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清流
(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湖南 长沙 410001)
金融危机和其带来的经济紧缩给中国的就业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大量企业倒闭或停产,工人大量失业,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难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7日发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数据显示:至2006年末,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另据报道:2009年大学生毕业生61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生200万人。又据商务部2009年6月18日预计:今年全国“待就业”人口将超过4000万人,其中约60%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人。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促就业是一个涉及政策、经济、体制、结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系统工程,解决起来绝非易事。就业需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的,当前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前者是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不协调的矛盾,后者属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与相对落后的消费能力的矛盾,此矛盾的根源在于财富分配不公,极少数人掌握了过多财富,而社会消费主体没有消费能力,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世界已经进入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时代,需求不足使世界经济进入通货紧缩通道。为防止经济大萧条,各国政府竭尽全力推出剌激经济的应对措施,甚至不惜开动印钞机或放出流动性,以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极端手段来对抗通缩(这可能为未来的恶性通胀埋下祸根),中国的剌激经济措施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已有650种产品严重过剩,单纯扩大生产能力的举措(如扩大投资规模)都无法解决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个根本问题,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情况下,核心问题是如何消化过剩产能,以消费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相应的经济模式也应调整为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当然要实现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例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转型等。这些改革可以消除我国制约消费需求的根本障碍,也可为就业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速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业,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其范畴包括如信息传递服务(电话、电信、网络、媒体);信息创造服务(科研、设计、创意、软件);商贸流通服务(EB、物流、会展、批发、零售);金融中介服务(证券、保险、投资、法律、会计);休闲服务(交通、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
新型服务业的经济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赢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与其他产业相结合,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因而是许多发达国支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产业,是获取竞争优势之根源,其产出通常都达到GDP的60%以上,美日更是超过80%。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业。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
目前,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服务贸易还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总量看,规模还明显不足;从发展质量看,服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从区域布局看,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发达国家经验告诉我们,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在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可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延伸其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产生更高的发展效益。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从过去20年国企与民企吸收就业变化来看,尽管国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民企的约3.5倍,但国企的就业人数仍减少了0.4亿,而中小民企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6亿。据估计,中小民企吸收的就业总数,已经达到中国总就业人数的近些年来的80%。因此,中小民企才是创造就业需求当之无愧的主力,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的最有效途径。
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的消费不足,是当前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搞活中小企业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革和经济模式转型,寻找能够产生强大可持续消费需求的战略方向。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市场风险来看,服务业的进入门槛都不高,是中小企业最容易进入、最容易发展的行业,也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加速城市化进程就意味着加速扩大了服务业的需求空间,这又为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
城市化进程是拉动需求最有效的战略方向。“我国经济过去一直延续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发展模式。从产出水平看,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人均收入3000美元国家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需求水平看,只有人均700美元的消费水平(按农村消费水平算)。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王建,2009)。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目前中国城市化率约40%。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研究表明:日本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65%转移到城市;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移了72%;而中国在1985—1995年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的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这是限制中国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原因。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据专家估计: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其直接效应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因此,城市化进程是中国长期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向,或新时期应对世界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化进程通过创造投资需求、就业需求、服务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的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最终将其转化为消费需求。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的根本问题。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增产几倍人均增收也不多,单靠种地,农民是永远富不起来的,关键是如何让大量过剩劳动力充分就业。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通过城市化带动工业化进程让大量农民集中到城市务工,最终成为城市居民。这将极大改变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提高发展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创造消费需求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创造强大持续性内需的根本途径。
加速城市化进程尽管也需要大量投资,然而这种投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公共服务业建设,不会造成产能过剩,且其规模巨大,可延续数十年。它创造的巨大需求可以有效消化当前工业化超前造成的过剩产能;城市化进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解决大量农民工就业;若同时改革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不合理制度,并辅以完善社保机制来促进大量农民向城市群低成本转移(例如让农民用宅基地置换部分城市保障性住房,加点钱还可换商品房;其责任田作为可分红的股份转交给专业户集约耕种等)。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既有利于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又可为城市服务业创造巨大需求。农民变市民和服务业的兴旺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的兴旺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剌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民营企业兴旺、就业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又将为工业化注入更大动力,有利于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于是促就业、调结构、增效益、扩内需的问题迎刃而解。
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创造就业的最大引擎,以加强服务业为容纳就业的战略方向,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这就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1]王建:加快城市化是下一轮宏观刺激的方向[N].华夏时报,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