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良 □孟红军
在河南省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有一个坐落在海拔1200余米山上的偏僻村庄——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
历史上,白泉村是个粮少、树少、缺水的贫困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如今的白泉村,林茂粮丰,百业兴旺,人均年收入达到6200元,户均存款5万元,存粮超过1.5万kg,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程控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进入平常百姓家,40%的农户拥有汽车、拖拉机……说到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白泉村的群众都会自豪地告诉别人,好福气都是因为俺村有个“福根”。
这个“福根”,就是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
张福根,1940年5月生,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人,1957年担任村干部,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40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打旱井,建水窖,修库塘,治理荒山,修渠筑路,脱贫致富,把一个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低下的穷山村变成了风景秀美、环境和谐、富庶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白泉村没有泉,水贵如油。过去遇上干旱年份,不仅庄稼颗粒无收,就连人畜吃水也得远道去取,每年仅因此误工2万多个。因远道取水,大人、小孩起五更,摸黑行走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一不小心就坠崖身亡;因为缺水,一个个小伙子娶不到媳妇,一个个姑娘远嫁他乡……同时,这里的山民又很怕水,夏季一场大雨就可能导致山洪暴发,不仅冲毁农田,还可能冲毁房屋、危及生命。
面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张福根决心组织发动全村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实行防洪与蓄水并举,大打一场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让全村老百姓用水无忧。20世纪70年代,他带领白泉人利用每年的冬闲季节,在山上打纤凿石、开山放炮,投工4万多个,在各自然村的山岗上挖成了宽5m、深3m、总长20多km的防洪渠,保证了全村几百亩保命田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80年代中期,他们又花了整整4个秋冬的时间,兴建库塘3座,蓄水达3000多立方米。
从90年代以来,张福根每年都不间断地组织群众,因地制宜打旱井、建水窖,集中精力解决人畜吃水和种田浇地问题。起初,村民想不通,怕打井误工、费力,怕失败,他就率先在自家院内打了两眼旱井,当年蓄满了水,第二年大旱,他家不但不用去远处取水,而且还让群众到他家挑水,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了群众,于是家家户户动手打井。张福根因势利导,在全村开展评比检查,树立先进典型,实施以奖代补,调动了广大村民打井的积极性,仅1997~1999年全村每年新打旱井都在300眼以上。
在此基础上,张福根又摸索出了“半山腰没污染的井水用来饮用,田间地头的井水用来抗旱浇地,家院的井水用来洗衣”的白泉用水模式。号召群众在山腰打井并埋设管道,通往院内,利用山坡的自然落差,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如今,白泉村从庭院、山坡到田间地头,水利设施星罗棋布,遍布村庄各个角落。
全村现拥有旱井、水窖1684眼,库塘10座,人均旱井、水窖3眼,亩均旱井、水窖3眼,人均蓄水超过120m3,彻底解决了全村550多口人吃水和洗涤用水及近千头牲畜饮水问题,还同时保证了3.3hm2耕地抗旱点种和植树造林用水。白泉村现在所蓄的水源,即使连续3年不下雨,也足够维持全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白泉人从扁担下解放出来,再也不用远程挑水了。
2001年3月,以张福根为原型、反映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解决吃水难的事迹,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天上下雨地下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2年5月,河南省解决饮水困难现场会在林州市召开,省政府领导在大会上表扬了白泉村旱井水窖工程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将白泉村蓄水工程的独特模式作为经验向全省推广。
过去白泉山穷,穷在山上没树,荒山秃岭、乱石滚滚,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看着白泉村1400hm2荒山,张福根寻思着从山上做文章。他去外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又向专家请教,设计出了“山头松柏盖顶,山腰用材林缠腰,山下经济林坐底”的水保生态模式,把治理荒山作为改变白泉面貌的根本措施始终抓住不放,而这一抓就是整整40年。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带领全村群众“抢晴天、战阴天、蒙蒙小雨当好天”,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一个流域接一个流域治理,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绿化,一个沟壑接一个沟壑栽种,并采取了“死禁十年不开放,连管十年不放松,大干十年不松劲”的林业管护措施。
数十年来,张福根和村民们年年都是冬挖鱼鳞坑和垒岸整地,春植杂木林,夏趁雨季栽柏树林。全村共计刨鱼鳞坑200多万个,修梯田40多公顷,成片造林800hm2,种植松柏690万棵,引种泡桐、杨树等用材林80多万棵,栽种杏、李、核桃、花椒、柿子等各种果树30多万棵。白泉村1333余公顷荒山从山头到山脚都披上了绿装,形成了“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看不见灯光,小雨淋不湿衣裳,大雨冲不毁山岗”的生态植被景观。各个自然村以及沟沟岭岭都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1996年3月,白泉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荣誉称号。2005年又被命名为“河南省森林公园”。治山绿化不但改变了白泉村恶劣的环境面貌,而且也为白泉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昔日的荒山沟,如今是一片绿野林海,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全村年林业收入达70多万元,群众满心欢喜地把这里比喻成白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白泉村过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出入只能靠三条自然形成的山沟,走到山外要花5h。1969年冬,张福根跑到县城请来技术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开始向大山宣战。经过半年时间终于硬化了长12km、宽5m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为白泉村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近年来,张福根大力倡导种植红薯,群众仅靠卖红薯、磨粉条一项,就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白泉村山山岭岭长有连翘、柴胡等中药材100多种,村民采药每年收入20多万元。他还鼓励村民到外面闯世界,全村目前有150多人在东北、山西等地从事建筑劳务,每年可带回近100万元的经济收入。
2003年,张福根看了电视剧《刘老根》之后受到启发,利用白泉村山上原有微波通信站的闲置房屋,多方联系协调资金,并把自己多年当支部书记的工资拿出来,开办了白泉旅游度假新村,并开发了景色优美的石门风景区,吸引了安阳、新乡、郑州等地多所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前来实地写生,每年还有数千客人来白泉旅游观光。
张福根常说:“当干部只有带头干,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人帮”。四十年如一日,他始终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每项工作总是自己先干出样子,让群众看,让群众比,让群众心服口服。
1990年冬,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张福根从县里开完动员会回来,就直接把行李卷搬到了山上,在工地搭建了个简易窝棚,一住就是70余天。有次劈山造田时,老伴在医院做手术,大儿子想让他去医院看看,他捎信说:“工地离不开,有你们在,我就不去了”。有一年为了保证劳力,抢先完成冬修水利建设任务,他把小女儿的婚期推迟了4次。
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高血压、心脏病、小肠脱落、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左眼已基本失明,右眼只有0.6的视力。白泉群众清楚地记得,1994年以来,他11次晕倒在治山治水工地,4次住院抢救,而每次都是病未痊愈,就又跑回工地和群众一起劳动。
在张福根的领导下,白泉村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五好村党支部”、“双文明建设先进村”。2001年7月和2006年6月,他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7月,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2004年5月,他荣获了“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白泉村的百姓对自己的“福根”更是敬爱有加,前几年春节,群众自发地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半生辛劳富白泉,一腔热血为百姓”,横批“不忘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