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晔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郑 晔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音乐审美感知力是高师钢琴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是钢琴教学的支点。而对学生理解音乐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理所当然起着主导作用。尝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是值得研究的。文章从用“心”倾听,开发乐智,激发表现欲望,升华音乐审美感知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高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再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
音乐审美感知力;倾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音乐审美感知力即音乐感。它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感受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把握。音乐感主要体现在对音高、音色、节奏、速度、调性以及和声感等方面的反应程度。换言之,也就是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感觉和理解音乐语言并将其处理得当并完美诠释的一种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感是困扰高师学生钢琴演奏的瓶颈之一。原因是高师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校前未经过系统的钢琴训练,加之个人自身种种条件的局限性,如有的学生天生音乐感强,有的较弱等等。所以,面对钢琴基础参差不齐的教学对象,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音乐感的培养作为钢琴教学的一个支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众所周知,良好的音乐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培养与发展的。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或忽略了对音乐感的培养,尽管学生的弹奏技能可以熟练,但充其量只能是生硬无光的音响,听起来平淡无奇、毫无生气。这种演奏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他人。久而久之,学生学琴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1世纪的教育是重视能力导向的时代,钢琴教育也不例外。而能力,在钢琴演奏上不仅仅是指演奏技能与演奏曲目的难度,更是指理解音乐的能力与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将演奏的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而且应从音乐本身入手,加强学生钢琴演奏的音乐基础,注重培养其音乐审美感知力。在教学中,应把音乐感的培养同钢琴技能训练放在同等的地位予以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进而达到理解音乐与表现音乐的目的。
良好的乐感是建立在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但音乐的“耳朵”并非人皆有之,准确灵敏的听觉需要后天的训练培养。为学生奠定“听觉”这块基石,是钢琴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描绘性的艺术,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并以象征、模拟、暗示、抽象、概括等方法间接地显现现实的世界。人们如果想通过音乐认识外部环境,就必须具备把握音乐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听、并在听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训练而获得。
著名钢琴家瓦尔特·吉泽金主张在学习钢琴时要花时间进行无声的练琴。其目的是强调用心灵和头脑去思考、去想象,从心里倾听所弹奏的乐曲。要做到这一点,实践中必须鼓励学生多听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不同体裁的作品,给听觉充分的养料。例如:交响乐、歌剧、室内乐、歌曲以及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录音或唱片。无论是听钢琴音乐还是其他种类的音乐,都要养成以心倾听的习惯,倾听音乐名家对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意境的表现,音乐风格的把握,进而从广博的音乐世界中汲取营养,储藏于大脑之中。
弹好一首钢琴乐曲,教学中除了视唱练耳、基本乐课等基础课程的训练之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弹奏任何一首钢琴曲,脑海中必须对音乐有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甚至是对音乐的要求。因为音乐语言具有抽象性、可塑性、非语义性。倾听音乐的过程,应该是在比较和鉴别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联想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美感。
(二)通过神经系统指挥手的弹奏。我们对弹奏过程可以作这样的概括:钢琴弹奏时,大脑直接给手发出指令,经过手弹奏的曲调效果又直接传入耳朵,耳朵听到的声音再传给大脑,大脑再对发出的声音进行调整,如此周而复始的过程完成了演奏者所需的音乐表现效果。
(三)发出声响后由“听觉”检查,鉴别音乐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弹奏音乐的过程也是有意识鉴赏旋律是否优美、节奏是否鲜明、力度及速度是否有张弛度等效果的过程。并以此获得积累感受音乐变化和特点的能力。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是通过声音造就音响效果。作为钢琴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弹奏钢琴,还要教会学生“以心倾听”。教师须引导学生倾听每一个声音的质地内涵、声音的变化,使其具备辨析音质、协调声音的能力,练就敏锐的音乐听辨能力。在此基础上,追求通畅柔美、轻松明亮、丰厚饱满的音质。实践证明,耳朵听不出来,手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坚持,方能从中感受和掌握音乐语言,进而激发和发展了学生原有的音乐审美感知。
音乐是一种语言,是由节奏、速度、音高、旋律、力度等要素通过有规律的变化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内心生活。音乐有自己的句子、段落,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音乐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音乐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钢琴演奏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其作品表达的时间是通过节奏来体现。音乐中的节奏与速度往往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速度则又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例如,节奏鲜明,速度较快的作品可以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有力,速度中速、音质深厚的音乐则表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与气质;而节奏宽广、速度较慢的作品大多是以优美如歌的旋律来抒发人类的内心情感,情绪上既可以是亲切妩媚、愉悦动人,也可以是平静安宁,虔诚神圣或悲伤哀怨。
节奏又同音高构成了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的根本,它是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的、最简单而又最具生命力的音乐形式。钢琴作品的感染力常常是通过旋律这个载体得到鲜明的体现。一般来说,旋律的上行表现人们的兴奋紧张或情绪高涨;旋律的下行则表现内心的平静松驰或情绪低落。
然而,在表达作品旋律的过程中,力度又起到了感情和情绪的调味剂。力度并非是音乐中简单的声音变化,而是同旋律一起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例如,一般强的力度表现气势恢宏、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而弱的力度则表现出温和、平静或忧郁悲伤的情绪。当然,力度还可以和音色、和弦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塑造音乐的空间感、距离感和立体感等。
在引导学生多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并掌握音乐语言的基本规律,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只有这样,当演奏音乐作品时,才能使音乐的特性、语气、情绪得到鲜明的体现。
乐智,是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这其中既有对作品、作曲家时代背景等知识的稔熟程度,也有对曲式、和声、节奏、力度、音色及各种符号的理解。开发乐智,就是将各种理论知识诸如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以及音乐史等全面地运用到钢琴教学之中。通过开发乐智来增强学生的乐感,触发学生的表演灵性,让音乐化为自己的心声。因为每部钢琴作品都集中倾注着作曲家创作的感情,倾吐了作曲家心灵的期待与理想的追求。由于每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与背景不同,其表达的音乐内涵也有着较大的差异。钢琴演奏时,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艺术个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一味的只是想着如何将钢琴弹得又响又亮,那是缺乏乐感的演奏,音乐也将失去其内在的吸引力。
教师在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向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使学生融入音乐所表达的角色之中,与作曲家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并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作品风格。一部音乐作品代表着作曲家创作的心境,从乐句、段落直到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这其中的起伏转折,叹息、称呼,都能通过一个个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演奏者,若要真正从五线谱中领会作品的内涵,就必须从作曲家的乐谱中发掘更多的含义。比如贝多芬《c小调“悲怆”奏鸣曲》(op·3),该作品是贝多芬面临失聪、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创作的。当时的欧洲社会发生着急剧的变革,作曲家激情愤然,以强大的冲动和特有的魅力展现了与厄运抗争的形象。如果学生不了解该曲创作的背景,是很难把握作品精神内涵的;又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柯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该曲是作者创作的大型独奏曲中极佳的一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离开祖国,定居美国,在那里度过一生中最后的二十五年。在那段岁月里,爱女远嫁法国,给其带来沉重的孤独感。作曲家在这种眷恋故土,思念亲人的情形下,于 1931年 6月 19日完成此作品。我们在弹奏中,只有深刻理解和领会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心境,才有可能将乐曲的精华表现得恰到好处。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谱。读谱不仅仅是认识乐谱上的音符,更多的是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元素中感受作品的特点,将这些音符和记号转化为活生生的声音,还原符号的灵魂。通过读谱,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作品,了解乐曲的结构、动机、乐节、乐句、乐段乃至乐章的基本特点。诸如乐曲结构的分析,作品什么地方是热情的,何处是悲哀的。每一乐句都有中心和方向感,乐句和乐句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乐曲是逐层发展的,要知道高潮在哪里,高潮的地方如何展现,低谷之处又该如何处理等等。愈是将谱面研究透彻,愈能找到音符背后的含义。学生一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唤起想象的思维,激发其心中的乐感,并主动的、积极的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音乐。
乐感是一种主体性的内在感觉,对于钢琴演奏而言则需把这种感觉转化成具体的音响与动作,因为钢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如果学生只有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望。因为艺术家都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认识自己。这种冲动在实践领域中便可以被认知为表现欲望。
表现欲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同的学生天生具备的表现欲望会有程度上的差异。在演奏中当学生缺乏表现欲望时,主要是受到二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没有完全掌握好所学的技能,又缺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心理因素,担心表现不好,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受到别人的嘲笑。此时此刻,需要教师有意识的熏陶和引导,因为钢琴演奏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平时的千锤百炼要在很短的一瞬间表现出来,这需要演奏实践的经验积累。记得有一年举行毕业生专场音乐会,平日经常参加比赛或舞台实践较多的学生上台时相对镇定、颇有风范、演奏效果很好;而缺乏锻炼者,上台后汗流浃背、弹奏的曲目磕磕绊绊、效果实在不佳。
从学生学习弹奏第一首乐曲起,教师要通过讲解启发、形象比喻、示范演奏,使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想象与感官上的体验。逐步掌握表现音乐的要领,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一种跃跃欲试、要求表现的心愿。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以表现欲望为推动力,让演奏充满艺术感染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尽量为学生营造表现氛围,减少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表现音乐、展现自我。与此同时,让学生多多参与音乐活动,提供当众表演的机会,以体验表演的愉悦与成功。
当学生获得了成功,就会信心倍增。这种心理上的慰藉,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使其更加努力的学习、掌握弹奏技巧。久而久之,学生音乐表现的潜能将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表现欲望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之上,表现欲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使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力予以升华,二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音乐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使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规范的训练内容,灵活的教学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得以拓展,钢琴教学才能打破只讲肌体操作和音符的局限。真正使学生融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为一体,演奏水平得以提高,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约瑟夫·霍夫曼著,李素心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3.
[2]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3]郭声键.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A].徐乐,兴趣.有趣.乐趣——器乐进课堂少儿心理与对策[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9.
[4]王朝刚著.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G 42
A
1009-9743(2010)01-0085-04
2010-02-25
郑晔 (1977-),女,汉族,山西太原市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钢琴教学与研究。
2009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夯实音乐基础是高师钢琴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HJSK2009-62。
(责任编辑:张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