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红,李 薇,田永峰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1]。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社区护理服务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已成为今后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对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提供依据。
1.1 对象 2009年3月—4月对北京市宣武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继续教育培训、社区护理工作内容等方面的情况。发放问卷154份,回收调查问卷 154份,有效率100%。使用Epidate3.0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基本情况 宣武区常住人口56.7万人,服务面积 19.04 km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176名,社区护士154名,医护比为 1∶0.87。社区护士年龄 <25岁 5人(3.2%),25岁~34岁40人(26.0%),35岁~44岁65人(42.2%),≥45岁44人(28.6%);学历:本科 18人(11.7%),大专 83人(53.9%),中专41人(26.6%),高中 5人(3.2%),初中 7人(4.5%);职称:中级43人(27.9%),初级84人(54.5%),未定级27人(17.5%)。
2.2 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年限及护理工作内容 被调查护理人员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年以下者9人,占5.8%,3年及以上者145人,占94.2%。目前宣武区社区护理服务开展较多的项目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测血糖、家庭出诊、鼻导管吸氧 、健康咨询。同时,笔者也调查了本辖区内二级医院的护理服务内容,开展较多的项目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鼻导管吸氧、心电图。
2.3 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132人(85.7%)认为,社区护士上岗后继续教育重要或非常重要,113人(73.4%)认为,目前继续教育设置的课程不能满足社区护士工作的需求,他们认为急需培训的内容有: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老年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社区营养与膳食管理等。需要强化的能力有:自我防护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应对社区突发事件的能力。
3.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据美国1993年资料统计显示,美国33.5%的注册护士在社区工作,德国社区护士与居民人口比为1∶160[2]。根据宣武区年鉴,宣武区共有注册护士 2 910名,社区护士占5.2%,宣武区社区护士与居民人口比约1∶3 682,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城区每2 5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社区护士,宣武区应有社区护士227人。社区护理人员的缺乏势必会影响护理工作内容的开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3.2 缺乏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根据《200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统计资料汇编》,2008年北京市社区护士大专学历47.30%,本科学历比例为6.08%,宣武区社区护士大专学历的比例占53.9%,本科学历的比例为11.7%,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已达到《北京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提出的至2010年底二级医院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低于30%的指标,但社区护士的初始学历均为中专,缺乏高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历史原因无学历人员(指高中、初中毕业)仍占7.7%,这与卫生部制定的“到2005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中杜绝无专业学历”的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随着高年资的护士逐步退休,此状况会逐步改善。在职称方面,2008年北京市社区护士初级职称占55.85%,中级职称占40.54%,高级职称占0.58%,宣武区社区护士初级比例占54.5%,中级职称占27.9%,高级职称为零,总体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晋升高级职称已成为难以逾越的瓶颈。高职称护理人员的缺乏导致人才断档,不利于人才梯队的合理形成。同时会影响护士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社区护理价值的体现,严重影响社区护理管理、科研、教学、护理质量的提高。
3.3 开展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较局限 目前社区护理开展的工作大部分与医院开展的工作相同,以治疗为主,家庭出诊、健康咨询是社区护理工作独有的内容,但社区护士开展家庭访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康复治疗、计划生育工作等很少,未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效能和作用。这与护士整体素质偏低,未及时转变服务理念有关,也与现实操作中缺乏可参照的模式和服务规范标准有关。
3.4 社区护理教育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仅仅开设了《社区护理》这门课程,没有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我国卫生部于1993年、1997年对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整,增设了社区护理内容,但只占护理专业课程的5%左右,由于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学校培养出的护士所学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的需要。社区护士在职教育主要通过毕业后的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来进行[3]。各种培训因无适宜的社区护理培训课程,适合的实践基地和专业师资,培训过的社区护士很难在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阻碍了社区护理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
4.1 按需配置护理人员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质量,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社区护理人员总量不足,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短缺等问题,在政策上给予重视、支持和倾斜[4],充分考虑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利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形式抽调职称、学历高、知识结构全面、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的护士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保留在原单位的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使他们安心在社区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以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需配置护理人员,使宣武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4.2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适应的护理人才,高等护理院校在培养社区护士方面,应像临床医疗教育体系分专业护理,开设社区护理系,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招生,还可以进行地区生源的定向培养[5]。完善各类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如健康教育、营养与膳食管理、人际沟通、心理学、康复学、人文学、社区医学、社区组织学、社区管理学等,逐渐培养出知识层面上合格的社区护士。
4.3 立足继续教育培养,建立“塔形梯度” 做好在职社区护士的培养,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和特点,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与护理高等院校联手,研究适宜的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制订长远的培训计划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以多角度、多层次、多种形式开展继续教育。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护理实践基地,使社区护士在培训期间得到完整的、系统的实践学习。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拔业务能力强,职称、学历较高且立志在社区工作的护士,参加北京市社区护士骨干班培训、护理科研培训等,使之成为创新型、实用性护理人才,对于提高社区护理队伍整体水平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使用是目的、培养是基础。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急需人才和后备人才库,形成培养的“塔形梯度”。
4.4 建立健全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99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大会第1次提出,在我国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教育部门、人事部门随即出台了全科医师培养和职称序列等相关政策,但至今未见有关社区护士培养、职称序列的政策出台[6],势必会影响护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社区护理人员的聘任、人员配置、绩效考核、薪酬福利、职责管理、培训管理、晋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和调整人力资源,激发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7]。
4.5 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8]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护士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减少人员浪费。简化护理工作程序,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就诊治疗时用电子档案记录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减少纸质书写,能在一处记录的就避免重复记录,能用表格描述的就不用文字记录,工作量统计及差错上报等通过内部局域网上传,减少重复登记工作,以上措施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省出时间拓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如慢性病人群、高危人群、老年人群管理等,做好基础预防、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护理服务功能,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9]。
[1]姜波,安立彬,李文涛.长春市朝阳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4B):967-968.
[2]李伟,张国英.社区护理组织形式概述[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793-794.
[3]章冬瑛,陈雪萍,许亮问,等.杭州市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调研与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9(3):164-165.
[4]田莉,周文萍,张鹰,等.黄石市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及建议[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881-883.
[5]陈晓萍.社区护理教育与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9(9):33-34.
[6]张立新.社区护理——朝阳事业[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23 24.
[7]吴秀云,陈会波.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54(4):227-228.
[8]高玲玲,张华英,张俊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46-48.
[9]徐莉,王峰.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J].全科护理,2010,8(2C):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