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的主要语义理据及其成因研究

2010-08-15 00:49杨红燕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理据本义例句

杨红燕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英语词汇的主要语义理据及其成因研究

杨红燕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对隐喻、提喻、借代、类比、通感等英语词汇中的主要语义理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形成语义理据的语境、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行了简要探讨,以达到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的目的。

英语词汇;语义理据;成因

一、引言

“理据(motivation)”一词最早由Saussure提出。他(1959)在解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arbitrary)时用到了“无理据的(unmotivated)”一词[1]。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对的则是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体现为语言符号与所指客体象似,是客体的复制,或者是客体的标志和象征,例如英语中用meow来模拟猫的叫声。此外还体现为新的语言符号与原有的语言符号象似,例如,英语中的“book”和“store”虽然与所指的客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bookstore”与“book”和“store”之间有直观的联系。这些体现象似性的联系就是理据。德国语言学家Ullmann(1962)对理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他列举了三种主要的理据:1)语音理据(phonetic motivation);2)词法(或形态)理据(morphological motivation);3)语义理据(semantic motivation)[2]。另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理据,如词源理据、逻辑理据、形态理据等。

在不同类型的词汇理据中,语义理据所要解释的是词的本义和新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理解词汇意义的变化提供根据。随着语言的发展,词汇的意义总是不断延伸和变化的,因此语义理据颇具灵活性,也是语言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语义的引申和变化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从对英语词汇语义理据的分析出发,对引起语义引申的原因也进行了探讨。在对于词汇本义的界定上,由于词典中没有体现哪个意思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因此除了确定是本义的外,通常将词条的第一个意义界定为基本意义。此外本文在阐述语义理据的过程中,选用了一些涉及上下文的例子,这些涉及上下文的例子都来源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专业教材《综合教程》一至四册[3]。

(一)英语词汇的主要语义理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典收纳的词汇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所收纳的词汇的意思也越来越多。词义的引申所产生的新的词义和本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相关事物、概念之间的联想是引起词汇意义演变的重要依据[4]。而这种联想和联系必然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象似性有关。例如英语中的 crane,它有“起重机”和“鹤”两种意思,这两种意思体现了在形态上的相似性。tongue的本义是“舌头”,引申为“语言”;wreckage从“(车辆等的)残骸”引申为“破碎(的关系、梦想等)”;rumble从“雷声”引申为“低沉的轰隆声”等。某些短语,如hand in hand意思为“手牵手”,可以引申为“关系密切”,例如:

1)Theory and practice should always go hand in hand.

上述例子的的引申义和本义都是词典上已有的释义,均体现了在某个方面的象似性,包括形态上的、功能上的、性质上的等等。概括起来,英语词汇中的语义理据主要有下述几种。

1. 隐喻(metaphor)

隐喻无论对于词汇意义的引申还是比喻都是最重要的理据之一。隐喻直接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例如foot本义指“脚”,但在和不同的事物进行搭配时,可以被用来泛指所有这些事物的下端,如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at the foot of a page。英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the tongue of shoes,the teeth of a saw,the eyes of a potato等。这类隐喻的特点在于人们习惯于用自身作为认识新事物的起点,构成拟人化的隐喻。在结构上本体和喻体通常同时出现,并以of来连接,又可以被称为修饰性隐喻。of后的成分体现了本体的特征,从而限定了词汇的意思,在上述例子中,mountain,page,shoes,saw,potato等都体现了本体特征。

英语中的许多动物词汇都被赋予了隐喻意义,因为人们通常用自己熟悉的动物来描述其他事物,例如monkey(猴子)可以指“调皮的孩子”,fox(狐狸)可以指“狡猾的人”。例如:

2)Tom,come here,you little monkey.

3)He is an old fox.

也有一些情况下词汇的隐喻意义是随着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因此需要借助语境或上下文来判断。例如:

4)One day a terrible war came,and my son,like so many sons,went away to fight a great evil.

例句4中的evil本义指“恶魔”,在这里根据上下文(因为a terrible war 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指“纳粹,法西斯”,其本体并没有出现,但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决定了 evil的比喻意义,因此暗含有The Fascist is a evil.

在英语中词汇通过隐喻来获得新意义的情况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媒体语言中,如rabbit ears以兔子耳朵的形状来比喻“V字形电视天线”,clover leaf以苜蓿叶的形状来喻指“立体公路交叉点”等。

2. 提喻(synecdoche)

提喻也是常用的语义理据之一,提喻经常是以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例如以the Pentagon(五角大楼)来代表“美国国防部”,用 the White House来代表“美国政府”,提喻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某类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谈论或认识另一类较为抽象的事物,例如:

5)My whole life was gracefully touched with the laughter and tears of four generations.

6)Take that special hello and lock it away within you—in that place in your heart where summer is an always time.

7)Everyone is anxious to let their minds flower into full blossom.

例句5中,laughter和tears 分别指“快乐与悲伤”,例句6中的lock away本指“将某物锁起来”,而现在则引申为“放在心灵深处”,summer本义“夏季”,而此处引申为“犹如夏天般热烈的情感,快乐”,例句7中的flower into full blossom本义指植物的花朵“完全绽放”,现在与mind(思想)搭配,这些都是以具体的事物来代抽象的事物,以便于人们的理解。

3)借代(metonymy)

借代是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例如:

8)This was the time Timmy usually woke for a bottle,but there were no cries of hunger,no fretful wails.

这里用bottle指代“牛奶”。

4)类比(analogy)

类比是仿照原有的同类表达创造出其对应的表达。如telethon(马拉松式电视广播节目),talkathon(马拉松式谈话节目)都是由marathon一词类比而来。white collar,blue collar类比出golden collar,gray collar等。

5)通感(synaesthesia)

通感或联觉是在某个感官所产生的感觉,转到另一个感官的心理感受。这是基于人类大脑的特殊功能,也通常是发生词义转换,特别是形容词发生词义转换的重要手段。例如人们在看到蓝色时容易感到心情压抑,所以英语中用in blue来表示“忧郁的心情”。又如:

9)From the time a child is born,he or she is expected to meet stereotypes — boys are portrayed as boisterous and disruptive,girls confronted to the expectations when they are sweet and docile.

sweet本是描述味道,现在引申为描述女孩的“甜美”,由味觉转移到视觉。

二、语义理据形成的原因

总的来说,语义理据通常和修辞手法密不可分,并从由句子层面缩小到词汇层面。英语词汇的意义是复杂多变的,语义理据也是纷繁复杂的,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规律的体现,是和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语义理据的形成是和下列因素密不可分的。

(一)语境(上下文)

语境(上下文)是词义赖以体现的基本环境,是影响词义引申和比喻的第一要素。首先上下文中的不同搭配决定了该词汇意义的变化,也决定了词汇的意义。如例句 6中的summer,例句7中的flower into full blossom等,换作例句10和11这样的语言环境,就恢复了词汇的本义。

10)It is hot in summer.

11)In spring my garden flowers into full blossom.

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引申意义也会有所不同。以例句8中的bottle为例,如果现在换作在酒吧这样的环境中,出现下列上下文:

12)—Do you want a bottle?

—Sure,I’m always fond of some bottles here.

这里的bottle则是代替“酒”。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会根据上下文自然感知词汇在特定环境中的语义。

(二)社会文化因素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演变,使得新事物、新概念大量涌现。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为了满足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需要,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除了创造大量的新词之外,还赋予许多旧词以新的含义,极大地加速了英语词义的引申,从而丰富了词汇的语义理据,其中以名词的意义最富代表性。例如:

13)After you have visited the moon,you visit the Mars Colony and the Venus Exploration Outpost.

14)The customer service manager has written a letter,as feedback,to everyone who complained,promising a refund on their returned goods.

上面例句13中的colony和outpost原本可以是古代的领地,到近代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到将来对星球的开发。例句14中的feedback本来是一个电学方面的专门术语。可是,这个词现在已变成了一个普通词汇,意为“反应”。

(三)社会心理因素

词汇意义的引申和比喻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例如在古代人们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把自己作为衡量宇宙的标准[5],从而赋予了许多词汇拟人化的隐喻意义,另外由于人类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知比较抽象的事物。此外,社会群体及说话者的心理因素均可导致词义的变化。比如社会对某一阶层和职业的偏见就改变了许多词的意思。boor原指 “农民”,但由于农业受到剥削阶级的鄙视,认为“农民”缺乏教养,道德品质差,致使该词现在变成了“乡巴佬”和“举止粗鲁的人”。又如:

15)I firmly believe spouses should be gracious about the routine things they expect each other to do.

Routine指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或是已成为例行公事的。因此说话人有时在使用该词时,可以表达为很平常,没有奇特之处这样的情感意义。例如:

16)It was a rather routine performance.

三、小结

本文分析了隐喻、提喻、借代、类比、通感等主要语义理据类型,从意义内部的联系来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词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词汇学习者和使用者更好地认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词义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对语言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增强词汇习得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1] 严辰松. 语言理据探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2] Ullmann,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62.

[3] 何兆熊. 综合教程(1—4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薛恩奎. 模式联想思维与词汇语义理据[J]. 外语学刊,2000,3.

[5] 束定芳. 现代语义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H31

A

1008-7427(2010)07-0105-02

2010-04-27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理据本义例句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好词好句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