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从《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差异
——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
王致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比较,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分析了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成因。本研究认为,不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都会受到自身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背景等因素的潜在制约,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浮生六记》;主体性;翻译策略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一直从微观的视角来研究考察翻译活动,把翻译看成是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被要求忠诚、客观的再现原文,并“隐身”于翻译作品中,根本没有什么主体性可言。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国内外译学界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翻译的主体从最早的以原文为主体到以读者为主体再到以译者为主体的界定。随着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确定,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为翻译研究者们所关注。
目前国内针对《浮生六记》英译本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或是从语篇角度探讨对比译者的翻译策略,而通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来对比分析译者主体性差异及其原因的较为鲜见。为此,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位译者对文化负载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旨在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探讨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原因。
2.1 《浮生六记》原著及其译者
《浮生六记》是清朝常州人沈复(字三白) 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的自传体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反映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的中国文人历经人生磨难却依然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和真美的人生态度。林语堂先生(1895-1976)在1936年最早翻译该书。英国作家谢林•布莱克(Shirley Black)于1960年也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
2.2 《浮生六记》译者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比
通过对两位译者作品中多个典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林语堂多使用异化翻译,而布莱克则多使用归化翻译,请看下列例证分析:
例 1 于是易髻为辫,添扫蛾眉,加余冠,微露两鬓尚可掩饰,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林语堂译:…… As 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 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on top.
布莱克译: …… Finding, when she tried it on, that my gown was several inches too long for her, she stitched a tuck around the waist and covered it with a short jacket.
例2 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
文中的粥(congee)是一种在中国各地都常见的食物,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然而中国饮食中的这种粥对大多数英美家庭来说是陌生的。虽然很多英美家庭也吃粥,但两种文化中煮粥的方式和做粥的材料却不尽相同,欧美家庭多用燕麦(gruel)煮粥。因此,为了更加切合欧美读者的心理需求,减少理解的难度,布莱克选择了把原文中的“粥”译为“gruel”,而林语堂为了把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介绍给欧美等国读者,仍选择了异化翻译,将“粥”译为 “congee”,具体译文如下:
林语堂译:Yun secretly pulled me by the sleeve into her room, and I saw that she had hidden away a bowl of warm congee and some dishes to go with it.
布莱克译:Yun heard my voice. She came out and pulled me by the sleeve, motioning me to follow her to her room,where I was delighted to find that she had hidden some rice-gruel and vegetables for my supper.
另外,原文中其他有关饮食方面的例子如“馄饨”、“虾卤瓜”、“麻油”等,林语堂也都使用了异化策略,将他们分
此文中的马褂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满族男子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而在英语文化中马褂却没有对应的词汇。在翻译该词的时候,林语堂采用了音译法,将其译为“makua”,而布莱克则使用了归化法,将其译为“a short jacket”,具体译文如下:别译成了“wonton”、“small pickled cucumber”、“sesame seed oil”,而布莱克除了采取文化替代法将“馄饨”译为“dumpling”之外,对其余非对等的文化负载词都选择了省略的翻译手段。
例3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辨,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该段原文中含有多处文化负载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知识对西方读者而言都是陌生的。如,“策”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重要文体,策文是臣下用来向皇帝陈述意见、进献谋略的,在政治生活中影响日益广泛深入,并形成策文的引经据典、文辞雅正、旨归深远之风格。又如,“骈体文”产生于魏晋时代,盛行于六朝,属于一种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该文体语句整炼,崇尚辞采,后来又注重用典。再如此段原文中涉及到的许多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如刘向、史迁、班固等,对众多欧美读者来说也都是陌生的。由于中外文体学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术语及人物并非都是跨文化通晓的。因此,在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时,布莱克也同样采用了归化策略,将整句略去未译。而林语堂做了巧妙处理,具体译文如下:
…… There are, besides, writings like the political essays of Chia Yi and Tung Chungshu, the euphuistic proseof Yu Hsin and Hsu Ling, the memorandumsof Loh Chih, and others more than one can enumerate. True appreciation,however, must come from the reader himself.”
2.3 两位译者主体性差异的成因
基于两位译者对《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选择对比,以及两位译者的不同文化身份、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及学术理念等,本文认为这两位译者在处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时不同的策略的使用是有其根本的原因的。
2.3.1 译者的目的性差异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译者一般都根据翻译的目的选择翻译策略。林语堂是贯通中西的语言大师,能够做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翻译《浮生六记》时,他的目的就是想向西方读者介绍并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改变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荒蛮无知、软弱落后的形象,把中国文人所崇尚的道家文化精华和处世之道,以及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知足长乐怡淡自适的天性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此林语堂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力求真实表达文化词语的内涵意义,大多使用了异化手段。相对而言,布莱克则没有十分关注中国文化,其目的更多的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思考,因此在翻译这些中国文化专有词时大都采用了归化法,用西方读者更为熟悉的表达作为代替或省略。
2.3.2 译者的文化取向差异
“一部作品被引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系统中,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发生了改变,在译入语文化体系的冲击下,译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许钧,2003:24),其原因之一就是译者的文化取向的差异。一部译作是以异化为主还是归化为主往往不仅仅受制于接受语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往往取决于译者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译者的主体性也往往彰显于此。如果译者较倾向于源语文化,则在翻译中可能保留较多的源语表达方式和文化特点,从而使译文能较清晰的体现源语风格,反映在翻译策略上,就是异化翻译。相反,如果译者较倾向于目的语文化,则他可能会采用较多的文化替换,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适应目的语文化的特点,产生自然通顺的译文,体现在翻译策略上就是归化翻译。正如贝尔曼所说,“译者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他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1999:75)。
文化负载词可以体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大量民族独有的文化信息。在翻译这个颇具创造性的过程中,译者采取何种方式翻译文化负载词势必会受到译者自身的约束。译者的文化取向、其翻译时的目的性等因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译者主体性差异的因素还很多,有待于翻译界专家学者及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1] Black S.M.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2] 黎土旺. 文化取向与翻译策略——〈浮生六记〉之两个英译本比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3] 廖七一. 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J]. 中国比较文学,2003,1.
[4] 沈复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1.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Differences Seen from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ix Chapters of Floating Life
WANG Zhi-hua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ix Chapters of Floating Life, the selections and cause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nslators’ own values, ideolog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will have some subtle impact o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no matter wha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y adopt.
Six Chapters of Floating Life; subjectivity; translation strategy
H059
A
1008-7427(2010)07-0095-02
201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