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疗效对比

2010-08-15 00:43:24万久恺李宝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环切环切术过长

万久恺 郝 斌 李宝兴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14 2)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深圳 518081

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中出血多,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多,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改良方法,2008-07~2009-10我院分别采取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共11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2例患者,年龄14~56岁,平均26岁,随机分为2组:(1)A组,行袖套式包皮环切结合交叉压条缝合法的改良式包皮环切,64例;(2)B组,行传统包皮环切,48例。手术均由两名专科医师操作。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及备皮等,按常规进行。均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A组行袖套式包皮环切,在阴茎自然状态下,在与冠状沟平行,距冠状沟远端约0.5cm处用龙胆紫画一环形标致线,沿此线切开包皮外板皮肤。上翻包皮,在距冠状沟0.5~1.0cm处环状切开包皮内板,背侧短,系带侧长,其平面与阴茎纵轴约成80°,再在背侧中线作一纵切口连接远近的环行切口,用蚊式血管钳分离夹提皮条两角,在阴茎浅筋膜层面锐性分离皮肤与皮下结缔组织,将环状皮条整块剥脱。出血点电凝止血。以1号丝线间断缝合包皮内外板,两线尾交叉后于凡士林纱条上方打结,术后7d拆除缝线。B组行传统的背腹侧切开包皮环切术,背腹侧分别纵向剪开包皮,注意保护系带,在离冠状沟远侧0.5~0.8cm 处环行切除包皮,出血点电凝止血,使用5-0肠线间断缝合包皮内、外板。外用凡士林纱条包扎,术后无需拆线。术中出血量以浸透每块中号纱布为5m l估算。2组术后均常规服用抗生素及乙烯雌酚,术后随访8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统计软件采用SPSS13.0。

2 结果

A组手术时间 (48.43±3.85)min,长于 B组手术时间(26.57±2.06)min(t=-37.43,P<0.001),A 组术中出血量(6.15±1.32)m l,少于 B 组术中出血量(13.78±2.65)ml (t=-43.75,P<0.001)。A组发生术后创口出血或血肿3例,阴茎水肿2例,无伤口感染。B组发生术后创口出血或血肿9例,阴茎水肿9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21.43%,A组并发症发生率7.81%,明显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4,P<0.001)。

3 讨论

一般来说,儿童和成人的包皮过长,在并发包皮阴茎头炎时才需要手术,但选择性的包皮环切术可减少尿路感染、阴茎癌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且能使性交时间延长和性满意度提高,因此可放宽包皮过长的手术指征[1]。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包皮环切术被越来越多的施行,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手术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2],同时对包皮手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包皮环切这一传统术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3~5],提高了手术效果。

本组分别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6]结合交叉压条缝合法[7]的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共112例,我们体会,和传统术式相比,改良术式虽然操作上相对较为复杂,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具有如下优点:(1)传统术式虽然手术时间较短,但在切除多余的包皮内外板及其间的肉膜时,由于切断肉膜内的阴茎浅静脉、小动脉,术中出血多,甚至有时可能因为术中切断的动静脉发生回缩,不易发现,术后因阴茎勃起造成继发性出血及血肿形成。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仅切除皮肤,完整保留了肉膜,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t=-43.75,P<0.001),术后创口出血或血肿的发生率4.7%,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70,P=0.017)。(2)术中注意保护皮下血管及淋巴网结构是预防阴茎水肿的关键[8],改良术式由于保留了完整的肉膜、皮下浅层血管及淋巴网结构,静脉回流及淋巴回流良好,术后阴茎水肿的发生率3.1%,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99,P=0.015)。(3)传统包皮环切的内外板保留长度不易掌握,易造成术后不对称[5],改良术式术前的画线定位避免了术中盲目的切除,防止了系带的损伤,保证了术后皮肤的切缘整齐和阴茎的美观。(4)尽管在长期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应用可吸收线与不可吸收线缝合的结果没有太大区别,但丝线缝合的主要问题是缝线易切割于组织内,拆线时较为困难,病人痛苦大,本组传统术式采用5-0肠线进行缝合,虽然避免了拆线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但是肠线组织反应较大,且线结完全脱落时间较长,本研究48例使用肠线缝合,线结完全脱落时间10~18d,而改良术式采用1号丝线交叉压条缝合,组织反应小,术后7d拆除缝线,伤口愈合良好,拆线相对简单,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8],同时避免了线结长时间存留给患者造成的不适和心理影响。

总之,我们认为袖套式包皮环切结合交叉压条缝合法的改良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1]李钢,洪宝发,张旭,等.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探讨(附1000 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5):356-357;360.

[2]苏刚,刘贵麟,刘洲禄.改进的包皮环切术200例及其并发症的预防[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2):150-151.

[3]杨健,冯旭升,周菊玲,等.双切口包皮环切术148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9):537.

[4]孙东忡,王家琛,巴根,等.包皮环切术缝合方法的改进与体会[J].中华男科学,2003,9(3):231.

[5]王刚,吴士良,徐文峰,等.采用包皮除去环行成人包皮环切术[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6):369.

[6]詹前策,张育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8):407-408.

[7]李志军,马建新,韩清江,等.交叉压条缝合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作用[J].洛阳医专学报,2002,20(4):282-283.

[8]章宗武.209例不同术式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9):41-43.

(收稿 2009-09-12)

(English Corrected By Sachin)

猜你喜欢
环切环切术过长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分析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包皮过长早“环切”
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妇女生活(2018年3期)2018-03-15 22:05:10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临床应用评价(附1452例报告)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28
双侧喙突过长1例
疑难病杂志(2014年8期)2014-03-06 08:03:58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分离术及包皮环切术治疗579例原发性早泄疗效比较
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25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