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双 马永梅
(1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2 巢湖学院数学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论学分制与高等教育质量
胡传双1马永梅2
(1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2 巢湖学院数学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本文论述了学分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发达国家学分制实施状况以及我国高校应立足实际建立学分制运行保障机制。
学分制;高等教育质量;措施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几乎都在实行学分制或正在学分制的道路上探索,这是一件好事,但学分制的实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还须值得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已进入大众化时期,近两年,扩招的脚步已明显放缓,因此,摆在大家眼前的首要问题便是“质量”。
首先,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学分制实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纵横交错,打破了专业上条块分割的传统,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就业需要来自由选择课程,理、工、管、文相互结合,文理渗透,构造自身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对于教师将会增大压力,必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学生在进行自主选课时,会极大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会更多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课程和水平较高的教师,这些自然迫使教师面临一个评价的压力,使得教师务必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我国许多城市的高校,可允许在相邻高校选修,回校后学分予以承认,这样更加大了来自校外评价的压力,迫使教师开设精品课程,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实行学分制后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自然在学习时态度就比较认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学生如果想要顺利或提前毕业并成功就业的话,就必须自觉努力地学习,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以求最终能够成功就业,否则就不得不延长学制推迟毕业。
第四,实行学分制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沟通,增加了大学的开放性和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学分制增加了市场的最新信息向大学不断流入,等于是给大学增设了一条对市场进行反映并及时调整自身的信息渠道,可促进大学与社会更好地互动。学分制容纳了注册学生随时返回社会或返校就学的自主性,所以也淡化了学生上学与就业、大学与社会的严格界限,增加了大学与社会的广泛和有机联系,带来了大学对市场作出适当反应并及时调整自身的信息。[1]
第五,学分制实施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标准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的运行。
从观念层面上看,我国大部分高校观念根基中存有“这是大势所趋,人云亦云罢了”的想法,学校网页上也大张旗鼓宣传学分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学分制的内涵以及如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学分制模式。
从学制来看缺乏弹性。学分制的核心和关键便是学制是否具有弹性,也即完全学分制。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学分制还是传统的年限规定的学分制,即学年学分制,或者说根本不能称之为学分制。
从课程来看,选课制还不充分。实行学分制必须加大选课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
从操作方式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许多高校在学分制实行过程中,管理部门没有制定出系统且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实际操作时随意性强。
从保障体系来看,许多高校没有建立起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没有与弹性学制有机联系起来。
从学分制结果来看,我们都在实行学分制,至于效果如何,是否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建立起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评价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在树立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学分制实施的经验,立足本校实际,实行有利于自身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它的学分制基本属于典型的全方位开放型学分制模式,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具体作法各不相同,但仍有其共性,主要体现在:①美国高等学校选课的形式多种多样;②在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的成分差别较大;③ 美国高等学校比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④学生在选择系科和专业领域上比较灵活;⑤注重基础教育,文、理、工相互渗透。[2]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照搬美国的学分制,对其高等教育实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实现了兼收并蓄的学年学分制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日本《大学设里基准》规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必须在大学修读四年或四年以上,取得124个以上学分后方可毕业,并且对每学期应修的最低学分加以限制。由此看出,日本的学分制并非是美国的那种完全学分制。同美国一样,日本也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般教育科目,并规定了最低的修读学分。另外,日本高校十分注重学生外语的学习,一般高校要求学生掌握两门外语,外语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3]
法国只有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而其独具特色的法国高等专科学校为保证质量一直不实行学分制。法国的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为两年,是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课程是普通基础课程,只有少量课程初步接触专业知识。第二阶段教学也是两年,专业性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窥见以上三个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校情灵活的实行各种不同类型的学分制或不实行学分制,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分制意识
4.1.1 校本意识
实行学分制要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特色,要立足本校的师资、设备等实际状况,不可盲目实行、仓促上阵,不利于学生发展且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可实行学分制。
4.1.2 尊重个人本为
西方的价值观念上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好前途的自由和权利,换句话说,我的一切我负责。实行学分制就要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本位权利。
4.1.3 全面发展意识
实行学分制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意识融于其中,既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更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学分制在设计上要坚持知识、能力辩证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全面智能结构和职业素养。
4.1.4 个别差异意识
由于学生智力、能力等情况的不同,接受知识的速度进程也不同,若按学年制“统一步调”的管理方法,“吃不饱”的一部分人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而“吃不了”的一部分人会感到负担过重,还可能会被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所淘汰。如果采用学分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条件,按教学要求自由选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修学分,允许他们跨年级跨专业选修课程,提前修满学分者可以提前毕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放慢学习速度,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课程,从而通过选修课程,使各类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1.5 市场意识
大学在教学、课程、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供,是在高质量标准下面向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服务好学生,同时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必须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树立市场意识。
4.2 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
4.2.1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制各项制度的制订与运行,都要以科学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为基础,因此,学分制实行必须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创新教育目标,其突出特点是柔性的、多样性的,在保证专业培养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设置选修学分、创新实践学分、辅修专业基础课学分等要求,体现基础知识扎实,多学科的融合、渗透与交叉,实践能力强,彰显学生个性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另外,需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将部分基础课或专业课改设为选修课,适当增大选修课比例。
4.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分制强调选课制,这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开设好本专业课程,更迫使教师务必开设出质量高、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另外,教师在授课、考试等方面也需作相应的观念和操作方面的调整。
4.2.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学分制核心之一便是弹性修业年限的调整,学生有权决定毕业年限,自然给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学校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起学分制管理工作组织和实施体系,加大教学、后勤基本设施的建设投入,制定出台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为实施学分制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4.2.4 加强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以开放的视野衡量学生学业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起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评价标准。
学分制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因此应打破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学期与假期的界限,承认学生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成果,从而建立起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也应作相应调整,同时不断总结、加强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学生课堂测评、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2)开展课程评估,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对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估和监控,以保证开设课程的质量;(3)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考试制度改革,要注重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和考试形式的多样,实行教考分离,可以增加综合应用课程知识、利于学生分析思维、发挥个性的试题的比例。可以采取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的课外考核,引入社团学分和实践创新学分,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倾向性,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4.2.5 完善的学业指导体系
为了指导学生制订修业计划并及时检查执行情况,指导学生选课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持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创新精神,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合理利用资源、把握学习目标,并为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建立完善的学业指导体系。其中建立导师制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精挑细选的基础上,明确责任和资格,落实待遇,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素质优、方法方式灵活的专兼职学业指导队伍,为学分制的实施保驾护航。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立足学校自身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分制改革,不仅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需要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山子,刘娟.理性探索学分制[J].当代教育评论,2005,(7):33-36.
[2]钟金霞,周经纶.美日学分制模式解读与启示[J].求索,2006,(1):127-129.
[3]高等学校学分制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2):158-160.
[4]徐中兵,徐金花.对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0-92.
ON CREDIT SYSTEM AND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U Chuan-shuang1MA Yong-mei2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2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In this paper,the credit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problems that l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and our universities should practically establish the functional security institu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credit system;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measures
G642.47
A
1672-2868(2009)01-0161-04
2009-11-23
巢湖学院2008年科研启动金项目。
胡传双(1974-),男,安徽金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宏 彬