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

2010-08-15 00:54沈再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民族课程

沈再新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

沈再新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

民族文化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多元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文化在高等院校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原则,以及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的路径问题,不仅拓展了民族文化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多元文化;高校;课程改革

一、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多元主要用于描绘一种社会现实,形容一个社会的状况和特征,就其含义而言,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文化、多民族和多语言的特征。[1]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社会是由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所组成,社会成份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西方社会常以建筑用的“马赛克”来比喻人类不同文化的五光十色、相得益彰。中国社会则常以“百花争艳的大花园”来比喻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存。“多元文化”作为一个术语,它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则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后才受到世人的关注。在西方,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往往与多元民族、多民族、多元种族、移民,甚至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等术语联系在一起。[2]科学的多元文化观是建立在对不同民族或集团文化之关系的辩证认识的基础上。首先,各民族或集团文化彼此之间有相对独立性。因为不同民族或集团的文化是该民族或集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过程而逐渐确立起来的,因而文化打上了特定民族或集团的烙印。其次,不同民族或集团的文化总具有许多共性。因为不论是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还是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总有许多因素或方面是共同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会越来越多。所以,文化不仅具有发展的多元性,还具有发展的统一性。这就是“多元统一”的多元文化观。多元文化观认为,不同集团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都是独特的价值实体,都应平等地受到尊重。同时,每一种文化又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有机构成,而且都有其优势与不足、精华与糟粕,因而需要相互借鉴、补充、整合,以促进共同繁荣。

在我国,无论是从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来看,还是从地域、阶层、社会群体等方面来看,都具有多元文化的色彩。这种多元性因为当前的社会转型而日益凸显。在当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了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既有文化上的交流,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也有经济生活方面的交流。尤其是大量的汉族进入散杂居地区兴办企业、开发资源,众多少数民族群众也由乡村流动到城市,由贫困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散杂居地区封闭状态将进一步被打破,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你来我往,联系愈来愈密切。[3]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加大,不同职业、年龄的人在价值选择上,其差异性远远大于一致性。价值上的“一元”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样化的评判标准。

二、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文化与教育的唇齿相依,使教育中各个方面无一不打上文化的烙印。一方面是多元文化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另一方面教育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作用着这些多元文化。如此,审视教育中的多元文化类型,就成了有效地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不难发现,文化上的多元是具体体现在教育活动当中的,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它们将多方面的文化要求集于一身,形成自己的相对独特的文化特征。美国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的著名人物班克斯对教育中的多元文化类型所作的分类。他在把文化作了宏观文化与微观文化的划分的前提下,进而将微观文化分为如下8个子类别:种族或民族来源、社会经济公平、地域、市镇农村、宗教、性别、年龄、特殊儿童。即主要包括民族文化、阶级(阶层)文化(主要反映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社区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同伴群体文化等。[4]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民族文化。

课程是对文化的教育选择、重组、改造和传播,这是课程文化学中的一个应然命题。课程在文化选择中取向于一元还是多元,这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似乎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在课程设计者和管理者看来,课程设计遵循一元文化(主流文化)模式是天经地义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在学校中推行异质文化理解教育,从而促进不同种族集团文化传统的保持,推进异文化间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引起了教育界学者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些学者对现行课程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们认为现行的课程是一种一元文化课程和主流文化课程,这种课程以优势族群的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等为中心进行设置,忽略了弱势族群的感受和需求,是一种课程上的文化霸权主义。因而他们强烈要求改革一元文化课程,发展多元文化课程,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坚持认为课程应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本民族、种族的文化观及其文化体验的要求,展示少数民族群体及其贡献和社会问题等。多元文化主义据此指出,在一元文化指导下的教科书不仅会对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伤,对于主流文化族群的学生也会产生一种负效应。对主流文化族群的学生而言,一元文化教科书容易使他们错误地形成自身的优越感,这样既丧失了从其他文化族群的知识、观点中获利的机会,又不利于自身文化观念的反省和发展,达到文化自觉的高度。不管接受与否,上述观点对课程改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三、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的原则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给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的震荡。然而无论怎样,一元文化主义又仍然是目前课程设置中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我国民族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要解决这个两难矛盾,必须在一元与多元的两极对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应该坚持如下原则和立场:课程设置仍以主流文化的人、事物为主,但多元文化的观点应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显性与隐性课程之中;课程内容应反映所有文化的贡献,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非主流文化族群的文化、民族、种族以及性别特征,形成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技能;在表述各族群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状态时,避免歧视性的、带有成见的语言、文字、插图,使所有学生都感到他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涉及历史及当代重要的、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时,力求以一种多元的、较为开放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课程应考虑到非主流文化族群学生的学习风俗、认知及语言;教师能够客观地看待文化关系的问题及有争议的重大事件;学生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发展自我,从而获得新的技能,展开批判性学习。从课程设计角度而言,一方面在既有课程结构中予以适当调整、增补,将多元文化内容融入学校教育的网络之中。另一方面以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增补单元等方式对课程结构作重新审视,并予以全盘设计,为学生提供使之理解并接受的多元文化课程。[5]

四、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的路径选择

1.通过课程建设传递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可以增设有关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课堂教学要使用民族文字的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乡土教材或本土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的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

2.通过课堂教学传递民族文化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的教学组织具有民族性和多元性特点,因此高等学校的课堂存在着文化适应问题,即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授课教师的文化价值的适应问题,以及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文化适应。教育人类学认为,多民族的课堂教学存在困难,其原因是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歧视。因此,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对全体学生持公正平等的态度,不得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其次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个别化教学、非课堂教学等。非课堂教学指的是正式课堂之外的教学,包括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非课堂教学的实施,也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民族性特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活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语教学。民族语言具有直观性,高校教师通过准确、深刻地把握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描述,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学生及时接受老师传递的文化信息。

3.通过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传承民族文化

高等院校的学生具有多元的民族文化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影响不同民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各种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族学生的态度、信仰、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民族文化传承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对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多元整合”,从而形成社会的合力。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高等院校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联系社会文化部门、地方民族文化社团的职能,使传承民族文化、重建地方民族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6]首先,借助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师资培训。在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师资是关键。当前,在我国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借助社会上各种办学力量,常年举办短期民族文化师资培训班。其次,成立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民族文化都是异常丰富的。高等院校可以在地方教育部门、民族工作部门的有力支持,成立自己的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从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地方民族文化转化为课程内容,一方面用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突出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

[1]许宪隆,沈再新.构建共生互补型多民族和谐社会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8,(10).

[2](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主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9.

[3]沈再新.和谐社会构建对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4).

[4]司金鹏.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5).

[5]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6]包景泉.民族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G423

A

1006-5342(2010)11-0128-02

2010-10-02

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当前湖北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ysy10005)”。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民族课程
我们的民族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秋明月
多元民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