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

2010-08-15 00:47杜慧娟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5期
关键词:雷山河道试点

□杜慧娟(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水土流失治理

董沟小流域:营造和更新观赏性水保林423hm2,改造坡耕地41hm2,封育保护10.04万hm2;谷坊10座,小型淤地坝1座,沿岸共栽观赏树木3000棵。

震雷山小流域:实施坡耕地改造,整修加固2座小水库,新建水塘10口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河生物缓冲带。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北邙小流域:以虎头山生态公园为中心,重点实施了杏园小流域、北邙小流域、城北小流域、菊花山治理等工程,共发展水保林270hm2,同时结合土地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杏园村北部发展坡改梯30hm2。

黄水河小流域:完成治理面积1000hm2,其中栽植杨树4.61万棵,核桃树2.05万棵。

(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董沟小流域:流域内硬化道路17.8km,栽植行道树4.2万株,灌木花草12.6万株。建设沼气工程65处,建设垃圾处理池10座。

震雷山小流域: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管理、生态污水初步处理后排放。对震雷山风景区管理局管辖的雷山、老虎、黑马石、辛店、佛山5个村进行沼气池建设,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居民比较集中的震雷山商业一条街建设高标准的排水管道,并实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北邙小流域:结合新农村建设关于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设,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项目区共建成垃圾集中点14处,垃圾处理厂1处,新建村内排污渠道11km;协助农业部门推广沼气池的建设,对人畜粪进行有效利用,共建沼气池400余座;协助交通部门修建“村村通公路”13km。

(三)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董沟小流域:发展无公害农业种植面积183.3hm2。

震雷山小流域:推广施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方法以及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小流域内引进了马氏茶叶,发展生态茶园333.3hm2,并成立了佛山马氏茶叶合作社,共有350户农户参加,极大地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北邙小流域:在临近市区的的前杜楼村兴建蔬菜大棚33座,目前建成收效显著,农民反响良好。

(四)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董沟小流域:在董沟流域的主沟道两侧规划植物缓冲带,种植杨树、柳树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乔木,兼种草本植物面积 5.3hm2。

震雷山小流域:在浉河、杜河、东双河3条河道周边设置植物缓冲带,种植具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浉河与浉河支流杜河、东双河汇流处建设两河口湿地公园,占地30hm2,种植适水树种和草本植物,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

(五)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董沟小流域:治理河道4.5km,小水库除险2座。

震雷山小流域: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封河育草,综合治理河道3条,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了河道清洁和优美环境。

北邙小流域:综合整治重要的排污及防洪渠道——中州渠,治理长度6km,完成清淤工程量17196.19m3,完成投资129.57万元。

(六)管护制度建设

为保护治理成果,各试点流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护制度,如封山禁牧、封育保护办法,水源管理和保护制度。董沟流域还制定了生活垃圾排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控制新增的人为水土流失,在流域内积极开展文明新农村建设活动。

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积极推动了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小流域治理等工作的有序开展,使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自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伴随各项水保开发治理工程的稳步推进,农业生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初步构建起城郊型、生态型、休闲型农业格局,各类无公害经济作物的品种类及产量大幅增加,流域内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三)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对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机构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土地利用更趋合理,缓解了人地矛盾,也促进了流域内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河南省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一是多数试点县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试点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二是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工程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坚持部门联动,由水利部门负责制定专业规划,加强行业监管;建设部门、交通部门、农林部门、财政部门等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创建,为从源头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三道防线进行了综合规划:一是坚持生态修复防线,封山禁牧,减少人为活动,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二是营造生态治理防线,通过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水土保持林,修建透水型谷坊、塘坝等,减少耗水,增加水库蓄水,发展节水型农业;通过综合治理,将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定时清理,解决了水源地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三是生态保护防线,采取河道整治、建水库拦污缓冲过滤带等措施,保护水环境,保护库边、河边、渠边、河口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河道,恢复景观生态。

(三)全面动员、多方参与

为搞好试点流域建设工作,政府、企业、群众齐动手,共同搞好流域治理、沟道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义马市义煤集团千秋煤矿投资,在山顶封禁、实施生态自然修复,疏林补植;在沟底坡面田埂种草固土、周围道路水保林防护等措施,建成了一批精品水保生态林工程,基本实现了河道疏浚、绿色护岸、清水入库的目标;市直各单位把治理任务落实到各山头、地块,采取“包挖坑、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的4包责任制,一包5年不变;群众积极改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美化庭院街道,为清洁型流域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为扎实搞好试点工作,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各地采取多部门联合,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共同开展生态建设。义马市拓宽融资渠道,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860万元,其中千秋煤矿投入950万元,市政府投入620万元,进行流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群众筹资290万元,硬化了居住区的道路,建设了沼气、垃圾池等,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南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较大差距。目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只涉及4个县市,试点工程建设没有明确的投资来源,投入以地方为主,资金十分有限,缺口很大,许多试点建设内容无法按照原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很多措施还不配套,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上也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大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制定有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在全省刚刚起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学习先进省市的经验做法,引入科学理念,完善新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开拓性地做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雷山河道试点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谈谈雷山苗族“锦鸡舞”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雷山杜鹃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曲调及其演绎方式的现代性变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