学执政,推动科学发展、领导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农村改革发展要少走弯路,更要科学发展。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提出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第三次升华,作为一种前进中、发展中的理论,需要不断深化和延伸。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能力”,不仅回答了“如何领导发展、如何落实发展”的问题,而且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化和延伸。只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能力,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领导农村经济发展。
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的始终,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能力至关重要。科学执政能力既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丰富和拓展,又是对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在科学研判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履职、总揽协调各方等方面,处于“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的境地。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短板”和“瓶颈”。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能力已经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力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现实。
每一个基层领导干部面对的工作都是十分繁杂、十分具体、十分艰巨的,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边“高压线”越来越多,基层干部的角色越来越难演,各方面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要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科学执政能力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特殊历史阶段赋予基层领导干部的特殊历史使命。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应当高度关注科学执政能力建设,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重点加强和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理解能力。科学执政能力实质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和推动实践的能力。基层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掌握新时期党的重大理论作为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习能力决定工作能力,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能力决定着科学执政的实践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愈准确、愈深入、愈完整,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愈有效。当前,正值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方法学深学透、学懂弄通,而且要联系实际学,在工作中运用,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坚持靠民发展、为民发展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首先要解决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无论是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促进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等等,都要有善于集中民智,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我们善于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因此,基层领导干部要学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克服上热下冷的现象,做到谋划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农村改革发展上来。坚持自觉为民发展。首先,在加快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无论是落实政策、出台政策、作出决策,要着眼于惠及全民,充分考虑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其次,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坚持“效益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使效率与公平并举并进;再次,不要与民争利,在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的权衡上要让利于民;最后,善于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学会先“雪中送炭”,再“锦上添花”,把有限的资金和财力用在解决百姓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上。只有以民为本,科学执政,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三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农村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群众的“钱袋子”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做到:一是谋划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发展”来进行,集中全部精力抓经济;二是学会在市场经济中求发展,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我们的科学执政能力体现在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把农业发展抓上去,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上去。因此,在工作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我们各部门、各乡镇实际,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域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具体讲,一要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二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以工业的理念谋求和带动农业跨越式的发展;三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快速发展。
四是依法执政的能力。基层直接面向群众,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同,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民主法制建设能否顺利推进。《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颁布以后,“民告官”案件逐渐增多,从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不愿告,已转变为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在执政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的问题。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努力做到学法、懂法、用法。
五是善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能力既是科学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又是更能有效执政的条件。当前,基层领导干部处在一个形势多变、突发性事件增多的时期,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时有出现。能否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妥善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严峻考验。要保证和谐发展、平稳较快发展,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应对各种危机,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矛盾、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要善于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说第一句该说的话,做第一件该做的事。对于群体性事件,要注意把握“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的规律,以免把本可控的局面演变为不可控的局面。
六是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弹钢琴”,坚持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坚持统筹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要素、各个群体、各个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共处,切实避免单打一、顾此失彼的“发展”。
新时期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能力,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更新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其主要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和探索。
一是勤学善思,争当思想解放的先行者。要通过勤奋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成为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懂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型领导。要善于运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培养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竞争、一种修养的理念和习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二是勤于调研,争当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者。什么是科学的发展,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现实的县情、乡(镇)情能够承载什么样的发展,这些都必须靠领导干部以扎扎实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科学的决策。“多谋”才能“善断”,那种“领导定调子、办公室出点子、基层找例子”,“隔着玻璃看,坐着车子转”的调研,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努力做到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从不必要的事务性活动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调查研究,抓大事,谋大局,处理好农村改革发展中棘手的重大问题。
三是总结经验,争当开拓创新的推动者。科学执政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领导者对经验的总结、提炼、升华,包括吸取以往失败的教训。基层领导干部要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心系群众,争当有亲和力的领导者。领导科学发展,需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善于借助各种渠道和场合,与群众沟通、对话、交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因为群众在领导心里有多重,领导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心系群众、有亲和力的领导干部,理清的发展思路和作出的科学决策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和理解。
五是善做善成,争当重要决策部署的执行者。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狠抓落实。执行力是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生命力。要使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克服应付型执行、机械型执行、选择型执行、实用主义的执行、有头无尾的执行等不良作风。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走因地、因时、因事、因人制宜的科学执政之路,敢说敢干、敢抓敢管,不能只当“二传手”、不当“扣球手”。要克服那种“会议开来开去、领导批来批去、文件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官僚主义作风。敢于较真、不和稀泥,雷厉风行“马上办”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拥有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执政勇气和本领。
六是总揽全局,争当善于统筹兼顾的战略者。基层领导干部眼界要高、思路要宽,特别要善于运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系统思维方法来推动工作。首先,“十个指头”的任务、职责要明确。领导者要在分解任务、明确职责上下功夫,千万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否则就会陷入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无法统筹全局。领导者只有懂得授权授责、层次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超脱指挥,治事有方。其次,“十个指头”都要有劲头。领导者要能够把部属和群众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如此才能实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目标。再次,“十个指头”要相互配合。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来说,一方面,要善于协调,合理安排工作节奏,善于解决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各个方面的工作张弛有度、配合有序、步调一致、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要善于通过学习来提高团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十个指头”之间能主动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1]徐晨光.党的建设与执政安全[J].湖湘论坛,2010,(6).
D2
A
1009-3605(2010)06-0049-03
2010-09-25
高芝兰,女,湖南宁乡人,中共宁乡县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秦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