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5许青云
当代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许青云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作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自1999年底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后勤服务设施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文试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完善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最终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剥离不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看,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可以说,这些后勤实体,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后勤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要么保证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如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强化目标责任制,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同时,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树立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结构。

[1]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0).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7.

[3]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4]鞠传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十年如何应对“人才荒”[N].中国教育报,2009-12-28.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