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中航工业集团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4)
浅议实践中企业文化的建设
○张 伟
(中航工业集团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4)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包含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品牌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企业文化实力和企业精神的竞争。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作为企业自身,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就必须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把企业建设成为文化强企。
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实体文化 以人为本 注重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独特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员工共同认同和接受的信念、追求、态度、行为准则乃至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的总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蕴藏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是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力量。
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这其中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撑,是企业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企业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发展企业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建设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既要深深扎根于企业的历史传统,又要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立足企业新的建设发展,培育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做强做大而奋斗的企业精神,让企业精神具有事业感、成就感、归属感。
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现代企业制度,使之同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反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精神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时代特点;二是要具有体现成就感、团队精神和整体荣誉感;三是企业在其自身环境中营造的企业文化氛围应具有浓厚的认同性;四是该文化体现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与文化品位。
对企业内部员工而言,企业文化中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通过贯穿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企业精神、宣传口号、标语等,潜移默化地来说服、感染、引导、约束企业成员,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精神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导向功能。如,闻名世界的海尔集团把“敬业爱国、追求卓越”作为企业和职工的历史使命;中航集团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作为集团统一的口号和目标。这些鼓舞人心的语言宣传了企业价值观、企业共同理想、企业精神、企业使命、道德风尚,唱响了企业核心发展的主旋律,集中了广大企业职工的智慧、共同总结提炼,反映了企业广大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目标,也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让职工全面理解和掌握,人人熟知、铭记并成为行为准则。因此它们对企业职工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并融化在每个岗位的操作规程上、每件事情的处理程序上、每个经营管理的环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激情。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还要避免流于形式化。只说或者只写,而不在企业职工中宣贯,难以在企业职工中产生共鸣。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精心培育、树立企业精神支柱,并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行为方式、管理风格,从而得到企业职工的认可和接受甚至喜爱。
企业文化中的实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劳动者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所构成,如企业产品、产品包装、品牌标识、企业环境等;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业余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力文化;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等内容。在这一文化内容建设中,要着眼并塑造货真价实、服务优良、社会公认、独具特色的时代优秀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在这里简要讲述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CI导入。CI也称CIS,一般译为“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简称企业形象。国际上流行的权威定义有两种:美国人认为CI是以企业标准字和商标作为沟通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工具;日本人则把它当作明确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在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CI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融入标识系统,传递给市场及相关者,使其对企业产生清晰一致的认同感。CI的基本要素是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
目前,CI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企业界和传播界,中国已有很多企业成功导入了CI。例如海尔集团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融入在了CI的建设当中,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身价700亿元直逼世界500强的国际知名大型企业集团。
导入CI正是凸现企业个性的有效手段,包括企业统一规范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名片及办公用品,这样使得企业对外有鲜明、完整、统一的形象。当公司管理层人员向客户递上印有公司注册品牌标志的名片时,当员工走进修葺一新的公司大门,看到行政管理办公楼内的门牌标识、办公用具、办工环境都进行了统一规划时,企业形象建设已在公司的一些应用中系统推广。当员工置身于井井有条的工作环境中,对自身也会产生一种无形教育,自身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行为方面都会加以规范。这就发挥了企业物质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企业是一个系统组织,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各种运行规则,使企业达到“有章可循”的状态,同时使职工认识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企业文化建设对每个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则是通过经营管理中所制定的制度、条例、实施细则等载体来体现的。如公司总经理与各管理职能部门、处室及主制生产车间负责人签订了年度任务完成的“责任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管理,抓质量、抓攻关,确保按进度、按节点产品生产交付;把安全生产落实到车间现场管理中,每个车间在宣传栏内应写上规范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准则;在各车间推行“清理、整顿、清扫、素养、安全6S法”等等。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是企业文化以大量而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企业内部的思想,使企业职工在统一思想指导下,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力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基础之上的,企业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关心企业、爱厂如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企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他们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更是企业价值观、企业共同理想、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只有相信职工、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共同理想、企业精神等内容成为鼓舞人心的口号,而且成为广大职工习以为常、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自觉行动。
一个企业,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职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崇高的发展企业使命感,要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全体职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和动力机制,要创造本企业特有的一种氛围、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形象、一种精神、一种习惯等,都必须紧紧地依靠全体职工群众。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当中,紧密联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从选树企业楷模入手,加强“四有”职工队伍建设,着重结合工作实际,培养塑造一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企业风采的各类先进典型,如“科技英才”、“岗位明星”等,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模范作用和带头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学先进、比先进、争当先进”的群众性活动。
管理学认为,人本管理是指一切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将调动职工积极性当成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在企业中养成一种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即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为出发点,在满足员工物质需要的同时,给其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企业职工在精神需求上也获得满足,由此形成强大的凝聚功效,强化员工的企业集体精神及热爱企业的情感和归宿感,再生了为企业的发展继续作贡献的行为。如定期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组织部分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外出旅游渡假,推选“科技英才”,在公司宣传栏里张榜贴出先进人员的宣传画片和事迹宣传等。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了人的价值,牢牢抓住了企业职工的人心。
经营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断进化的,在这过程当中还要强调管理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在品质和综合形象的反映,它会在管理环节上显现出来。在管理中推出新思路、想出新方法,要富于想象力,思想开阔,敢于和善于改革阻挡企业发展的陈规陋习,不断提出新想法,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不断用新的更高的目标去鼓舞企业员工不断前进。如在制度文化中融入情感,使管理既有制度约束力,也注重情感渗透,从而使冰冷的制度管理变得温馨、有说服力;在管理中讲究点艺术性,刚性的管理计划与柔性的协调连在一起,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计划目标得以顺畅实现,既提高管理效率,又感召了他人,从而激发员工内在的能量和工作积极性。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主体是广大职工,对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热情,需要加以组织、疏导,建立共建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建的局面,强调企业最高层领导率先垂范,共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项复杂系统工程,企业文化重在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一定能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黄静:内部营销理论[J].经济管理世界,2005,9,4(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琼芳)
book=48,ebook=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