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姣
河南内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内乡 474350
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王荣姣
河南内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内乡 474350
胃肠减压;护理体会
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减轻腹痛、腹胀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1]。2008-01~2009-12我科共行胃肠减压 39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10例,女 180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 20岁。肠梗阻 113例,胃癌 63例,结肠癌 77例,胆石症86例,胰腺炎 51例。其中胃肠减压时间最长 43d。发生堵塞 25例,占 6.41%,发生脱管 82例,占 21.02%。
1.2 胃肠减压的方法 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胃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壁后,将胃管从患者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边嘱其吞咽,同时耐心告患者不要紧张,要放松。待插入胃内后,妥善固定。
2.1 置管前的评估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畸形、鼻中隔有无偏曲。了解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多与其交谈,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2.2 胃管置入的长度 置入长度一般是 55~68cm,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部,再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2]。因为插管在 55cm以上者,能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引流出较多的胃内容物,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缩短恢复排气排便时间。
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前、中、后的整个过程,心理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及陪护人员一听说要插胃管,内心紧张、恐惧、害怕、难以接受。因此,先告知他们插胃管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强调胃管是“救命管”,不是可有可无之物,要让他们从主观上接受。同时,暗示陪护人员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接受并配合。或者让以前做过胃肠减压的患者现身说法,效果更佳。其次,插胃管时嘱其一定要配合好,放松,告知时间 1~2min便可插好,感到不适时应深呼吸,同时加以适当地表扬与鼓励,一般插管均能成功。待插到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告知患者在减压期间一定不能自行拔除,否则,再置管时会更痛苦。嘱其少说话,少做吞咽动作,尽可能减少咽部不适。
2.4 置管后的护理
2.4.1 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插管后一定要先用干毛巾擦干局部,特别是鼻翼两侧的皮肤,再用胶布固定,以防胃管滑脱。每次巡视病房时,发现胶布松动,及时更换。除常规固定外,再用别针固定于衣领上,防止因脱出而致患者重新置管的痛苦。同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定期行负压抽吸,每2h一次。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到引流不畅,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角度或长度,同时检查是否堵塞,必要时更换。
2.4.2 注意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一般为无色状,1500~2500ml/d。胃手术后胃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性血液为咖啡色,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如胃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说明有胃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每天引流情况须记录并交班。
2.4.3 对症处理:对于胃管机械性刺激引起咽喉不适,可用西瓜霜剂加庆大霉素 8万U,地塞米松 5mg,生理盐水 10m,l充分摇匀进行局部喷雾 3~5次/d[3]。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有异常及时处理。对于置管引起的情绪变化,可指导放松训练技术,如想像力放松、听音乐、深呼吸等,引导患者从治疗性情境中分散注意力。
2.5 拔管的护理 病情稳定,胃肠道功能恢复可拔除胃管。拔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拔管步骤以取得合作。先将负压引流装置撤去,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患者口、鼻和面部。
胃肠减压在普外科是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胆石症、胰腺炎等手术患者术前都要留置胃管,如何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及长时间留置胃管,心理护理及置管后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陆晓霞.胸外科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1999,14(4):201.
[2]燕纯叔,刘志超.两种胃管置入法用于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36.
[3]欧阳剑波,欧阳咏梅.甘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2006,3(5):24.
(收稿 2010-03-23)
R473.6
B
1007-8991(2010)03-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