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波 仵 霜
(1、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8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湖北与沿海地区都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相同的基础制度安排下,但两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差距极大。对此,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这样的解释:中部的价值信念、意识形态等软规制的落后,限制了硬规制的实施及其效用。从新经济制度学的视角来看,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较沿海地区落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硬规制的不健全与软规制的落后。硬规制包括关于建立、保护与管理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而软规制则是指在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方面束缚或影响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客观认识的落后观念与思维定式,同样包括作为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以下就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软规制因素进行分析。
1、湖北省的社会文化。湖北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一直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的状态下,经济主体(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沉浸在浓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缺乏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依赖思想严重,自主性发展动力不足,重农轻工,重实避商,使得湖北经济在市场经济出现并进一步深入民心的改革开放中错过了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先发时期”。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及资源差异导致了湖北省犹如龟兔赛跑般地自以为占尽了先机,实则在思想上已处于落后状态,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沿海地区将湖北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湖北省在第一产业的比重较浙江省领先,在第二、三产业落后,沿袭了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结构。这表明了湖北人安于现状、求稳怕变与重农轻商的思想。作为华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湖北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然而这些资源“先天优势”并未给湖北省经济带来应有的机遇,相反却养成了湖北人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的性格。正是这种自然优势成为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惰性”,使得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2、湖北省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精神和竞争意识。企业家在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经济学从其开山鼻祖科斯开始,就重视企业家的功能。诺斯从制度创新的立场出发,把企业家看作是能预见制度创新的潜在政策的决策者和首创人。而衡量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精神动力。国外权威经济学家杜拉克认为: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精神。国际上用企业密度(每万人中拥有的企业数)来反映各国各地的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是反映企业家精神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小企业密度越大,表明该地的创业精神越强,亦说明该地的企业家精神越强。湖北省的中小企业法人密度为11.93/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全国排名二十多位,比浙江少41.10个,比江苏少17.21个。湖北省的企业家精神较沿海地区落后的现状,从侧面说明了湖北省中小成长滞后的原因。竞争意识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价值理念。湖北中小企业群体活力不强,与竞争意识不强,竞争不充分密切相关。因此湖北中小企业能进入“民营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500强”和“成长型中小企业500强”的企业不多。国外研究表明,特定区域的厂商数目与人均GDP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系,即较强的竞争带来较高的经济运行效率。企业密度同样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地区的竞争状况,密度越大意味着每个顾客有更多的选择生产商或卖者的权利,就越能提供一个竞争性更强的市场环境。湖北省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强度为2.81,在全国排名靠后,远远落后于江苏与浙江。湖北省中小企业在竞争意识方面,没有强烈的危机感与求生意识。
3、湖北省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小企业的用人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经济组织,人才与技术是中小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中小企业经常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培养适合其成长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够保证自己持续的发展,尤其是决策经营人才和核心技术人才,在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愿在大企业工作,而宁愿到中小企业去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国内,情况就大相径庭。湖北省高校众多,湖北省的中小企业却并没有因此使自己成为人才的集散地。湖北省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其自身的用人观。湖北的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家族式企业一个重要特点是“任人唯亲”,没有认清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不能够创造良好的高薪水、高福利保险物质条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进入。致使企业缺乏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沿袭着陈旧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4、湖北省政府的中小企业观。湖北省针对中小企业的问题近年颁布和实施了《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是省内的中小企业却没有得到实质的成长。究其原因是政府对待中小企业的观念落后、认识不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策的实施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政府抓大放小思想致使银行的贷款大多流向国有大企业,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对外资或大企业实行的优惠措施,间接影响了整个竞争环境的公平性。对中小企业实行“管、卡、要”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歧视性态度而产生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其服务态度差,服务效率低。面向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障体制、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限制和本应由政府为中小企业营造的安全经营环境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好。缘何政府所应为中小企业做的事却没有做到位?其内在的、真正的原因是软规制因素的作用。政府对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没有摆正,简单的将职能概括为“治”与“赐”,错误的认为“管理就是管制”,“赐”就是施惠于民,把自身放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将权利和功能无限放大,利用行政权利对中小企业实行层层管制。部门的地方政府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态度。不正确或落后的软规制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成长和发展。
1、政府应发挥软规制建设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硬规制的同时,要在整个中小企业成长的软规制建设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应充分利用其传播手段,号召全省解放思想,鼓励创新精神,弘扬优秀的湖北人文传统,例如“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积极营造湖北的创新、进取、自主自强的人文精神氛围,促进湖北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此外,政府应积极推动湖北省中小企业与沿海各省以及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湖北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成长。
2、培育和构建湖北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壮大起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精神,其培养与提高是不容忽视的。湖北省历史悠久,社会传统优良,社会运行规范,且适值我国加入WTO,机遇难得。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结合湖北的地方政治和文化,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湖北特色的企业家精神。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奖惩措施鼓励有识之士,加盟中小企业的建设队伍,逐步扩大政府预算为中小企业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后备队;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高校培养企业家精神;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清理各种不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障碍。企业家也应能够跳出现有规则进行思考,打破落后的教条和游戏规则,善于捕捉潜在的市场,学会巧妙的应对风险,积极倾听并接受不同意见,善于总结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道路和宝贵经验,并能够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在面对困难时,应采取灵活的措施,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不懈,同时还要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强烈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育和构建湖北特色的企业家精神。
3、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和中小企业的用人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对中小企业的错误认识。虽然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及大型企业,但中小企业具有体制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优点,同时可以给大学生提供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施展和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这都是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观,积极到中小企业就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改善目前严峻的就业状况,还可以有效改善湖北省中小企业的人才匮乏现状。在用人观上,中小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家族制企业的用人方式,从“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转变,采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法,建立起“能者上,庸者让,不能者退”的用人机制,构建良好的中小企业企业文化。
4、完善中小企业硬规制建设,发挥其对软规制的导向作用。硬规制和软规制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硬规制只有与软规制的相容才能发挥作用。硬规制再多,没有软规制的相辅相成,都发挥不了政策的应有功效。同时,硬规制的建设和进一步固化也有利于软规制的培育和构建,对软规制的建设可以形成一定的氛围和导向。因此,政府要用市场的观点、改革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中小企业,积极通过完善政府的公共政策服务支撑体系来解决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中存在的融资、竞争环境、不合理负担、法律法规、社保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硬规制的建设和进一步固化,来转变社会对待中小企业的错误观念,提升中小企业的社会地位。软规制的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培育、积累和沉淀,但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定相应的硬规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无庸质疑的。因此,在软规制建设的同时,需要积极发挥硬规制对软规制建设的导向和固化作用。
5、打造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所谓“中小企业的生态系统”就是由中小企业依赖生存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外部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的微观关系,既有垂直关系,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市场中介机构等,同时还有横向关系,包括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融资机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媒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关系。也包括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宏观要素,诸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环境、自然环境等。中小企业企业生态系统强调合作、互惠互利和共同进化,强调合作式竞争,强调优势互补的跨系统整合。因此,湖北省中小企业应在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的指引下,兼顾它的“供应链”、“区域生存环境”以及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和利益相关者群体共建基于信任和合作的平台,共同打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系统。这对于软规制建设和中小企业成长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和作用。
[1]邓泽宏、钟会兵:论软规制建设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J].江汉论坛,2004(9).
[2]邓泽宏、钟会兵:中小企业发展中软规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56).
[3]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I·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