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张 雄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国家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加强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须增强宗旨、大局、创新三种意识,改善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才能促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跨越式发展。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截止2009年底,天门市拥有各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万余台,而实际列管近4000台,持证驾驶员3600人;2009年新增各类拖拉机1271台,联合收割机328台,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114万 kW。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大量的新机具、新面孔投入到农机行业。这些新机手有的靠摸索“自学成才”,有的靠老机手的经验带带,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导致农机事故时有发生,如2009年10月2日下午4时30分,天门市干一镇河心村二组就发生一起联合收割机致人死亡的农机事故。
通过相关事故分析,农村道路运输、农机安全生产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是驾驶员安全生产意识差。在天门市各乡镇,农机驾驶员无证驾驶、带“病车”、“黑车”从事运输、酒后驾车、不办理交强险、不按时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有机手认为,拖拉机就是板车、牛车,在房前屋后跑,不用办牌办证,参加检验是浪费钱等等;二是车况差。驾驶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重挣钱,轻机车保养、维修,超载运输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加之农村道路破败状况,加速造成机件磨损严重,机车提前“老化”而影响安全。拖拉机疏于维修保养,很多机手为节省开支,对能勉强使用的拖拉机能用就用,直到坏了再说,还有的为省钱而买废旧车。
在乡镇综合改革以后,原乡镇农机站与农技、水利等站所合并到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每乡镇仅有一名分管农机工作的负责人,而且有的乡镇政府给其安排的工作既多又杂,根本顾不上安全生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市农机监理所执法人员面对全市分散的农机户开展工作,只能靠有私人关系的农机户来配合提供有关信息和情况,来进行农机安全管理等业务工作。
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机监理装备水平。农机监理检测设备一直停留在原有状态,以前装备的“功率测量仪”、“事故勘测仪”等设备已经老化,失去了使用价值,机械检验还停留在一看、二听、三摸、四踹的状态下,而农机操作人员认为年检只收费不服务,年度检验失去了意义,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素质水平。目前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实有在岗和退休人员共35人,11人无财政经费。年龄结构:50岁及以上的有8人;45~50岁的有6人;35~45岁的有12人;35岁以下的有9人。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机关作风不实,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不仅要收费养人,还要收费办事,难以有效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在工作中出现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现象,降低了农机监理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2009年9月1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自2009年11月1日起执行。对农机系统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方面我们要转变思路,改进方法。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市、乡镇、村级、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一体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改变目前单纯依靠农机部门管理,而农机执法手段又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协调与安监、交警部门的关系,调动相关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开展行之有效的“队站联勤”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开展农机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同时要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甩掉收费养人包袱,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解除执法人员后顾之忧,逐步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近年来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机列管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农机系统只有农机监理办牌证还向农民收费,如将农机牌证工本费、强制保险、报废拖拉机回收等纳入政府补贴范围,是解决农民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办理牌证,又能接受管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可以建立健全一套全新的农机监理工作机制,抓住国家对废旧农机报废、更新补助、发放燃油补贴等契机,整合强农惠农政策,将“平安农机”创建、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与监理业务工作相结合,促进农机检验率、列管率、持证率的提高。
一方面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下乡活动,可以乡镇为单位,在农忙前或农闲时分批下乡组织农机驾驶员集中学习,如2009年在拖市镇、蒋场镇召开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在宣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惠农政策时将农机牌证管理、安全生产的内容贯穿进去。在宣传对象上,一是向领导宣传,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财政、人事、安监、公安等部门领导传达上级精神,送阅相关文件、书籍资料,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农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向社会宣传,结合“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农机年度检验、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机朋友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法规,为农机手提供各方面咨询服务,提高全社会对营造“平安农机”氛围的认识程度,使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减少事故,提高农机行业社会声誉方面产生实效。通过宣传,逐步培养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增强遵章守纪、依法登记、依法办证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农机安全监理是行政执法行为,其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者。因此,面向农业、服务农民是农机监理工作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把热情为农民服务作为我们监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一要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把学习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政策放在重要位置,形成制度。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学好法、用好法,正确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二要严格按农业部42、43号令及业务工作规范要求,设置业务工作岗位,建立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从事检验、考核、牌证管理、事故处理的特殊岗位,定期组织培训教育,同时要有计划地选送年轻、有能力的农机监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逐步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农机监理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在硬件方面,一要加快农机监理办公场所和考试场地建设,提升考试机械、检测设备、事故处理设备和专用车辆的配置水平,实现农机监理装备的标准化、考试和执法程序的规范化、安全技术检验的科学化;二要强化农机监理人员和机构建设,政府要将农机安全监理所需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执法培训、人员工资经费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全方位开展农机监理业务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在软件方面,一要及时开发农机监理系统管理软件,确保农机牌证管理的数据采集、汇总、归整、登记、处理、输出、归档,以最快捷、有效的手段来完成,满足安全监管快速、科学、准确、有效的需求;二要加快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实时监控能力,实现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信息化,统一全省或全国农机事故报案电话。
农机监理工作应当是立足服务大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监管范畴扩大,将服务触角伸长,不仅要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依法实施监管,而且要对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业工程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畜禽养殖机械及其他与农业、农村有关的全新领域的机械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目前,单一的农机监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农村安全形势,如能把安全监理、技术培训、科技推广融为一体,相互配合,以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服从农机化事业发展这个大局,开拓创新,结合“阳光工程”培训,争取财政资金开展对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减轻农民负担,从源头抓起,无偿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警示、驾驶技术、维修技术服务,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实用技术,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监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将持续稳定好转,农机监理工作将做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