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试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途径与模式
周勇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在相对平稳缓和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对世界农业经济的影响仍将是全面的、深刻的、持续的,也为新农业革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产业化。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契机;途径;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业经济经过一系列改革和积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 2/3 以上,我国农业不但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满足了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目前农业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诸如农业经济体制落后于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生产数量减少且结构单一,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且生活相对贫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发展普遍缺乏后劲等等。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影响,二是供给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中国农业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根据历史经验,世界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孕育出一批新兴潜力产业。农业因其对危机的反应速度明显滞后,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的产业特征,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后危机时代为中国农业产生革命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伦理空间。伦理作为人们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在崇尚经济理性的今天所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大。后危机时代,人们对传统经济的批判和反思愈发强烈,“绿色”理念成为当今世界至高无上的伦理标准,调结构、转方式已是世界大潮。农业与“绿色”概念天然一体,因此,农业极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经济的主角。二是为农业持续盈利提供市场空间。金融危机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加深经济增长与市场相对缩小的矛盾。但是,不论何种时代,人类吃、穿需求总是刚性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联合报告指出,今后几年,迅速增加的粮食需求将支撑农业发展势头,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三是为农业投资兴业提供了产业空间。后危机时代返朴归真将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追求,这极大地拓宽了农业产品的需求空间,从而丰富了农业产业层次。现代农业相对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而言,最明显的特征为表现出多种形式,包括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等,这种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们开辟了投资创业的新天地。此外,由于国外农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打击较大,为我国吸引国外的现代农业人才和技术,承接国际农业产业转移,促使我国农业走出国门提供便利。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农业带来新的契机。
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产业化。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围绕农业产业,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与农业存在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分化的同时,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同时,它们之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起初农户与有关的工商企业、服务组织之间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到开始签订短期、不固定的经济合同,建立起比较松散的经营联系,最后,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它们之间开始订立长期的、固定的经济合同,建立起牢固的、稳定的经营联系,逐步在经济上结为利益共同体,以至逐渐在组织上实现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观念和小农经济的束缚,以开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实行企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融合,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产业优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等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大一统的人民公社体制。但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与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显得格格不入,暴露出了不适应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矛盾。“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被外界称为“小岗村现象”用事实说明了这一点。邓小平早就说过:“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实现“第二个飞跃”。[2]这里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途径就是指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运动始于 1993 年山东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实践。潍坊市于 1993 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当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 20.15 万个。实现销售收入3.83 万亿元,净利润 2293.53 亿元,上缴税金1121.33 亿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实现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科技领先型。 现代农业的根本标志是高科技。后危机时代意味着高科技农业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和科技的相对脱节是我国不争的现实。一方面广大农民思“科”若渴,求之不得,另一方面大量农业科技束之高阁,闲置待用。主要原因:一是现行农业科技体制的障碍。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农科”的行政特征十分明显,这使得农业科技成果难以与农业市场衔接,产生应有的市场效应。二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对待农业科技的矛盾态度。他们一方面渴望农业科技带来丰厚的效益,另一方面却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加大对高科技农业的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高效率是市场化,因此,改变现状的关键是把科技研究、市场开发、普及推广连接起来,使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广大农民组成利益共同体。同时,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提供一定的免费科技午餐,着力建立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验区和示范区,提高农民自觉接受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
2.市场导向型。培育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最终牵动力。金融危机对农产品市场的破坏虽然相对较轻,但开拓农业市场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①消费向导,即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培育社会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扩大农产品的消费;②政府引导,即以市场失灵为标准,凡是市场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政府财政就应介入或干预;③企业主导,即以农业企业为龙头,连接两个市场;④媒体传导,即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传导作用,大力宣传农产品功能和特征,为培育农业品牌造势。后危机时代开拓农业市场应以产销联盟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农产品产销有效衔接。产销联盟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把产地与销地、生产与加工、加工与流通结合起来,更加快捷高效地适应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农超对接、合同订单、产销衔接等方式,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产销间的高效、快捷、有序的衔接。实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同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责任追溯,确保优质安全农产品原料供给,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
3.企业龙头型。培育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以加工型和外向性为重点的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自身弱点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天因素。如技术进步缓慢、自然和市场风险大、生产相对分散、产品差别化程度低等等,这些导致农业生产难以与社会化的大生产兼容,也是制约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入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要制定政策和措施,广泛动员政府、银行、社会各方力量,多头并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现代农业企业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经营风险,减缓了金融危机对农户的冲击,更重要的是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保障农民收入,通过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提高了农民收入。后危机时代培育龙头企业的重点是加强农业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以优势产区为基础、优势产业为依托、优势企业为核心,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集聚区,有利于快速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快速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形成现代农业的“航空母舰”。
4.特色品牌型。农业特色品牌是现代农业的生命。后危机时代特色品牌型农业前景广阔。农村天地广阔,中华的祖先在农村,中华文化的根在农村,那里有无数的资源宝藏有待开发。农业和自然结合,农业和文化结合,农业和旅游结合等等,都极大地拓展了农业的产业层次。特色农业的开发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应该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开发名、优、新、特农产品,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现代农业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在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使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不仅增强了农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而且帮助农民实现了自力更生,建设家乡的目标。通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特色品牌支柱产业,既增加农民收入,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低水平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市场消费、单一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矛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5.适度规模型。 现代农业的真谛是规模经营,否则就没有效益。马克思说过:“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化形式、资本的社会积累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3]我国农户约 2 亿个,除数量有限的国有农场和极少数农村实行规模经营外,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形成带动我国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后危机时代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首先,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组织化程度不足,难以摆脱“小、散、低、弱”状态,使农业生产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农村合作组织能起到组织农户生产、联系产品销路、提供市场信息等服务作用。当前,重中之重是使农民真正组织起来,要健全规范章程,产权关系明晰,内部实行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其次,加速农业土地流转。农业是土地和人的互动产业,以综合性开发、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为基本特征的高效现代农业,更需要人与土地的有效整合。我国传统农业的单个经营和散漫习性导致土地流转的难度很大。加快农业土地流转必须加快立法进程,并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行农地相对集中,促使农业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型,从而提高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最终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2-2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3]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44.
责任编辑:孟毅辉
F3
A
1009-3605(2010)05-0076-03
2010-06-29
周勇,男,湖南永州人,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教育长、经济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农业经济。
收稿日期:2012 -06 -20
作者简介:肖顺生,男,湖南衡阳人,中共衡阳县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