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平
(黑龙江省气象影视宣传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拍摄高质量画面的必备三要素
关国平
(黑龙江省气象影视宣传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无论是在编辑电视气象新闻和气象科普专题节目时,我们常常会面对一大堆的拍摄素材,尤其是有一部分初学摄像朋友提供的原始素材而发愁,搜寻很多录象带从中很难找到符合节目制作标准的素材。这些素材带中普遍存在画面上下左右摇晃、抖动,颜色和构图缺乏美感,盲目的推、拉、摇、移而且没有节奏感。想要拍摄出高质量的影像素材,提高后期编辑制作的效率,那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摄像“发烧友”还是准备从事专业摄像工作的朋友,从拿起摄像机的那一刻开始就要注意培养练就摄像的基本功。
拍摄素材;基本功;要素
摄像时一定要稳 “稳”是摄像人员要牢记的第一要素。首先,稳定的画面会给人一种安全、真实、美好的享受,让人看了感觉非常的舒服;如果画面不稳定,整个画面始终抖来抖去、晃晃荡荡,让人看不清楚主体,很难理解你的拍摄意图。所以保持画面的一贯稳定性是摄像的第一前提,不管你是运用推、拉、摇、移、变焦等等任何的拍摄技法,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进行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拍摄出好的素材。通过对多年的拍摄工作总结,要想拍摄出稳定的影像画面。注意以下方面就可以得到解决:
使用三角架拍摄是获取稳定影像画面唯一的基本保证。其实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无论是拍摄电视剧、专题片、各种晚会还是仅仅几十秒的新闻和花絮,都要求使用三角架进行拍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画面的稳定性。而我们的摄像爱好者普遍使用的是非专业的家用DV摄像机,自身的摄像基本功和专业人士相比较是天壤之别,所以,要保证影像画面的高度稳定性,使用三角架是最为稳妥的唯一方法。这里我建议广大摄像爱好者拍摄时随身携带一个小型轻便的三角架,也可以在摄像机上选配一个摄影专用的 “独脚架”,这样不但方便使用和携带,而且还不受环境的限制,适合各种场合的拍摄。
离开三脚架要想拍摄出相对稳定的画面,正确的拍摄姿势和“摄像呼吸法”融为一体就是唯一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拍摄姿势根据不同类别的摄像机而定,这里只针对广大摄像爱好者普遍使用的小型DV摄像机做为论述观点的对象。
拍摄姿势一般情况下基本分为站立拍摄和跪姿拍摄:在站立拍摄时,右手握住摄像机的摄像手柄,调整手柄护带不宜过松或过紧。面对被摄主体右脚向右与被摄主体形成小于10°的角度,左脚向左后方撤半步,两脚的宽度不应该超过肩宽,自然形成的角度不宜超过45°,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在两脚不动的前提下,确保进行镜头摇移操作时从左到右或者由起幅到落幅的点位身体转动的舒适感。持机的右手自然抬起尽可能的使摄像机寻像器的护目圈靠近眼眶,右肘与右侧身体胸部自然靠紧。这样就对摄像机形成了两个基本的稳定支撑点。这时左臂抬起使肘部自然的靠紧左胸部,将手放在摄像机的调焦环处。这时左手不仅仅是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同时可以手动调整聚焦和手动调整光圈。在这里我特别提醒广大的摄像爱好者注意,在非特殊情况下不要把摄像机的显示器当做寻像器来使用,虽然显示器也有寻像器的功能,从专业、正规和能否取得高质量的画面而言,它只适用于一些特殊姿势和角度的拍摄,例如:高于头部的俯拍、低于腰部的仰拍。但是在常规情况下最终的使用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摄像机一旦离开眼部的支撑,原来形成的两个稳定支撑点就基本消失,采用两手似端似举的持机姿势,受机器重力与手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影响,摄像机是无法控制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这种情况下摄像机的镜头基本是始终围绕着被摄主体做不规则的晃动。另外,由于强光对显示器产生的干扰作用,用肉眼是无法判定焦点和曝光是否正确,而且还很大程度的限制住了左手对光圈、聚焦的调整操控能力。
采用跪姿拍摄时,除了左膝着地,右肘关节顶在右腿靠近膝盖部位外,其他的基本和站立姿势一样。如果拍摄现场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就地取材,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体帮助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拍摄姿势的正确不但有利于操控摄像机,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给身体带来的疲劳感。
调整呼吸节奏、正确的拍摄姿势是摄像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练就好了这两样基本功,就确保能够拍摄出效果稳定的影视素材提供了基本的保证。这样的练习虽然不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境界,但是,一旦你跨进了摄像或是摄影这个行当的门槛,就要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只要多拍、多看、多问、多体会就一定能成功。
“构图”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中国传统绘画中又称之为“章法”或“布局”。总之,通过实践工作的总结也就是把构成画面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把进入我们摄像机寻像器中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等之间关系,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在学习和探讨美术和摄影基础时,常常提到“黄金分割法”构图,这也正是运用我们学习数学当中的0.618是黄金分割点原理。应为这个被称为黄金分割点上的事物是最能引起人们视觉注意力的坐标点。而不是大家浅显感觉的中点或正中央位置,所以我们在构图时候,尽量避免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的做法,当然不是绝对,这还要根据具体的景物关系来酌定。任何构图方法都是以“黄金分割法”的原理做为理论基础,去安排被摄主体和陪衬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关系,达到被摄主体对人们具有非常强悍的吸引力和注意力的效果。在日常的拍摄实践工作中“黄金分割法”原理的具体应用其实也很简单,不用去进行复杂的计算,只是将摄入寻像器的具体景物沿着横向或者纵向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划分两条线,这两条线就最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线”了。四条线所形成的交点也基本是“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他给人们的审美视觉感官在高度与宽度上建立了一个舒适优美的比例关系。比如:在拍摄时把想要拍摄的人物主体安排在A线上,身体偏向B的方向,如果是在讲话你会感觉他是在和对面的人或者是画面以外的的人们在做交流,走路的话你会感觉他的前面空间无限、路无尽头。如果面对相反的方向你马上会有他是面壁自过、自言自语,似乎要撞到墙壁的感觉。拍摄大幅自然风光时,一般情况下纵向的构图比例可以采用3:1、3:2或者各占3:1的方法,这样可以重点突出天空、大地以及天地整体空间的美景。这里特别提醒诸位“地平线”是分割、破会画面的无形杀手,他可以造成画面被一条直线上下分割成为两个独立空间的效果。因此,在正常的拍摄与创作过程中,为了确保画面的完整性,切忌“地平线”在中线上平行穿过画面、平行于画面穿过被摄主体或是人物的面部和身体躯干部位。
“黄金分割法”是科学的,是符合人们视觉审美的自然规律,也是构图的基本原理,只有熟练的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其它各种构图方式。拍摄出章法有序,画面优美的影视作品。
只有在光的作用下,人的正常视觉对于外界景物才会产生感应。因此,对于摄影与摄像来说,光就是影视画面的生命。合理用光并且充分利用摄像机上的手动功能,是决定所拍摄画面能否真实还原的关键。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光对拍摄画面产生的效果,不论是整体还是部分主体是完全不同的:(1)顺光:就是光与摄像机、被摄物体的正面同在一条直线上,这种光照到被摄景物上,前后照度均匀、缺少明暗反差的对比度,拍摄的画面效果没有纵深、立体效果,前后景物似乎都在一个平面上。尤其是不适合中、远景和大场景的创作拍摄。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尽量回避这种光效,尽可能的调整选择其它机位。(2)逆光:也就是与顺光相反的光。被摄主体的正面是处在光的最暗处,如果曝光度满足被摄主体需要,那么,背景就会曝光过度、明暗黑白反差过大和跐光现象同时出现。但是,逆光有明暗对比强、黑白反差大,形成的物体轮廓线清晰的特性。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机位,充分利用反光板等设备补光,就可以扬长避短,弥补缺憾,满足拍摄的需要。另外,它还可以很好的满足一些特殊表现手法的拍摄。例如:在日出、日落、水上、雪中对景物做剪影式的拍摄。(3)、散射光、顶光:散射光和顺光有着基本相同的共性,就是对被摄物体的形体、轮廓、起伏表现不够鲜明。但是,散射光的光线柔和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反差细腻,在表现中老年人的面部时,可以大大减少或避免那种“沧桑感”。顶光:就是从被摄物体顶上照射下来光,基本是正午的阳光下,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是在自己脚的下面,这种光线作用在人物的头顶正上方,而在人的额头、鼻子和颧骨部位下面形成了浓重的阴影,拍出的画面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骷髅光”。如果不是刻意寻求这种特殊效果的话,也可以利用正面或侧面补光的方法消除或减少阴影。(4)侧光是光与被摄主体有一定的角度,面对被摄体在寻像器中观察会感觉到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吸收或是反射,无论是明暗对比、色彩变化还是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变化非常之明显。运用这种光最能真实还原所拍摄的景物,同时也能重点突出作品的活力。因此,这是摄像与摄影最佳的用光手法。在利用自然光拍摄时,应选择日出后(日落前)半小时之间的时间段里,太阳与被摄主体的最佳角度尽量不要大于45°。在人工布光时为了确保拍摄效果侧光是拍摄时的主要光源,也被称之为“主侧光”。同时,根据拍摄需要其它方向的光作为辅助光配合使用,辅助光对于被摄体的产生的亮度,除特殊局部外整体光比不能大于主侧光。
最后一点就是合理的利用摄像机的手动功能。对于我们广大的摄像爱好者来说,你们手中的DV机都具备非常齐全的手动功能。“手动光圈”可以充分的保证被摄主体和整体画面色调的一致性。智能测光都是根据机器自动测得的数据来调整光圈开启大小,控制进光量满足曝光的需要。因为,机器上的“测光点”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拍摄需要被摄主体不一定就在机器设定的测光点位置上,所以,对与被摄体来说就无法得到正确的曝光值。解决的办法是用人脑取代电脑,适时手动光圈获取稳定的曝光值。同样“手动聚焦”在机器上的自动“聚焦点”是固定不变的。在拍摄过程当中一旦被摄体偏离或者进入“聚焦点”时,画面的被摄体就会发生由实变虚或由虚变实的瞬间变化过程。解决方法就是自动改手动。
以上论点是我对自己多年以来从事气象新闻等拍摄工作的简要概括性总结。希望能够成为初学摄像朋友们的一个相对高一点儿的起点,同时也是为这些朋友们尽量避免弯路少受挫折,尽快的走向成熟道路提供一个捷径。
1002-252X(2010)03-0045-02
2010-6-6
关国平(1955-),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省委党校,大专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